刘禅先把大家心中最担忧的粮草问题安抚了一下,而他所说也是基于事实。
他其实就是在暗示诸葛亮赶快把木牛流马整出来……不过这个只是锦上添,并非必需品就是了。
而后又说明曹魏西部地区与中央的矛盾,倘若稍加劝诱挑拨,许多地方便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而且即便计划有不够完善的地方,对于如今理论和实践都具备的刘禅来说,查漏补缺的能力还是有的。
至于诸葛亮,则是两者兼而有之,羽扇轻摇,静听刘禅下文。
李严的眉头渐渐舒展,心中的疑虑渐渐被打消。
这后一段则不是马超说的,而是刘禅预知历史的优势,不过是借马超的名头让自己的说法显得更合理一些。
“倘若在祁山拖延日久……则曹魏依仗骑兵马快,势必调中央军往救,若不能阻其于外,交战日久则我军势必粮草不足。”
在历史上诸葛亮历次北伐的路线中,刘禅选择了这一条。
“不过对此,孤亦有应对之策。”刘禅而后笑道,“依孤推算,曹魏全土可用之兵至多四十万,什么五十万大军兵发东吴,不过虚张声势。
偷偷瞥了一眼诸葛亮,刘禅又道:“若可改如今双轮粮车为独轮,运粮大船改多造小艇,则势必更可适应艰险道路与湍急河流。”
诸葛亮听罢果然眼前一亮,若有所思。
众臣闻言,信心便又增加了一些。
老刘是对自己儿子十分了解,除非遇到他没想到的困难,只要是他嘴里说出来的难处,那必然已经有了应对的法子。
“如此一来,其尚有多少兵马可派往陇右?”刘禅最后一个红点,点在了街亭,“只需一稳重之人,率军于此处阻住曹魏援军西来,祁山必克!
“既得祁山,天水、南安曹魏将再无可守之险。届时曹魏东西被我军一刀斩断,雍凉守将若见再无援军,岂能持久?”
刘禅自信一笑,这自然难不倒他。
毫不避讳的将难点指出来,才能在战前做好准备与应对,刘禅自然不会在这种事上坑自家人。
“我军可自汉中出箕谷、子午谷以为疑兵,牵制其关中守军。加之关二叔此番必可夺取襄樊,兵向宛洛,亦可牵制其中央后备兵力。”
同以前相比,汉中平原的大量人口补充以及农业技术改善,让其完全有可能在今年实现自给自足。
“若真如太子所说,西出祁山、截取陇右,似乎易如反掌?雍凉之地听来似乎唾手可得。”说话的是李严。
他话中明显是带着疑虑的,就算曹魏对西部地区的重视程度没那么高,也总不能是不设防的状态吧。
虽然丞相历史上的北伐行动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但那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计划本身不可行。
李严蹙眉静听,祁山堡他知道,其建在祁山半山腰上,地势险峻。
而且历史上最不稳定的因素,也已经有了完美的替代方案……
“如此说来,街亭是否能阻住敌军,便是此路关键。”刘备捻须问道,“吾儿属意何人去守街亭?”
刘禅上前一步,抱拳道:“儿臣自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