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很快灵帝就下旨同意了张懿的奏请,并让张懿安排官员给李世民宣读圣旨。像这样的小官,皇帝陛下也是懒得派人传旨,索性就让张懿自己安排了。
虽然前世李世民是万民敬仰的大唐皇帝,一直身处云端,高高在上。但今时不同于往日,由不得他不收起自己的“王霸之气”,小心应对,他能感觉到此次令狐楚的前来非同寻常。
皇甫节给了李世民2000郡兵的名额,自然也是派了自己的2个手下过来领兵,也有意防止李世民一家独大,颇有点制衡的意味。
因此李世民的县令任免张懿就可以直接拍板,不过张懿此人一向恪尽职守,忠心于朝廷,对于李世民的任命,他还是规规矩矩地向朝廷上奏,并据表详细地说了缘由。
…………
李世民也是立刻开始招兵买马,快速扩军。这次他防守马邑,反击胡人,也是打出了赫赫名声,周边郡县很多怀揣建功立业雄心的有志青年都慕名而来。
十月的一天,风和日丽,马邑已经渐渐有了冬日的寒意,不过这中午的太阳晒得人暖洋洋的,十分舒服。
再者令狐楚细细打量李世民之后,感觉此人崧生岳降,自有一股贵不可言的气质,而且眉宇间英气逼人,是堂堂正正的君子之气,因而好感倍生。
令狐楚倒也没有太过傲慢,对李世民也十分客气,他是知道张懿对此人十分重视,说不定以后此人到刺史府,成为自己的同僚。
曹文豹因为在马邑之战中立了功劳,皇甫节提拔他做了雁门关辕门校尉,留在了雁门关,这也正中李世民下怀,将来说不定能发挥关键作用。
因此这2000名额很快就已经招满了,只是在李世民的计划中,这2000人还是远远不够的,暗地里让张辽和甘兴汉继续扩军,争取兵力达到五千人,自然也都是让张辽暗中行事,不要被其他人发现。
张懿派的刺史府传旨官员终于到了马邑,李世民带领马邑衙署及军中的主要官员前来迎接。
仪仗到马邑后,令狐楚并没下车,而是传令护卫,让队伍直接到县衙。于是李世民一路引着众人,前往县衙。
相互寒暄了几句,便进入正题,开始宣读圣旨。
李世民无奈,现在形势比人强,只能是下跪接旨,不断地告诉自己“小不忍则乱大谋”。
只见令狐楚十分严肃,展开圣旨开始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褒有德,赏至材,马邑县尉世民宿卫忠正,宣德明恩,守节乘谊,以安社稷,朕甚慰之。特擢升马邑县令,保境安民,教化百姓,再立新功,钦此。”
李世民连忙叩谢天恩,至此他的马邑县令才算是彻底的名正言顺,定了下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