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一人之化神诸天 > 第12章 修习金光
    第12章 修习金光
    三月时间一闪而过,陆纯却是过的很充实。
    每天学习道家经文密藏,科仪,并且洒扫诸殿,也是乐在其中。
    当然,修行也未曾放下。
    龙虎山不愧是道家祖庭,有西江第一家,南郭无双地之称,景色秀美。
    只太清宫一处,便有诗赞曰:
    青松屈曲,翠柏阴森。门悬敕额金书,户列灵符玉篆。
    虚皇坛畔,依稀垂柳名;炼药炉边,掩映苍松老桧。左壁厢天丁力士,参随着太乙真君;右势下玉女金童,簇捧定紫微大帝。
    披发仗剑,北方真武踏龟蛇,趿履顶冠,南极老人伏龙虎。前排二十八宿星君,后列三十二帝天子。
    阶砌下流水潺湲,墙院后好山环绕。鹤生丹顶,龟长绿毛。树梢头献果苍猿,莎草内衔芝白鹿。
    三清殿上,击金钟道士步虚;四圣堂前,敲玉罄真人礼斗。献香台砌,彩霞光射碧琉璃;
    召将瑶坛,赤日影摇红玛瑙。早来门外祥云现,疑是天师送老君。
    亦是有前人写龙虎景色:
    根盘地角,顶接天心。远观磨断乱云痕,近看平吞明月魄。
    高低不等谓之山,侧石通道谓之岫,孤岭崎岖谓之路,上面平极谓之顶,头圆下壮谓之峦,藏虎藏豹谓之穴,隐风隐云谓之岩,高人隐居谓之洞,有境有界谓之府,樵人出没谓之径,能通车马谓之道,流水有声谓之涧,古渡源头谓之溪,岩崖滴水谓之泉。
    左壁为掩,右壁为映。出的是云,纳的是雾。锥尖像小,崎峻似峭,悬空似险,削如平。
    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瀑布斜飞,藤萝倒挂。
    虎啸时风生谷口,猿啼时月坠山腰。恰似青黛染成千块玉,碧纱笼罩万堆烟。
    今日,陆纯坐在石崖上修行打坐。
    只见一大耳朵的师兄喊他道:“小师弟,师傅叫你回去。”正是张怀义。
    说起这位师兄,真不愧是原著中那个能藏的,平日里愣是滴水不漏。
    谁也看不出,以后他就能和张之维较量,并在甲申之乱中悟出炁体源流那种神技。
    (漫画里面有,他和张之维较量金光咒,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看)
    回到后山,只见老天师正在等他。
    关门行礼,“师父,我来了!”
    “纯儿,你到龙虎山也已经有三个月了。今日,我便正式教授你。我们龙虎山的绝学金光咒。”老天师说道。
    老天师为陆纯讲解:“顺帝刘保年间,留候张良的后人张道陵,总结了上古异人黄帝和春秋异人老子的修炼方法,在鹤鸣山创建了正一盟威道,被后世尊为:张天师。
    因为张天师后来在江西得丹,丹成而龙虎现,所以这座山,后来就被叫做龙虎山了,正一天师道从此也以此地为祖庭了。
    后来在张鲁成仙之后,其长子张盛继承了第四代天师之位,奉魏王曹操之命,回到江西龙虎山重组正一道盟,也就是流传至今的龙虎山天师道。
    这就是我们龙虎山的来历!
    金光咒源自于第十代天师张子祥,他在静心中领悟了金色的遁光。
    这些金光不仅和普通的遁光一样可以保护自身,还可以自如的控制其形态,这就是金光咒的雏形。
    后来再经过一代代的改良,就演变成如今的金光咒了。”
    “今日我便授你龙虎山秘传—金光咒。
    你体中五炁勃发,修习金光咒更是一日千里,将来有望达到五十八代天师张起隆的高度。
    要知道这位祖师,外号“体山”!
    传说,他虽然不会雷法,但是他的金光非常坚韧,连普通人都能轻易察觉到。”
    “静心听好,一时秘传,法不传六耳。”
    师徒二人暗语,密绶机锋。
    天地玄宗,万炁本根。
    广修亿劫,证吾神通。
    三界内外,惟道独尊。
    体有金光,覆映吾身。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包罗天地,养育群生。
    颂持万遍,身有光明。
    三界侍卫,五帝司迎。
    万神朝礼,役使雷霆。
    鬼妖丧胆,精怪亡形。
    内有霹雳,雷神隐名。
    洞慧交彻,五炁腾腾。
    金光速现,覆护吾身。
    (真想知道咋练的,前面有发,就不在这水字数了。)
    陆纯得传金光咒,自是修行不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