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娘子,请息怒 > 265.第261章 房地产 大基建

他二人都是四行商行头一批流通股股东,用‘咱商行’没有任何不妥。

“爹,你哪学这么多新鲜词?”

“少说得一个多月吧,都统和令人下月大婚,怎也得把这个热闹凑完,说起来,咱还算令人娘家人哩”

苗奎听了一半,便联想到了当初的西瓜节,下意识道:“和桐山西瓜节时那般?”

那徐里长表情痛苦,似乎很不喜欢猪圈的异味,却依旧强忍着站在圈前,态度倒是客气,“武老丈、武什长,我来看看这猪。对了,前几日发给你们的艾叶干粉可掺进猪食中了么?”

武同又指了指院内一角的猪圈,继续道:“我爹也从鹭留圩农垦集团下属的家畜合作社认养了两头猪仔,等养大了农垦集团称重回收,又是一笔进项。”

从常德昌口中得到了确认,苗奎环视人来人往的筑料市场,不由也跟着笑了起来,“常兄,怪不得四大行推出了‘将士家园贷’.将士们借钱建屋,需买筑料,虽说无息,但转了一圈,这钱就又回到咱们商行了.”

武同见着人也不意外,哈哈一笑便迎了上来。

“哈哈哈,对极。”

“哦?请常兄为愚弟解惑.”

在他认知中,都统夫妇都是值得尊敬的人,他们怎会做这种缺德生意?

眼瞅李骡子许是误会了,武同忙到:“骡子哥,这‘将士家园贷’不收利!并且可以分三年、五年或八年还清,每月还一部分就行了。若我贷四十贯分五年还清,每月还六百六十钱就行,我那饷银足够还贷了,还不影响家里吃嚼”

“谢里长关心,我军中袍泽今日都开始休假了,他们晚些会来家里帮忙。”

武同依旧忧心忡忡,道:“兄弟们可不能犯糊涂,不然就是帮着外人坑都统.”

武同拱手道。

常德昌走到一间铺面前,指了指店家摆在外头当样品的物件。

“对,近几日,蔡州在流传一桩事,说都统准备修一条蔡州通运河的直道,跨颍、寿三府”

“形式差不离,但桐山西瓜节靠的是销售带动,而蔡州这回,却是靠‘基建’拉动.”

常德昌一叹,道:“修路这消息能传出来,便是都统在试探各方反应吧。如今淮北元气大伤,都统是想用‘大基建’让几府快速恢复生机啊”

“.”

“哈哈,这是瓷砖,铺地用的.”

“这瓷砖是咱们商行产出的么?”苗奎下意识问道。

平日武同不在家,喂猪这事都是武老爹负责,后者忙道:“徐里长,已照吩咐,按五十兑一的量加进了猪食。”

徐里长说罢,这才走了出去。

“这都是鹭留圩农研所的研究成果,武老丈可记牢了,莫不当回事。”

李骡子默不作声,却已经开始盘算回去后怎么向陈初写关于此事的报告了。

常德昌引着苗奎走进一片露天大市场,笑着讲解道:“此地靠近工坊,自发形成一个筑料市场,你看,那边便有砖窑的销售处,还有卖原木的、卖家私的,还有这个”

武同连忙摆手道:“骡子哥,这四大行.是令人办的钱庄.”

李骡子一时语塞,不知该说甚。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徐里长说,都统派他们下来,定了几个硬性指标.”

“嗯,徐里长讲,如今像他这般去到各处庄子任里长的足有一二十人,其中不乏官老爷的子侄,对了,府城陈同知的儿子也去做了里长.”

要知道,官家子侄想入仕,不要太简单,再烂也比做名里长的起点高啊!

再说了,村里又不是什么好地方方才没见那徐里长么,就算努力做事,也依然不适应,名贵布料做成的衣裳沾了泥巴,好好的靴子上蹭上了猪屎

大人们舍得让自家子侄受这罪?

三人同时陷入了沉默,最终,还是武老爹以朴素言语总结道:“我看啊,都统来了,咱蔡州要变天喽.”

武同和李骡子是过命交情,自不隐瞒,实话实说道:“去年,都统大人为谢我爹一饭招待,赏了我二十两。这次出征每人赏了五贯,我因作战奋勇,又得十贯赏赐,再有半年多攒下的六贯饷银”

“基建?”

虽身材高矮不同,但走起路时那股沉稳虎气却同出一脉。

“好吧,有事了只管找我,如今我就住在原李癞子那院子里。”

“不是,不是。”

见武老爹说的有鼻有眼,武同也疑惑道:“爹,他能做官?哪有当官的整日跑农人家里看猪看羊的.”

常德昌卖了个关子,掂起一块,屈指在上头轻扣几下,发出‘铛铛’脆响。

“嘿嘿,四大行专门提供给将士们的贷款。”

武同默算一阵,道:“共有四十来贯.”

见他不信,武老爹不由瞪眼道:“咋?你不信?我给你说,这里长叫志远,过段时间要去外府做官老爷哩,他这是.这是”

武同和李骡子便是在军中夜校读过几天书,也搞不懂这些指标背后的意义比如别人家孩童的身高体重,和你一个里长有甚关系?

见两个小辈一愣一愣的,愈发觉着不如年轻人了的武老爹的虚荣心得到了空前满足,接着炫耀道:“我还听他说,各种指标好坏,直接关系他们以后能做多大的官”

徐里长摇头晃脑的念着,武同父子完全听不懂,他们觉着,只怕里长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念的是甚。

晨午巳时。

这种庙堂之事,便是身为商行小股东的常德昌也只了解一星半点,随即岔开了话题,“苗老弟,此次来蔡,预备待多久?”

苗奎从常德昌手中接过瓷砖看了看,他是个有眼力见的,只略微想想一下便知这玩意的商业前景。

想了好一阵,武老爹才想起前几日徐志远和他闲聊时的原话,“他这是下放基层锻炼!”

“爹,娘,这是儿子的上官白队将.

这是宝喜,都统大人贴身侍卫.

这是周宗发周队将,哈哈哈,当初在桐山便是周哥哥捉了我和骡子哥”

陈初若真这么做,一来印证了他已完成了对淮北几府的控制,二来,也能看出他不会放手寿、颍两府的野心。

工业区西侧,则以各种窑厂为主,比如砖窑、磁窑.

一排排烟囱喷吐着黑烟,空气中弥漫着石炭燃烧后生出的硫味,以及肉眼看不见的细小粉尘。

果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李骡子大约是猜到了武同所想,只笑笑也不解释,却问道:“你能有甚法子?”

武同虽感动李骡子仗义,却还是婉拒道.骡子哥参军不成,如今连个正经营生都没有,去年跟着桐山来的蔡三娘子做过向导,前几个月又跑去外地不知做了甚活计,总之没个稳定收入,全赖李家嫂嫂在都统大人府上做工攒下些钱财。

村外行来十余位身穿黑色作训服的汉子,手里提着鸡鱼、糕饼。

猫儿是四海商行大股东,苗奎和常德昌是小股东,两人既可以算猫儿下属也可以算合作伙伴。

勉强说的上‘娘家人’。

苗奎嘴上说着待一个多月,心中想的却是多留一段时间.他想亲眼看看都统的大基建到底有何神奇。

再者,如若外界传言为真,都统真修路的话,那就是天量资金的投入,届时便是规规矩矩跟着做个供应物料之类的配套生意,也能挣来几辈子不完的钱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