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提是识字、懂工匠技术、懂医术,亦或是有其他特殊技巧的扶余人,也就是说,燕国只要人才。
如果是普通扶余人,申请燕国国籍后,也要像燕国普通百姓一样服从徭役赋税。
对于没有价值的普通人,燕国可不会客气,无论对方是中原人还是草原人亦或是扶余人,没有价值的普通人,燕国朝廷可不会在乎。
而人才,无论什么民族,在燕国都会得到优待,无论是来自中原的人才还是来自草原的人才,在燕国都可以享受各种待遇。
识字、工匠、医术,这三种是判断人才的最直接标准。
普通人类,就如同地上的杂草,死了还会再生,属于无限可循环资源,而人才,那可是千金难寻。
由于中原有更完善的教育体系,所以产生人才的概率也比草原和渔猎更大,因此,燕国的人才移民们,主要还是来自中原,其次才是扶余、勿吉这些仆从国,最后才是草原。
至于海外土著,诸如倭人、三韩人、香料群岛矮黑人,他们的文明水平太低了,根本产生不了燕国需要的人才,所以他们唯一的价值,就是用自己的生命,给燕国的种植园发光发热。
“我们燕国是自由的国度,欢迎每一个心怀自由的人才,成为我们的同胞。”
“想要成为燕国人,要么有钱,要么有才,要么有颜值,如果既没有钱,又没有才,甚至连颜值都没有,请你去种植园发光发热。”
吸收富人进入燕国,可以刺激燕国的经济发展,吸收人才进入燕国,更是燕国文明发展的关键,吸收高颜值的美人进入燕国,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一下燕国人的遗传。
把一个人的价值利用到极限,这就是这个时代燕国的特征,城市资产阶级蓬勃发展带来的特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没有价值的,将会在激烈的自由竞争中被无情淘汰。
随着燕国城市资产阶级的发展,人变得越来越价值化,追求天性自由的思想也在不断出现。
这是极其矛盾的,一方面,人们变得越来越功利,社会竞争越来越残酷冷血,没有了昔日的温情脉脉,只有赤裸裸的利润价值,另一方面,每个人又都比以往更加渴望自由,不愿意像帝制时代的中原人一样,做一个吃饱了就睡的愚民。
燕国王家自己也在逐渐被新时代的风气影响,他们自己都感觉不到自己正在被逐渐潜移默化。
这就是时代变化的魅力,身处时代变化的人,反而感受不到时代在变化,只有跳出这个时代,站在几百年后的后世人视角上,才能通过文字感受时代的剧烈变化。
每个人,每天,都在做着跟以前一样的事,仿佛一切都没有变化,可是当静下心来回头去看时,却又能发现,身边的一切都在变化。
——
日不落立国四百年后的历史,是一段时代大变革的历史,资产阶级萌芽发展,大航海正在酝酿,各种新的思潮不断出现,新的生活方式在出现,生产工具与日俱新。
然而,这只是站在我们后世的角度来看,如果是对于当时那个时代的人而言,他们真的能感受到自己所处的时代正在发生剧烈变化吗?——《世界通史·宋·秦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