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我,嘉靖,万寿帝君 > 第17章 嘉靖道人话江湖

第17章 嘉靖道人话江湖

 热门推荐: 亏成麻瓜从文娱开始
    第17章 嘉靖道人话江湖
    粮草充足、装备先进、兵多将广,有岳飞坐镇指挥,王重阳的抗金事业,已经步入正轨,不用嘉靖操心了。
    按部就班,克复中原、驱逐鞑虏,稳稳地。
    但江湖,却是个变数。
    这毕竟是金庸武侠世界,天龙八部与射雕英雄传中间的百年时光,嘉靖没有具体的剧情可以参考,开不了上帝视角。
    现如今的终南山根据地,上得了台面的高手中,王重阳以绝顶境界一览众山小,林朝英修炼《玉女心经》有一流境界,上官剑南修炼《铁掌功》也有一流实力……
    剩下的,就不值一提了。
    而掌握的武学,也就是那几样。
    不说嘉靖的武学秘籍收集癖,就这几个高手,抗风险能力还是太弱了。
    所以,还是继续忽悠吧!
    武林事业和抗金事业,都要做大做强。
    王重阳(嘉靖道人)大马金刀坐在万寿帝君像下,左右手两侧分别坐着林朝英和上官剑南。
    “上次回归后,贫道推演此界往后一甲子的江湖大势,略有所得,借这次帝君安排的打炮之事,便和尔等说道说道。”
    “道长请说,我两洗耳恭听。”
    打过几次交道,二人都知道这位喜好武学的嘉靖道人是神仙般的人物,当即正襟危坐。
    “大约五十年前的江湖,你们可知?”嘉靖问道。
    林朝英很快答道:“北乔峰、南慕容,相传,那丐帮帮主乔峰,乃是真正的大英雄、大豪杰,可惜,为了家国天下陨落在宋辽边境……”
    “乔帮主是可惜了。自他在雁门关杀身成仁之后,丐帮便一蹶不振,连降龙十八掌都差点失传。当年的江湖,少林、丐帮、大理天龙寺、西夏一品堂、天山逍遥派、燕子坞参合庄……何其热闹。”
    嘉靖微微一叹,满脸怅然:“看现在,丐帮自乔帮主之后便一蹶不振、少林出了一个大的丑闻闭了山门、西夏一品堂名存实亡、逍遥派的传承给了一个和尚……”
    这时,林朝英微微露出了一抹尴尬的表情,苦笑不已。
    嘉靖善于察言观色,微微疑惑,突然发觉这位开创古墓派的林女侠,来历颇有些神秘啊!
    不逊于先天功的《玉女心经》哪里来的?
    王重阳何等才情,先天功也不是他凭空开创的啊!
    思绪一闪而逝,嘉靖继续嘴遁道:
    “当年逍遥派的无崖子、李秋水、巫行云,少林寺藏经阁的扫地僧,参合庄的慕容博,辽国的萧远山,无不是绝顶之境,可惜,现在已经成了过去。”
    “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按照贫道推算,接下来的江湖,这几个人你们要记住了。”
    上官剑南立刻执弟子礼,口称“是”。
    “首先一个,名唤黄裳。”
    “神宗朝元丰五年举进士第一,做过福州知府,给宋徽宗编撰过《万寿道藏》。”
    “神宗朝的人?”上官剑南顿时瞠目结舌:“这么说,他至少八十岁了?”
    “你说小了。他出生于仁宗朝,38岁才考中进士,做了几十年的文官。黄裳主持刻书时已然67岁,算算年岁,今年刚好99。”
    “九十九?”
    二人无法理解,这样的老爷爷,怎么会被嘉靖道人如此推崇。
    但嘉靖道人仙人下凡,将其列为第一,必有缘由。
    “哈哈!”
    只听嘉靖快意地大笑一声:“这黄裳当年因害怕大道藏刻错了字,皇帝发觉之后不免要治其罪,所以就逐字逐句极为细心的校读。”
    “抛去资料收集,黄裳校对共四年,每周需校对约二十七万字,不料想这么读得几年下来,他居然便精通了天下道学,更因此而悟得了武功中的高深道理。”
    “就此无师自通,修习内功外功,竟成为一名不为外人所知的绝顶高手……”
    “世间竟有如此奇才?”林朝英感觉自己已经足够天才了,将家传绝学融会贯通,创出《玉女心经》,便是王重阳,要不是得万寿帝君所青睐,也未必能胜自己一筹。
    现在,又蹦出了个百岁黄裳。
    “不知你们可知,方腊起事时,武林中出现了一场浩劫?”
    嘉靖是翻阅过王重阳记忆的,将自己掌握的信息与之相互验证,可不是信口开河。
    “这我知道。”上官剑南皱着眉头道:“那年是宣和三年,我刚从军,波斯明教传入中土,推方腊为中原明教教主,官军剿方腊不利,但不知道怎么的,明教中几个护教法王和光明使者同时暴毙,后来,又死了不少江湖名门。官军这才顺利平了方腊的叛乱……”
    “嘉靖道人,这莫不是黄裳所为?”
    “正是其人,当年便是他领旨去剿灭明教的……可惜,黄裳也因此惹了灭门之祸,他现在应该躲在某个角落里思考武学招式,好报灭门之仇……”
    一时间,林朝英和上官剑南面面相觑。
    “未来,黄裳会创出一门绝学,名叫《九阴真经》,少林七十二绝技、易筋经,逍遥派的诸般绝学,大理段氏的一阳指、六脉神剑,大抵也不过如此。”
    “嘶!”
    嘉靖看着两人脸上震惊的表情,“嘿嘿”一笑,又说道:“这第二位,叫做剑魔独孤求败,也就是你们在临安遇到的那个剑客。”
    “他现在处于‘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剑道境界,很快,他便能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十几二十年后便会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其所创《独孤九剑》,可破尽世间绝学。”
    “是他!”
    又是一阵惊叹。
    嘉靖捋了捋胡须:“至于其他绝顶高手,与这两人略有些差距,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各自威震一域。不过,他们都还未出生,时间尚早,就不多说了。”
    “而中原之外,吐蕃有《龙象般若经》,属于密宗至高无上的护法神功,境界共分十三层,其外功可使掌力强悍霸道刚猛无涛,每练成一层就增一龙一象之力,练成十层后具有十龙十象的巨力。”
    “你们若是遇到了,小心便是。”
    “大理天龙寺一脉,段誉已经老了,他的境界虽高,但武功全是机缘巧合练成,算不得宗师。”
    “逍遥派……”
    “说这么多,便是让你们知晓,这黄裳和独孤求败,你们都是可以争取争取的。黄裳是文人,讲究个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独孤求败是武痴,更容易拉拢了……”
    “有此二人加入,抗金便是如鱼得水。”
    “而且,武学只有交流才有进步。”
    嘉靖也算是为王重阳操碎了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