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我,嘉靖,万寿帝君 > 107.第107章 鼎镇大明,镜照九州

107.第107章 鼎镇大明,镜照九州

 热门推荐: 亏成麻瓜从文娱开始
    第107章 鼎镇大明,镜照九州
    刘备使用蛮力摘下大鼎。
    轰!
    九疑鼎轰然打开了顶盖。
    刚一打开一道缝隙,便见无数道金星红丝射了出来,光霞满洞,让人几乎难以睁开眼。同时传出一片轰隆之声,恍如雷霆炸响。
    而鼎腹之内,更是混沌一片。
    霎时间,跳出一颗带有青白微光,混混沌沌,并不十分透明的鸡蛋形大小的圆珠。
    珠子青白二光立刻分开,青光上升,白光下降,瞬息之间,上段便现出无数日月星辰、风云雷雨的天象,下半截便现出山川湖海、飞禽走兽之形。
    与鼎身所见大同小异,但珠子里面的景象却似活了一般,更有灵意。
    同时,那高悬犹如昊日的古铜镜,泛着青漾漾光华。
    那是昊天镜,也叫做昊天神鉴,其质非金非玉,背有蝌蚪文的古篆和云龙奇鸟之形,看似隆起,摸上去却又无痕,非刻非绘。正面乍看,仍是先前所见青濛濛的微光。
    定睛注视,却是越看越远。
    里面雨缤纷,金霞片片,风云水火,一一在金霞中现形,不断转幻,变化无穷。
    伴随着那九疑鼎变化,镜面刺出一道夺目的神光,直上九天。
    万道金光,无边霞彩。
    “得此二宝,可守炎汉万民五百年安康!”
    刘备以自己的命格为基础,施展神通,炎汉气运滚滚而来,将九疑鼎淹没,以朝运和龙气,再炼九疑鼎。
    而那面昊天镜同样落在了刘备的手上,重新祭炼。
    长安东,临潼县的骊山。
    一座恢宏的古代城市从遥远的时空中浮现,虽然只是幻象,但犹如真实的一般。
    城郭桓墙,琼楼玉阁,街道阡陌,仿佛大秦气象跨越两千年的时光,将古老的咸阳城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它的一砖一瓦,它的灵魂气象,无不展现着大秦坚韧博大,恢宏凛然的风采,巍峨雄浑的咸阳古都,围绕这片巨大城池的群山。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雄浑的声音从九天之上,从九渊绝底,咆哮而出。
    无数秦卒呈方阵聚集,有兵车,有骑兵,还有大秦无敌天下的弓弩部队,密密麻麻地分布在大秦咸阳城的几条宽阔的街道上,在咸阳王宫的广场前,在城郭外,它们组成无数兵阵,密密麻麻数之不尽。
    轰!
    大军列阵完毕,归于寂静。
    但是下一秒,咻的一声,密密麻麻的箭雨直上天际……
    始皇帝,好似从沉眠中苏醒了过来。
    中原大地之上,走出了一支身披赤红色甲胄的大军,那大纛旗迎风飘扬,个个都是斗大的篆书“汉”字。
    “大风,大风……”
    清晨的戈壁上,一丝云彩都没有,天色碧青如洗。
    平坦的砂石地面上,只有几座烽火台突兀地矗立在那里。
    这些烽火台前汉时修建的,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之后,如今像一个垂垂老者,外表已经斑驳不堪,唯有筋骨尚存。
    马踏焉支山的霍去病来过这里,收复西域的班超也经过了这里。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一声怒吼随着猎猎西风席卷而过,穿过烽火台,霎时间,无数道声音交相呼应。
    “犯我强汉者……”
    “……虽远必诛!”
    一道寒光划过天空,好似刀剑在劈落。隆隆之声震耳欲聋,万马奔腾战犹酣……
    刘备感受到了来自天地的力量,那是这个世界万民的意志。
    轰!
    九疑鼎、昊天镜齐齐镇压而下,没入刘备的眉心,消失不见。
    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刘备以“明心见性”来剖析二宝,关于二宝的大量信息,被嘉靖所解读。
    他准备在大明复制这两件至宝,用以镇压大明龙脉。
    九疑鼎可镇大明龙脉,昊天镜可照九州阴邪。
    工程量虽然大,但该做的事还是要做的啊!
    一番考虑,嘉靖觉得还是交给内阁去办为好,他可没时间和精力慢慢祭炼法宝。
    “吕芳。”嘉靖又叫吕芳。
    吕芳:“奴婢在呢。”
    嘉靖撩起了自己特意穿的那件长袍的下幅摆了摆:“朕这件长袍是哪一年做的?”
    吕芳:“奴婢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嘉靖三十七年六月敬制的,到今天也穿了十来个年头了。”
    “好记性。”嘉靖夸了一句,随即开始感叹起来,“俗话说‘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可在朕这里,人也是旧的好,衣也是旧的好。用久了就舍不得。”
    一个八十九多,一个近七十,大明内阁首辅、次辅二人听了这番温语,都感动得立刻又站起,低下了头。
    “坐下,坐下。”嘉靖按了按手。
    二人又都坐下了,同样的感动,感受却截然不同。
    在严嵩,这是三十年的苦劳和曲意逢迎换来的;在徐阶,这既是皇上进一步恩宠自己的信号,可这个恩遇却是以叫他继续和严嵩合作为代价的暗示。
    裕王的嘱托,高拱等代表清流的殷切期望都在自己身上。
    圣上的恩宠固然是人臣之望,但出了宫就可能备受朝野佞幸之讥。
    嘉靖也有厚道处,这时目光再不看二人,如述家常般接着说道:“世人有个通病,都喜新厌旧。殊不知衣服穿旧了贴身,人用旧了贴心。就说你们吧,经历的事多了,事君做事就谨慎,就老成,就不惹乱子。”
    “当家就得用老人啊!当然,那些年壮的不高兴了。他们精力旺盛,整日想着往上走,路又被老的挡着,自然就把我们这些老的看作眼中钉了。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老而不死是为贼’,年老的在那些年壮人的眼中都成了贼了。朕也不知道我们这些贼到底偷了他们什么东西。”
    说到这里一向喜怒无形的嘉靖自己先笑了。
    这些反应数吕芳最快,立刻跟着笑了,而且笑的幅度足以提醒二老赶快跟着笑。
    严嵩和徐阶都跟着笑了,两个人的笑里都充满了各人的沧桑。
    裕王,不讨圣上的喜啊!
    你说,好好的,炼什么飞剑。
    那玩意儿又不能助人长生。
    嘉靖拍着手站起身,郑重道:“这次祭炼重宝的事,还是要交给你们两人去做,交给旁人,朕不放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