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 > 308.第303章 兴办太学

“武科”讲师的阵容也同样豪华。

于大将军自从到了成都之后,看上去就和普通的酒蒙子没啥区别。

一天到晚酒气熏天,不是喝高了,就是正在往高了喝,他会愿意去讲武?

刘禅不知他发生了什么样的心理变化,但他真就愿意去了,甚至是主动自荐。

再下面还有乡级为“庠”、村中为“序”。

在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刘禅还是十分惊讶的。

不过也有一些,肯定是常驻讲师。

到后来甚至出现了益州名士争相竞争一个博士名额的情况……太学“文科”方面的含金量不可谓不高。

至于太学的一期学员,暂时共招录了100人,文武分班,但只要完成了本班课程,亦可去别班旁听兼修。

曾经为曹操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最后却晚节不保的老干部,现在想要为大汉发挥余热了……

除此之外,刘禅提出的军官培养体系依旧保留,而且进一步完善。

恰恰相反,正是因为看重他们,才要进一步培养。

但很快便又释然了,他要是能在作为重点监控对象的情况下,在诸葛亮、法正的眼皮子底下做到这些事情。

当然,讲武的现役将领如果上了前线就要换人。

而刘禅主导的这个太学又有不同,他的本意是完全弄个军官武校。

【费祎好感度+3】(33)

第一期的人选仍是靠推荐,基本都是权贵、大族“二代”,而且几个派系的人数大致平衡。

三个年轻人心下感动得同时,也暗暗存了争胜之心,定要在这百名年轻人中名列前茅!

刘禅自己在这会见未来重臣,为他们今后的成长铺路。

既没有绩效考核,也没有奖惩机制,最后终究没能落实维持下去。

而尽早完善教育体系,又能源源不断的为自己输送人才,进一步巩固良好局面,进入良性循环。

除了于大将军外,黄老将军生前为指导赤星军而做的总结,也被用心整理了出来,交给原属黄老将军麾下的副将代为讲授。

但后来老刘和诸葛亮他们一商量,既是要兴办中央太学,不妨干脆一步到位,要办就办的大一些。

自己只需要适当扶持一下其他领域,尽量避免儒学一家独大之后扭曲变味。

如今的国内形势和人才储备,比历史上的季汉要强出太多,才有余力去做这些事情。

如今老刘已经登基,建设兴办太学不但名正言顺,更可体现

官办教育机构不只有太学,自景帝时便开始鼓励各级地方办学,郡一级的叫“学”、县一级的叫“校”,后世学校的称呼,大概便由此而来。

刘禅略作讲解之后,霍弋、费祎、董允三人这才明白,太子不是看不上他们,不愿意他们追随。

而宫中的人也在为刘禅的人生大事铺路……要迎娶太子妃了。

婚期将近,纳采、问名、纳吉、纳征……等等一系列正式的步骤,那可是一个都省不得。

而刘禅身为皇太子,那自然就更加隆重了。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