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白好奇问道:“治安局还会跟你报告这些事呀?”
“不是汇报,是私下交流案情。有给我一个结果,他们下次才好再来找我帮忙。”
李铭接着说道:“而且昨天办案的时候,城东的刘副局长对我有些言语针对。我让人帮忙调查其中的原因。”
“你得罪了人么?”
“没有。原来他是我们厂被人杀了的王副厂长的亲戚。”
周晓白听得有点晕了,疑惑道:“那个王副厂长跟你又有什么关系啊?”
李铭把其中的恩怨和经过,大概的说了下。
周晓白气愤道:“这也能怪到你头上!那个刘副局长也太不讲理了!”
“其他人跟他讲理了,有人连夜写了大字,早上就贴出来了,说他是‘尿裤子局长’。”
“有这样的雅称,都不用我出手,他就得下去了。”
李铭有种高手无敌的寂寞感。
这年头,只要把别人的把柄显露出来,都不需要他亲自动手,有的是人会急吼吼的冲上去一顿海扁。
周晓白又奇怪道:“他为什么叫尿裤子局长?”
“昨天去看案发现场的时候,他好像尿裤子了,抓人的时候,裤子又湿了。不知道有什么毛病,别人说是因为他胆小的原故。”
李铭说得好像跟他没有丝毫关系一样。
“现场很吓人了吗?”
“案发现场是一片菜地,地上只剩画出来的轮廓,大白天一大堆人在那搞调查,一点也不吓人。”
“这样子的话,我都不会怕。”
“你的胆子也不小嘛!”
李铭已经很有精神了,“你帮我按了半天,也累了。现在我来帮你按。”
周晓白知道他想按的是什么,“今天的天气有点凉。”
“你放心,不会着凉的,按了就热了。”
“嗯。”
。。。
嘿嘿嘿.
。。。
把小姑娘送回家,李铭志得意满的吹着口哨回厂里上班。
以两人现在的火热关系,过些时候,他就可以水到渠成的成就最终的好事,找个机会把她吃掉。
可惜,他的好心情没持续很久。
保卫科楼下。
李铭的小货车刚刚停好。
治安股罗巡跟他报告,“科长,采购处陈国栋副处长派人过来找您。”
“有说什么事吗?”
“说是采购的事情有了新情况,下午要在采购三科开会讨论。”
“我知道了。”
李铭心里暗自吐槽,又开会。
吐槽归吐槽,没有重要事情,陈科长不会叫他去开会。
他立马赶去了采购三科。
散牡丹好烟,热情招呼一众老同事,不过大家心情都不咋地。
多事之秋。
东风公社出了大事,公社主任、副主任等几个头头被人全给弄下去了。
采购三科的采购业务受到严重影响。
李铭看向陈科长,“科长,新上来的筹委会,咱们没有认识的熟人么?”
负责养猪的胡来帮忙回话,“我认识两个,但是不太熟。”
陈科长皱着眉头,“现在有熟人也不管用,这次是政策问题。新上来的这伙人,要搞大公无私,要把实际产量往上报告。”
负责养羊的钱进嘲讽道:“这些人也不怕以后完不成上头下达的任务。”
负责养鸭的刘德一语道破,“这是他们现成的功绩,以后的事哪里还管得了那么多。”
老大哥张有禄抱怨道:“他们的增产,很多是因为用了咱们提供的物资。这时候一脚踹开我们,天底下没这个道理。”
“现在是比赛谁表现得积极,哪还会管我们有没有理。”
“他不积极他就得下去。”
“看来是没辙了。可惜咱们的养殖场规模还太小。”
“过两年,我们的养殖场规模壮大后,就没有这样的麻烦了。”
“是啊,还是自己的养殖场好,咱们自己说了算。”
采购员们七嘴八舌的讨论着。
李铭把歪走的话题拉回来,“各个生产大队都支持报告实际产量么?”
钱进看了眼陈科长,“估计有好些生产大队是不愿意的,但是不敢明着说。”
“那就把现在这个筹委会弄下去。”
李铭现在的胆子比较大了,敢去干涉别的单位的事。
更何况对方的基础不稳,很容易操作,即使事情搞砸了,也没有更严重的后果。
胡来发问道:“那换谁上去管?原来的主任、副主任?”
老对手钱进摇头道:“估计是不行。他们回来继续当家,不符合现在的潮流。”
李铭提出建议,自然是想好了下一步。
“原来的主任确实不是合适的人选,最好的办法是从各个生产队找一些人,让这些人组成新的筹委会。”
刘德担忧道:“这样的话,咱们牵扯进去太多,会不会引火烧身?”
李铭笑呵呵道:“想成事,肯定是要承担相应风险的。”
“上策,我们居中联系各个生产队,看他们是否有意图改弦更张。只帮忙穿针引线,不参与具体行动。”
“中策,一样是联系,但是有亲自下场。我们先找几个笔杆子,帮想行动的人造势;然后让他们弄个突击队,把现在筹委会的骨干抓走几天,让现在这些骨干有口难辨;接着东风公社那边成立新的筹委会。”
“大局已定,再把关着的人放出来,他们也掀不起什么大风浪。”
老大哥张有禄经验多,“他们回去后肯定还会继续捣乱。”
李铭接着说道:“还有下策,前面步骤一样,我们找人把那些骨干抓回城里,好吃好喝招待,关个把月应该还是可以的。我们帮东风公社组建新的筹委会。”
由于最近京城来了大量外地参观人员,有成立各种乱七八糟的小团队。
有很多是今天成立、明天解散、后天又有新名堂。
再加上人员的快速流动,根本梳理不清。
采购三科偷偷派一伙精干力量到东风公社抓几个人回城关押,压根没一点点难度。
陈科长问道:“我们以什么名义去掺和?”
李铭也是有认真学习的,理由多得很,“前段时间不是有搞城乡对口的韵动么?工业支援农业,城市对专业,大厂对县,小厂对社队。”
“咱们采购三科支援东风公社挺正常的。而且,我们只承认检举了那些人,不认抓人关押的账。”
“至于哪个单位抓的,我们也不知道,因为我们检举的时候找了一大堆小团队投书。”
“开一份已经离开京城的名单,让他们自己去全国各地找人问。”
名单都有现成的,娄晓娥给那些离京的小团队发放良种,他从发放的登记表挑一些出来就能用。(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