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 第619章 这是我男人的地盘

外地调入京城的粮食,有4成是进口粮食,大多来自加拿达、澳州,小部分来源于珐国。

进口的全都是小麦或者面粉,冬小麦收获后也有很多面粉,粮店有时候就只剩面粉有货可卖的了。

对于工资高的人来讲,这是好事,天天吃白面馒头。

工资低的人而言,这不是好事,没有便宜的粗粮可吃,在吃饭上面要更多的钱,生活变得更为拮据。

现实中,事情有时候就是这么的矛盾。

李铭总共没有在粮店买过两次粮,“我的粮本在你那,我去粮店干嘛?”

秦淮茹多使了两分力气,“这事怪我没告诉你,可以了吧?”

李铭觉得自己有些脱离群众了,不接地气了。

在这点上,秦淮茹可以帮他。

“以后你多跟我说些生活里的寻常事,免得我哪天闹笑话了。”

秦淮茹当然乐意,“我说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你到时候别觉得我烦。”

李铭忙了一上午,软软的小手,捏得他十分巴适,“你稍微总结精炼嘛。”

“秘书这个岗位,其实很锻炼人的。”

“嗯。我会努力的。”

好日子过得快。

一晃眼。

7月22日,上午。

广安门内大街附近的枣林前街。

一座u字形的办公大楼,从外面看普普通通,一进入内部的办公室,庭院、大礼堂、食堂都颇为气派。

第一轻工业部的办公地点。

李铭今天来这是开石英机芯的会议。

大会议室里济济一堂,有全国各地有实力的研究机构、企业单位。

来了这么多年,其他经验可能不敢说多,开会的经验绝对十分丰富,李铭已经很适应这样的场合。

今天与以前的会稍微不太一样,这次他是会议的主角之一,还是被质疑的主角。

上嗨钟表元件厂的老专家说的话非常直接,“李铭同志,你可能没有石英切割工艺方面的工作经验。”

“石英切割是个技术活,精度是极为细微的,不是像你们轧钢厂的机床那样加工的。”

“是要用研磨剂来研磨加工的,精度做的不够是没办法像你们轧钢厂用锉刀改造好的。”

“我觉得8192赫兹就够有难度的了,现在根本做不到32768赫兹。”

早期使用调谐电路控制频率有个弊端,频率漂移会造成相邻电台之间互相干扰。改用石英晶体谐振器后才提高了频率的稳定性。

国内的电台不少,也就有在进行石英晶体的研究,谐振器跟振荡器就差一个振荡回路,没什么差别。

上嗨邮电器材一厂的工程师接着说道:“棒型的石英振子,我们有在做一些研究,8192赫兹努力一下还是能达到,这个音叉型的制造难度更高。更何况是32768赫兹了。”

上嗨硅酸盐研究所的研究员提醒道:“人工合成石英的产量也是个难题。”

此时上嗨的轻工业产品是时髦与品质的代名词,生产的日用工业品销往全国各地。

‘三转一响一咔嚓’,是国人能想到的最顶级的配置了,基本代表国内最高的制造水平。

面对从大老远的上嗨赶来质疑他的专业技术人员,李铭的准备也很充分。

“对于石英切割,我确实没有相关经验。我先前提出来的方案,没有讲到具体的石英晶体的制作。”

“相比之前只用机械研磨的办法,我觉得可以增加蚀刻的办法,更为精准精细,生产出来的石英晶体性状稳定。”

“同时也解决了音叉型的制造难度。”这些都是港城寒武纪和日笨御代田株式会社交流、收集汇总的资料。

上嗨钟表元件厂的没话说了,这不是他们的专业。

各个单位、工厂都被区分得很专业,很多生产研发都需要各个工厂的协作。

上嗨邮电器材一厂的工程师没想到李科长这么专业,“我们比较拿手的是研磨工艺。”

“蚀刻工艺,曾经有同志提出这样的设想,缺乏研发经费,没有进一步的研究。”

第一回合,算李科长赢,笑眯眯的说道:“机械加工的研磨,走到了精度的尽头了,只有改换工艺才有继续往下走的可能。”

“不是有厂家已经研究出了石英钟么?有来代表么?”

烟苔钟表厂的负责人说道:“我们给地震局特别研制的石英钟成本太高,没办法做到批量化生产。”

沈城钟厂的代表说道:“是有试验性质的石英钟,研究还没有突破性的进展。”

实验室的玩意跟工业生产差得很远,可能差几十年才能工业化。

李铭睁着眼睛说瞎话,“这就是一个很好的鼓舞,说明不是不可行的。”

“只要我们解决了石英晶体的蚀刻切割,基本难题就解决了。”

常洲电池厂的技术员反驳道:“石英手表所需要的大电量氧化银电池,国内一时半会也做不出来。”

“最佳的办法是降低频率,减少功耗。国外目前使用的8192赫兹频率,既有足够的精度又可以延长电池使用时间。”

李铭轻松应付,“计划书上写过了,简化不必要的功能,减低功耗。”

“电量还是不够的话,半年、一年换一次电池,群众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津城手表厂也有不同意见,“手表只剩走时的功能,功能是不是太单一了?”

“日历功能不考虑的话,也是有些落后,估计不利于出口吧?”

李铭惋惜道:“由于我国的电子技术水平比较落后。不然我都想提出生产电子手表。”

“手表上不单单有小时、分钟、秒,日期,星期,还可以加上万年历,加上温度、湿度,可以设定多个闹钟时间。成为一款多功能手表。”

“这只是我的设想,咱们国家还没有这个基础,真没有办法实现的我就没提。”

“我们生产的手表主要是给国外的工人同志使用的,不是给那些资本家拿去享受的,能够提供精准的时间已经可以满足最基本的需求。”

“后续可以再开发日历、闹钟等功能嘛,到时候电池研究可能也有了新进展,咱们一步一步来嘛。”

半导体研究所的人把话题拉了回来,“关键问题还是石英晶片的制作。”

“即使是8192赫兹,国内的技术实力暂时也没有办法实现批量化。要是把目标定得太高,一直不能实现,也会耽误研发进度。”(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