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我,嘉靖,万寿帝君 > 第11章 挣钱嘛!生意,不寒碜

第11章 挣钱嘛!生意,不寒碜

 热门推荐: 亏成麻瓜从文娱开始
    第11章 挣钱嘛!生意,不寒碜
    “回……回皇上……”
    作为浙江织造龙头企业的ceo,浙江首富,沈一石的腿现在还是软的,平日里在各级大员面前侃侃而谈的口才,现在也结巴得厉害。
    “此乃……西洋威尼斯国的镜子,一面,便价值数万……不……十数万两银子……而且,有市无价……”
    “你倒是有些见识。”
    嘉靖的声音不高不低地在大殿里盘旋着:“不过,这不是西洋造物,乃是琉璃厂新制作出来的。说说看,让你们拿去运作,每月可获利几何?”
    顿时,跪在一边的太监眼睛一转。
    杨金水何许人也!
    营销手段之高超,一口气就签下了五十万匹丝绸的外贸大单,说他是“金牌销售”,一点也不为过。
    而且,他忠啊!
    杨金水曾经非常直白地说过这么一句话:我就是皇上就是老祖宗派到浙江的一条狗!我不能看不住这个家!
    这个比喻虽然比较粗俗,但是却非常恰当。
    而且纵观全剧,杨金水一直都在践行着一条“看门狗”的职责。他知道,自己在浙江任务只有一个——看好织造局的摊子,给万岁爷输送更多的利益。
    所以,严党毁堤淹田,杨金水推波助澜,至于是否会官逼民反。
    “那是你们地方衙门的事,我只管给宫里织丝绸”,一句话就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他只对皇帝负责,你们爱咋折腾咋折腾。
    能力突出,政治正确,权谋心智,都是超一流。
    这样的人物,自然要重用,大内商务部部长,就是你了。
    “回万岁爷,不知琉璃厂每月可制造出几面镜子?”杨金水匍匐在地上,战战兢兢问道。
    “吕芳。”嘉靖在里面唤了一声吕芳。
    吕芳连忙道:“工艺已经摸出来了,想要几面镜子,招人、扩大生产便是。不过,也要对工艺进行保密,还有考虑物以稀为贵……具体怎么安排,需要商量着来,产量不能少,却也不能多。杨金水,你在织造局干得不错,这镜子的买卖,万岁爷说交给你来做。”
    “让他去琉璃厂看看,尽快拿出个章程出来……”嘉靖补充说道。
    他真的缺钱啊!急需一笔快钱。
    “是!”
    杨金水的头还低着,那两只耳朵却竖了起来。
    里面又传来了嘉靖的声音:“吕芳,你用的这个杨金水还是得力的。明里不要赏他,暗里给他奖点什么吧。”
    “是。”接着是吕芳的回答声。
    杨金水那张脸虽然低着,但那份激动光看背影也能看了出来。
    “杨金水,还不速去琉璃厂,沈一石留下,皇上还有话问你。”
    等了片刻,嘉靖的声音再度响起:“听说你得了两部张三丰张真人的血经!”
    咔!
    简直如同晴天霹雳,将沈一石劈得魂飞魄散。
    他确实得了两函真经,一本《道德经》,一本《南华经》,都是张真人在一百二十岁的时候,发大愿心用手指的血写出来的。
    当年,成祖爷知道了有这两本神物,便派了许多人去找张真人,想得到它!可几路人找了二十多年,张真人也不知道哪里去了,这两本神物自然没了踪迹。
    嘉靖修道几十年,对这两本血经自然眼馋不已。
    但现在的嘉靖对这两部真经并不在意,可一口道破深藏的秘密,着实能够震慑人心。
    不说沈一石差点就尿了,便是吕芳,也是心神激荡。
    万岁爷自得了仙缘之后,世间还有什么事能够瞒得了哦!
    “草民……草民……”
    沈一石的脑门上豆大的汗珠子滚滚而下。
    吓得。
    “真经之事,朕可以不在意,这些年各路官员的贪墨,朕也有耳闻。知道你的难处,二十年来,织绸凡四百余万匹,上缴织造局共计二百一十万匹,各任官员分利一百万匹,所余之九十万匹再买生丝、再产丝绸……苦心孤诣啊!”
    “你沈一石倒也有几分经世之才!”
    “继续干着吧!江南织造可乱不得,再给你兜个底,朕不是卸磨杀驴之辈。”
    “还不叩谢主隆恩!”吕芳喝道。
    首先需要明白一件事,嘉靖现在要的不是一笔来自于国家规则之外的银子,他要的是一个稳定的经济来源。
    什么是国家规则之外的银子?
    大明宝钞多印个几叠,就是国家规则之外的银子。
    而拿丝绸出口换银子这条财路,就很不错,也是未来开海的主要经济支柱。
    明白这一点,就知道沈一石的丝绸作坊在整个环节的地位了。
    嘉靖想要丝绸这个金蛋,所以在严嵩的提议下,便搭建了一个鸡窝,也就是改稻为桑的政策。
    五年为期,让改稻为桑成为可能。
    鸡窝有了,肯定要找一只能生蛋的鸡啊!
    理所当然的,一直和织造局关系密切的沈一石进入了宦官集团和严党的视线内。
    于是,沈一石和他身后的三千架织机成了那只生蛋的鸡。
    至于身为皇帝,竟然亲自见这个底层商人。
    挣钱嘛!生意,不寒碜。
    要是江南织造爆了雷,这不耽误自己弄银子吗!虽然没了沈一石,还有王一石、张一石,但耽误时间啊!
    对嘉靖来说,现在时间很重要,王重阳那里的时间流速过快,等不得的。
    可别等自己弄来了银子,那边已经不缺粮草了。
    锦上添哪有雪中送炭有效果。
    在吕芳的安排下,很快,这第一枚水银镜子拍卖了出去。
    十一万两,贱卖。
    要知道,鄢懋卿买昆山魏良辅闭门十年调用水磨改出来的新昆腔班子,就了二十万两银子。
    而沈一石买芸娘,一个扬州瘦马,同样了二十万两银子。
    物以稀为贵,镜子这东西可是有西洋那边的定价做参考的。
    十一万两,买了两大船粮食,外加两千斤的食盐,朴刀三千口,枪矛五千支,皮甲一千套……
    钱一点都不禁,还未过手,一分都没了,干干净净。
    望着空荡荡的仓库,嘉靖不免吐槽了起来:“xxx,老子费尽心机、绞尽脑汁、亲自下场做生意,尽给王重阳打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