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我,嘉靖,万寿帝君 > 77.第77章 捡到一本《三国演义》

77.第77章 捡到一本《三国演义》

 热门推荐: 亏成麻瓜从文娱开始
    第77章 捡到一本《三国演义》
    今有一明灭百蒙,古亦有一汉当五胡。
    自孙思邈成为狂信徒,新的世界便已经开辟。
    一棵高五丈、枝叶繁盛的时候远远望去如同车盖一般大的樟树,树下用碎石垒成一座小小的神龛,万寿帝君已经望眼欲穿很长时间。
    盖因这户穷困潦倒的人家,只有一个孤苦的妇人。生活的艰辛,将不到四十的她,劳累成了老妪的模样。
    万寿帝君降临后,时不时来上一次“守株待兔”的把戏,接济之下,生活这才好了一些,不用没日没夜地编织草鞋谋生。
    看神龛前的香火,就知道她对帝君的信仰,已经爆表。
    可惜,这个世界的锚点信徒,不可能落在她身上。
    嘉靖在等,等那个“不怎么爱读书,喜欢狗马、音乐、美衣服”的不孝子回家。
    大明嘉靖四十三年正月,万邦来朝,鞑靼、朝鲜、倭国、琉球、吕宋、暹罗、安南……乃至欧罗巴诸国的东南亚总督使团,齐聚京城。
    大明已经真正开始走上称霸全球的道路。
    昭昭有明,天俾万国。熙攘繁盛,光耀万年。
    大明到了鲜着锦、烈火烹油的盛世……
    这日,大汉,光和四年。
    一个身长七尺五寸,两手下垂能摸到膝盖,能看见自己耳朵的青年,牵着一匹老马,带着满身风尘,风风火火闯进了破落的院子。
    “娘!儿子回来了。”他全身上下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只有腰间悬着的那口长剑。
    一看到妇人,青年便轰然跪倒在地,双目微红:“儿子不孝,让母亲担忧了……”
    “儿啊!”
    刘氏泪眼婆娑,三步并作两步冲到青年面前,看着儿子完完整整归来,她这才松了一口气:“回来好!回来好!”
    长臂青年拜了母亲,站起身一眼便看到屋檐下挂着的十数条腊肉,抓了抓脑袋:“娘……”
    他欲言又止。
    家里就他一个男人,那些兔肉、豚肉、羊肉、鸡肉,怎么来的?
    天要下雨?
    “儿,快来拜见帝君爷爷……”
    刘氏拉着长臂青年便来到屋舍东南角的桑树下,催促道:“给帝君爷爷磕头,帝君爷爷庇护,你才能从辽东那苦寒之地安全回来啊!”
    长臂青年望着神龛里泥塑的神像,苦笑一声,却也不辩驳,撩起衣袍,规规矩矩朝着神像磕了三个头,这才问道:“娘,这是哪路神仙?”
    “……”
    刘氏一时也说不上来。
    长臂青年望着神龛里粗糙的神像,突然,一道灵光在脑中一闪:“这是……万寿帝君?!”
    “原来是万寿帝君爷爷,帝君保佑我儿,能够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儿啊!饿了吧!娘去给你生火做饭。”
    可怜天下父母心!
    嘉靖望着心心念念许久的昭烈帝,并未开口,而是在不经意间丢了一本准备好的《三国演义》在桑树下。
    等刘氏做好了粟饭和满满一桌子的肉食,便看到二十啷当岁的刘备盘膝坐在大桑树下,手里捧着一卷书,看得眉头紧锁。
    “儿,吃饱了再看吧!”
    “娘,儿子吃不下……”
    刘备感到强烈的窒息和绝望:这大汉天下,难道真要不了几年就大乱了吗?明明……总之,真真是不可思议。
    捡到一本书,里面主角竟是我自己。
    他是喜怒不形于色的人,看了几回,只觉胸口堵得慌。
    简单扒了几口饭,刘备继续读起了小说。
    ‘公孙兄未来会成为这天下间数得着的一路诸侯……可惜,太过刚愎自用……’
    ‘天下楷模袁本初,竟是如此多谋寡断之辈。’
    ‘曹贼……’
    ‘隆中对,诸葛孔明,算算时间,我竟四十六岁了。年过半百,一事无成。哈哈哈哈……’
    ‘曹贼那首诗写得好啊!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汉室当兴,兴在玄德。’
    ‘二弟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围曹仁于樊城……’
    “壮哉!关云长。”刘备拍着大腿,癫狂大笑。
    不久之后,大笑转为大哭。
    直到夷陵之战,火烧连营七百里,白帝城托孤,刘备颓然长叹。
    若自己的这一生,真如书中描写的这样。
    “倒也壮烈!”
    可当他继续读下去,看到诸葛亮六出祁山、看到阿斗乐不思蜀、看到三家归晋、看到嘉靖特意添加的五胡乱华简史……
    一股白毛汗从全身上下的毛孔中涌出,天灵盖嗡嗡作响,竟有一股强烈的眩晕之感。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假的,假的……全都是假的……”
    小年轻刘备将书扔在地上,粗粗喘着气:“蛊惑人心,这是邪书。里面地理山川也不尽相同,武力、法术,太过低劣,我刘备,岂是哭哭唧唧的妇人模样……都是虚构,都是虚构。”
    刘备扶着腰间的长剑,跌跌撞撞、神不守舍回到屋内,和老母亲道了一声,便躺在了床上。
    只是,那大睁着的赤红双眼,很是吓人。
    刘氏来到帝君像前捡起《三国演义》,她是识字的。
    刘备的祖父曾被举为孝廉,官至东郡范县县令,可惜寿不长,去世的时候,刘备父亲刘弘还未成年。
    后来,以父亲的人脉,刘弘虽然没能当上官,却也做了幽州小吏。
    这个年代,讲究门当户对。刘氏,也是官吏家的女儿。
    再后来,刘备出生,蒙学识字几乎便是刘氏手把手教的。可惜,刘弘也早逝了。
    等刘备十五岁的时候,一介妇人,家里又贫,却安排刘备去游学,并让刘备与同宗刘德然、辽西人公孙瓒,一起拜在了名儒卢植的门下。
    虽有同族叔父刘元起资助,但离开这样一位开明、智慧、果决的母亲,刘备的人生绝对走不长。
    为此,她贩履织席,为儿子挣上游学的资金。
    昔有孟母三迁,刘母也不差孟母分毫。
    刘母翻开《三国演义》,只看了半个回目,便用力将书合上,然后跪在万寿帝君前,默念祈祷。
    此刻,刘备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脑海里浮现着光怪陆离的画面: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三让徐州、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火烧连营、六出祁山、三家归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
    “大丈夫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我是刘玄德,我是未来的汉昭烈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