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适应这种新的经济模式,各个行会也开始扮演担保人和投资人角色,一些行会自发地为种植园开辟者提供吸纳资金的场所,并为其做担保,收取一定的手续费或者分红作为报酬。
为了更好地压榨奴隶开荒,行会代表们向燕君茗提案,修改【开荒律】,把必须为奴隶提供稳定的生活物资这一条法律删除,让种植园开辟者,可以通过更加节省成本的方式进行开荒,这样,种植园开辟者才能获得更多利润,他们获得了更多利润,才能给国家缴纳更多赋税。
燕茗与九卿商议后,觉得可行,并且修改【徭役】,任何人,生来就要承担徭役,但是每个人都可以钱免除徭役。
贵族议会通过了这个方案。
一时之间,燕茗在燕国国内的名声褒贬不一,奴隶以及平民们,恨透了燕茗,而那些蹭上经济风口发财的平民,则对燕茗赞不绝口,认为燕茗是千万古一帝。
行会们更是大赚特赚,他们对燕茗的赞美声从来没停过,还有行会专门雇佣书生,为燕茗写传记,夸赞燕茗的功绩,赞美其是一位不与民争利的仁君,一位懂得休养生息的圣君,一位体恤民情的明君。
而燕茗,则并不打算就此停下脚步,他要将【华夏同盟】的范围扩大,最好是把整个天下都纳入这个体系。
吸食天下,以供养燕国,成就燕国之经济发展!
又一年后
燕国四百一十一年秋(621年)
林士弘、萧铣,也宣布加入【华夏同盟】,成为了燕国的保护对象。
当燕国的【华夏同盟】声势浩大之时,唐国李渊已经灭亡了李轨,并且打算东出潼关,消灭食人魔王朱粲。
而北方的东突厥,也加紧了与李渊的合作。
因为,为了更好地在牲畜贸易中占据主导权,燕茗在曲阜会议上,要求各个成员国,联合起来压低牲畜的收购价,让突厥人不能继续像以前一样货币三家,谁出价高就卖给谁。
所有成员国都统一的超低收购价,逼着突厥人贱卖牲畜。
华夏同盟各个成员国都是超低价收购牲畜,突厥人只好加紧跟李渊的合作。
又两个月后
燕国四百一十二年夏(622年)
李世民东出潼关,彻底消灭朱粲,兵临洛阳。
李唐,终于与燕国的华夏同盟正面冲突。
如今天下,分为两大阵营,东方阵营是以燕国为首的【华夏同盟】,西方阵营是东突厥、梁师都、吐谷浑、李唐,这四个势力的结盟。
曲阜城
“唐虏勾结突厥人,破坏华夏联合起来打压突厥人的大战略,我们都是华夏人,理应团结一心,剿灭大野氏鞑虏!”
“击败【突厥-大野氏】鞑虏轴心,是我们华夏同盟的责任!”
“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孔子!为了华夏!我们必须团结起来!”
燕茗一遍又一遍地强调团结的重要性,突厥人与李唐的联合,给【华夏同盟】带来了巨大压力。
如果单纯只有一个东突厥,燕茗并不担心,如果单纯只有一个李唐,燕茗也不担心。
但是,东突厥和李唐进行合作,这就让燕茗很担心了!
会盟演讲上,燕茗不断强调,李唐是鞑虏,是华夏文明的敌人,是勾结突厥人的鞑虏轴心。
“我们互帮互助,必定能抵挡鞑虏的入侵,保护每一个自由的国家,免受鞑虏的奴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