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 第611章 大决战(二十一)

皇帝自己就是最大的地主,其他贵族不过是次一级的地主,总有人觉得皇帝打压其他次一级地主,就是在为了百姓着想,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最大的地主打压其他次一级的地主,这只是统治阶层内部的权力争斗。

此刻

隋军运粮民夫兵团

李渊正在督察粮食运输,他被杨广任命为管理军粮运输的官员,专门负责把南方的粮食运往北方,尤其是运往山海关前线。

这几个月来,李渊见到了太多的纷乱,他运粮到河北时,亲眼看到许多造反百姓正在攻打一座县城。

幸好他的运粮队有足够多的护卫,才避免了被反民掠夺。

当他运粮到临渝关时,看到了更加震撼的一幕,到处都是瘟疫,海面上漂浮着的尸体一眼望不到头,海水都被染红,对面山海关的那些碉堡,也全都是殷红色。

看着大隋的种种现状,李渊也动起了心思。

此时此刻,正如东汉末年,亦如北魏末年。

“皇帝与关陇贵族们决裂,此刻关陇众多家族肯定都希望出现一个新的政权,能够维护他们的特权,谁能够保证他们的特权,他们就愿意为谁而战,这是一股可以利用的强大力量!”

李渊看得非常远,已经开始构思自己的未来。

又一年后

燕国四百零五年夏(615年)

这一年里,杨广一直忙着镇压各地反贼,但是收效不大,往往是按下葫芦又起瓢,这里的反贼镇压了,那里的百姓又造反了,那里的反贼镇压了,这里的百姓又造反了。

帝国的现状,宛如王莽末年,虽然官兵百战百胜,但是反贼却越剿越多。

杀死一个反贼,又会有两个百姓造反,反贼杀都杀不完,越杀越多。

面对反贼越杀越多的现状,杨广给出的解决办法是:继续杀!

“天下的反贼之所以如此多,都是因为人口太多,只要把多余人口杀光,自然就没有反贼了!”

皇帝杨广认为,百姓之所以造反,主要是因为人口太多,如果人口少,自然就不会有这么多反贼,比如隔壁的燕国,就没有这么规模庞大的反贼,因为燕国人口很少。

杨广决定继续征兵,然后兵分两路,一路百万大军去各地平叛,一路百万大军去山海关吓唬一下燕国,逼迫燕国向自己称臣。

有了前面两次征讨燕国的失败,杨广已经没信心灭亡燕国了,第三次攻打燕国,他的目的仅仅只是让燕国称臣,甚至不敢让燕国纳贡,只敢让燕国称臣。

动员百万大军,只为了让燕国向自己称臣,让自己有面子,让自己不会颜面无光。

然而,帝国的第三次百万大军计划,才刚刚征召了三十万,就已经征不到兵了,百姓宁愿造反,也不肯给皇帝当兵。

杨广的“百万大军”,还没抵达临渝关,就已经在路上“失踪”了二十万,只剩十万大军。

许多壮丁兵,在半路上就偷偷当了逃兵。

三十万大军,对外号称百万,还没到前线,连燕国的国境线都没看到,就只剩十万了。

然而,到了临渝关,燕国根本不搭理他,而是在山海关增加兵力,时刻提防杨广。

杨广大怒,自尊心极强,非常在乎面子的他,为了挽回帝王的颜面,决定拿突厥人耍威风,逼迫东突厥新即位的可汗过来给自己牵马。

想通过牺牲小弟东突厥的尊严,来挽回自己的尊严。

然而,东突厥新的可汗-始毕可汗,在看到帝国外强中干的本质后,便已经暗中与燕国和谈,时刻准备反叛帝国。

如今,杨广想要羞辱始毕可汗,本来就想要反叛的始毕可汗,干脆提前反叛,发兵包围了雁门,将正在雁门等待始毕可汗过来牵马的杨广团团围困。

杨广没想到始毕可汗会直接反叛,所以对突厥骑兵没有防备,以至于被突厥人打了个措手不及。

千钧一发之际,隋军军队里,一位名叫李世民的少年小将……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