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抗战之烽火燃血 > 第244章 民政系统

第244章 民政系统

 热门推荐:
    南阳行政公署已经搬迁到了原南阳城府衙的位置,行政公署的各个部门就在府衙内办公。
    行政公署主管南阳地区十三县的所有民政事务,是地区权力核心。
    最近这几个月以来南阳行政区的农业、商业和工业都在高速的发展,所有的行政人员都有需要完成的任务和指标,在高压之下各个部门都有很高的工作效率。
    从整个行政区一直到县政府和乡政府,行政人员的神经一直高度紧绷着,几个月内完成的工作是过去数年的量。
    看着行政区日新月异,所有的行政人员都充满成就感。
    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在外敌的巨大压迫之下,内部人员的思想高度一致,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坚持不懈的努力。
    虽然没有人说理想,但是处处都有理想的影子。
    工业发展委员会的办公室内,梁立民取下老花镜,疲惫地揉了揉两侧的太阳穴和眼眶。
    日耳曼的专家协助工业发展委员会确定了南阳行政区的工业发展计划,目前所有的工业布局都在按照这份计划图纸进行。
    梁立民心中比较感谢日耳曼人,因为如果没有他们的协助,就算工业发展委员会的所有人一天24小时都待在办公室,也无法让那些海量的工业设备迅速就位,让一座座工厂、一个个烟囱拔地而起。
    华夏人在此之前没有建立工业基础的经验,而现在侵略者步步紧逼,摸着石头过河的时间都没有。
    他又想起少爷和日耳曼民族的交易,眉头轻轻的皱了起来。
    休息不过五分钟,秘书抱着一沓文件走进办公室,一一汇报道:
    “主任,在日耳曼技术工人的帮助下,我们已经成立了三支石油勘探队伍和一支金矿勘探队。
    人员和设备都已经齐全,只是目前不知道应该从哪一条山脉开始。”
    在勘探队还未成立的时候,梁立民就成明确表示过,勘探队成立之后他会给各个队伍指示勘探区域。
    他轻轻揉了揉脸颊,思绪清明之后让秘书汇报勘探队的具体情况。
    确定各个队伍都已经具备工作能力后,他带上老花镜,从脚下的保险柜里拿出两张地图,埋头检查无误之后递给秘书。
    “让勘探队首先前往地图指示的区域,这些地方大概率是有矿脉的,让他们认真一点。”
    秘书忍住了去看地图的冲动,他快速折起两张地图,放回公文包。
    军情处的反间谍工作不仅在军营展开,行政公署也进行了一番大清查。
    工业发展委员会是行政区最重要的一个部门,军情局监视着委员会的每一个人。
    秘书也知道有人在盯着自己。
    尽管心中对金矿心动万分,但是手上却不敢有任何动作。
    梁立民也在不动声色的观察秘书,见对方如此反应,他心中颇为满意。
    秘书接着汇报道:
    “还有就是钢铁厂的选址问题,内乡县和镇平县都希望有钢铁厂,为此吵得不可开交。”
    梁立民挥了挥手,道:
    “不用考虑各县县长的意思,就按照工业发展委员会之前的规划去办。
    专家说哪里合适就选择哪里,哪容得人争来抢去。”
    “是。”
    秘书在笔记本上简单的将意见记录下来,又说道:
    “军队后勤部要求我们的军工厂这个月至少提供5000支步枪、两百挺机枪和60门火炮。
    说方城县和新野县的保安团士兵已经完成了基础的体能训练,士兵正等待武器装备,战术训练之后开始剿匪。”
    梁立民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办公室内悬挂着的行政区地图,道:
    “军工厂的生产不是下饺子,哪能说有就有。
    再说了,军队的军费也消耗的差不多了,他们能负担得起吗?”
    秘书的声音压低了一些,道:
    “军费开支已经超过了我们为工业发展的投资,如今军队那边肯定是拿不出钱来的。”
    梁立民皱眉道:
    “我记得行政区里的土匪要么被打跑,要么被歼灭,剩下的一些都躲到了大山里。
    现在到处都需要用钱,既然土匪一时半会儿威胁不到我们,不如先将钱用到紧迫的方面。
    将军队的要求转交给李直夫主任,告诉李主任军工厂的生产能力是有的,可是现在没有钱去买材料。”
    秘书知道一些满编的保安团已经开始进山剿匪了,以后这些保安团都将到山里去锻炼。
    剿匪要消耗大量的粮食弹药,这些可都是钱啊。
    他认为梁立民的想法是正确的,山里的土匪可以之后再收拾,紧要的是铺开工业。
    “对了主任,罗特列克公司的罗伯特先生又来请求与您会面。
    罗特列克公司希望与我们联合成立勘探和采矿公司,他们愿意注资100万美元。”
    梁立民下意识的嗦了一下口水,100万美元可不少,甚至有机会解工业发展委员会的燃眉之急。
    可是他心里也知道,罗特列克公司索求很大。
    梁立民在上海待了很多年,与一众西方商人都打过交道,他非常清楚这些人的秉性。
    与罗特列克公司成立联合公司有利有弊,梁立民在心中盘算了一下,最后还是摇头说道:
    “这件事情暂时搁置,我需要和李主任陈主任商量一下。”
    秘书翻了翻记事本,说道:
    “主任,暂时没有其他事情了,只是您下午需要与施密特先生一起去视察工业基地。”
    梁立民摘下老花镜,长长嘘出一口气,
    “少兴啊,你也辛苦啦,把这些处理好的事情交代下去,然后去食堂打两份饭,我们就在办公室对付一口吧。”
    秘书聂少兴勉强挤出一个笑容,马上将桌上的文件收起来。
    工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不远的地方便是行政公署实职副主任李直夫的办公室。
    刚刚就任实职副主任的时候,李直夫意气风发,认为自己终于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准备大显身手。
    可是从就任的第一天开始,他便被沉重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
    桌上堆满了各部门送来的需要他尽快处理的文件。
    有人建议尽快修建从襄阳到南阳的铁路,南方的设备、人员和物资受限于交通,迟迟无法抵达。
    就算一时半会无法修铁路,也要拓宽和硬化公路。
    财政部觉得现在给外国顾问的工资太高了,应该砍掉三成,分一些钱养活数百个自己的技术工人。
    日耳曼专家越来越多,行政公署内会说德语的人很少,翻译严重不足。
    另外还有一些文件说的是外来流民和本地老百姓的冲突矛盾。
    …………
    李直夫觉得一阵阵头痛,很多问题只要有钱便可迎刃而解。
    可现在行政公署最缺的也是钱啊。
    他揉着发酸的手腕,将处理好的文件推到一边。
    秘书急忙给他端来一杯温水。
    “师长还没有回来吗?”李直夫问道。
    秘书答:
    “应该还有两三天的时间吧,听说日本人正在逆江攻击,师长恐怕忙着军事会议。”
    “你让人多多留意,如果师长回来第一个报告给我,这边有太多的问题需要征求师长的意见。”
    “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