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 第575章 逐鹿中原(六十)

傍晚时分,霞光四照。

此刻的隋朝就如同以前的大秦帝国一样,内部有太多暗中准备反派的势力,只等某个契机,就会给隋朝一个大惊喜。

“可惜了,让那些工匠逃走了,只留给我们一堆破书。”

“可是我们丢失车队,即便回到国都,陛下也不会宽恕我们。”

然而,无论高句丽使者如何绝望且愤怒地咆哮,隋国的随从工匠们,依旧头也不回地跑去燕国。

早在隋国商队出发时,就有隋国内部反叛势力将这个情报传递给了燕国,然后燕国又让盟友契丹做好准备。

“天要亡我高句丽!”

契丹人知道商队里有很多中原高级工匠后,也是很高兴,他们也想吸收中原的先进技术。

等待他们的,是一群面带残忍笑容的契丹游牧骑兵。

所以,他们经常把隋朝内部的机密情报透露给燕国。

起码,五胡乱华,南方保留下来了,而三韩人和倭人,是真的一个都没有了,彻彻底底地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就如同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等等文明一样。

一代代高句丽人,都把这种仇恨铭刻在心里,他们对燕国有着冲天之恨,哪怕不久前燕国主动伸出橄榄枝,邀请他们加入【反隋同盟】,愿意与他们和谐相处时,也被他们拒绝。

“高虽三户,亡燕必高!”

短暂的交流过后,商队的首领,便带着一众随从,向着燕国的方向逃亡,丢下车队里的书籍、赠礼。

只有那几个高句丽使者,哭天喊地,朝着逃跑的隋国工匠咆哮:“回来啊,你们回来啊,你们不是要去我们高句丽的王城吗?为什么又要跑去燕国?啊啊啊啊!!!”

高句丽最大的悲哀,就是,离中原太远,离燕国太近。

你的工匠技术,我要了,你的儒家经学,我埋进地里。

这些中原工匠技术书籍,对高句丽来说,是雪中送炭,而对燕国来说,则是锦上添。

高句丽内部还有三个大部落,以及十几个小部落,所以高句丽也可以被称之为“三户”。

“忘记历史,就是背叛!”

对高句丽全面封锁和经济制裁,是燕国已经持续了一百年的国策,一切的粮食、食盐、武器装备、先进技术,都被禁止进入高句丽。

“这是中原人的书籍,还得找人翻译。”

噗嗤!

“不如找燕国人翻译吧。”

这是没办法的事,人人都知道,皇帝杨坚虽然雄才大略,但是抠门,而且小心眼,他们犯下这种错误,回去以后,就算不死也得脱层皮,所以去燕国是唯一的选择。

他是高句丽王族出身,从小就亲眼看着燕国军队在森林沼泽执行减丁令,屠戮他的兄弟姐妹,所以对于燕国有刻骨铭心的仇恨,做梦都想提升高句丽的国力。

“还能怎么办?硬拼肯定拼不过,只能放弃车队,跑路了!”

我们至今不知道倭人和三韩人为什么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几十年前,根据日不落帝国史学家的推测,他们认为,倭人和三韩人应该是遭遇了外星球某种神秘力量的打击,最终走向灭亡,因此,日不落帝国将这一事件定性为“神秘消失的倭人文明”。

然而,近年来,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是日不落帝国的先祖,屠光了倭人。

日不落帝国的史官则表示,在日不落帝国先祖进入倭人岛屿之前,倭人文明就已经消失了,而且倭人文明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政权,而是分裂成无数部落相互攻杀,所以,倭人是在自相残杀中灭亡,期间还伴随着瘟疫等自然灾害,所以倭人文明的消亡,与日不落帝国没有任何关系。

但是,真相究竟如何,其实作为后世的我们,已经无法得知。——《世界通史·宋·秦桧》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