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 第666章 大航海(六)

昆仑奴(非洲黑人)、西域婢(新疆美女),是大唐最受欢迎的男女奴隶。

西域的舞女,有一种异域风情,让中原世家大族们可以感受一种别样的新鲜感。

普通的中原舞女,权贵们已经玩腻了,来点西域舞女婢女,才能有新鲜感。

倭马亚王朝的主要扩张方向是西方(北非、西班牙、小亚细亚),因此跟大唐没有利益冲突,双方更多的是商业合作。

唐帝国一方面禁止共和国的香料进入中原市场,另一方面,又从白衣大食进口大量更加昂贵的香料。

而白衣大食的香料,又主要是从南天竺进口的。

南天竺的香料产量,仅次于共和国的香料群岛,足以满足中原权贵们的需求。

大食人/阿拉伯人,以中间商的身份,在丝绸之路上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由于洪州远离帝国权力中心长安-洛阳,同时又远离丝绸之路,并且更加靠近海边。

所以,当地的富商们,更加愿意跟星繁国搞走私贸易,偷偷从星繁国进口香料,然后假装是从西域进口的,以此躲避大唐官府的惩罚。

唐帝国为了彻底扼杀共和国的商业经济,是严格禁止任何共和国商品进入中原的,一旦发现,轻则流放,重则死刑。

正所谓,有需求就会有业务。

因为有了走私的需求,所以江南诞生了专门的【空壳西域商人】。

所谓【空壳西域商人】,就是指一些商人为了掩饰自己的香料是从星繁国走私而来的,为了让别人相信自己的香料是从西域进口的,就会真的安排商队每年去一趟西域。

但由于路程太远,所以进口量很少,周期也很长,运输成本也很高。

这么做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别人相信:你看,我的这些香料真的是从西域进口的,不是从燕国走私的,因为我每年都会派商队去西域。

有一些商人非常聪明,他们干脆就把这种行为当成了业务进行开展,去赚那些香料走私商的钱。

“我以你们商队的名义,每年去一趟西域,为你们进口香料,给伱们走私燕国香料打掩护,而你们则支付一定的酬金给我。”

而滕王阁酒宴上的这些香料,几乎都是洪州商人从星繁国行会商人手中走私来的。

但是在名义上,这些香料都是中原商人们安妮西域进口的,是“大食香料”。

中原并不知道大食不产香料,大食的香料其实是从南天竺进口的,所以把从西域进口的香料命名为“大食香料”,用来区别被禁止贸易的“燕国香料”。

王勃才华横溢,早就名满中原,所以洪州都督邀请他为滕王阁作赋一篇。

“公子,可有雅兴为这滕王阁作赋一篇?”洪州都督想要看看这个王勃究竟是真的有才华,还是吹出来的。

毕竟,有没有才华,不亲眼所见是无从得知的,有很多中原书生,都懂得搞“人设营销”,故意给自己营造“世外高人”的隐士形象,想要以此获得朝廷高官的注意。

可是当他们这些“隐士高人”真的进入朝廷当官后,治理政务简直一塌糊涂,很多“隐士高人”,连百姓都户口都看不懂,只会写诗,其他的什么都不会,看个百姓户口都看不懂,连徭役兵役人头税怎么处理都不懂。

这是有实例的,以前后汉时期,就流行“世外高人”“隐士”,很多中原士人给自己营造“隐士”形象,搞得神乎其神,似乎只要他们一出山,天下就国泰民安了。

然后,当时的太傅陈蕃,便亲自去请这些“隐士”出山,希望他们出山做官,拯救大汉。

最后,这些“隐士”出山做官,很快就把地方政务处理得一塌糊涂,本就烂得不行的大汉王朝,变得更烂了。

很多“隐士”“世外高人”都有视金钱如粪土、仁义清廉的美名,可是当他们真的做官后,贪得比宦官还狠。

王勃是这种营销型“隐士”,还是真的“隐士”,洪州都督心里也很疑惑,因此便趁着这个机会,探一探王勃的虚实。

“既然是都督要求,勃,献丑了!”王勃没有犹豫,沉思片刻,当即就开始作赋。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