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抗战之烽火燃血 > 第114章 卫生队

第114章 卫生队

 热门推荐:
    “抵达战场,见到伤员之后,首先要做什么?”
    模范旅卫生队队长或者说是野战医院院长赵学勇少校询问众多的女兵。
    女兵们穿着崭新的军装,看上去颇为英气,每个人的右臂上都套上红十字绣章,表明他们医护人员的身份。
    参军之前接受过医疗培训的人已经下放到各团去了,目前围在赵学勇身边的女兵都没有战场救护经验。
    女兵和男兵一样接受了半个月的体能训练,以确保她们在上战场的时候能够跟上部队的行军速度。
    体能训练结束之后,旅部给赵学勇的野战医院分配了200名女兵。
    参军入伍的女兵一共有六七百,一部分分配到了旅部和各团团部从事通讯和秘书工作;旅部同时还组织了一个200人的娘子军连;剩余的女兵因为体能较差或是其他原因,被一股脑的分配给了野战医院。
    “首先要确定“伤员”是否有自救能力,如果没有自救能力,则应立即对其进行抢救,在抢救的时候…………”
    女兵们叽叽喳喳地回答,声音时而整齐时而混乱,赵学勇只感觉太阳穴突突狂跳,脑袋又疼了起来。
    他急忙抬手让女兵们停止回答。
    吵闹声消失之后,赵学勇才感觉大脑好受一些。
    “你,你,你。”
    他随手指了三个人,
    “你们立刻躺在地上,假装“伤员”,卫生队现在进行现场教学。”
    女兵的纪律没有男兵好,但是也不至于捣乱,只是有些喜欢调笑和讲话。
    三个“伤员”躺在地上,赵学勇握着一根棍子走到众人前方,又随手点出六人,让他们立刻对“伤员”进行急救。
    女兵们之前只是背过战场救助手册,还没有实操过,当下人人跃跃欲试。
    蔡玉萍蹲在地上,对着假装成“伤员”的小姐妹周红做了一个鬼脸。
    听到赵学勇喊开始之后,蔡玉萍立刻根据昨天晚上背诵的战场急救手册开始战地抢救。
    确定“伤员”没有自救能力,首先要检查“伤员”的呼吸和心跳。
    蔡玉萍让“伤员”平躺,掰开“伤员”的嘴巴清理呼吸道,依然没有作用之后,她将一只手放在“伤员”的前额,另一只手垫在“伤员”的颈下,双手稍稍用力,拉长“伤员”的颈部,让堵塞气管的舌头移开,从而使“伤员”呼吸变得顺畅。
    她的动作虽然有些生硬,但是至少每一步都做到位了。
    其他小组的动作要慢一些,偶尔有人一边做动作一边嬉笑,赵学勇被迫提起威严的声音喝止。
    赵学勇在心里感谢旅长编写的急救手册,如果没有这个小本子,他真不知道该如何教授这些叽叽喳喳的女兵。
    第一个动作做完之后,赵学勇说道:
    “缺氧时间超过四分钟就可能对大脑造成损害,听好了。
    现在“伤员”没有呼吸,也没有心跳,这个过程已经持续了两分钟,立刻进行急救。”
    躺在地上的周红下意识的屏住呼吸,眼含笑意地看着蔡玉萍。
    周围没有上手动作的其他女兵听到这个情况,嬉笑声更加明显,有人甚至小声的说道:
    “嘻嘻,要做那个动作了哟。”
    听到周围人的声音,蔡玉萍和周红不由自主的红了脸。
    赵学勇的眉头越皱越深,大声道:
    “现在只剩下1分30秒了。”
    蔡玉萍忍着心中的羞涩跪在“伤员”边上,犹豫了好几下之后终于缓缓垂下脑袋进行人工呼吸。
    简单的模拟了两下,然后她快速转换动作,进行心脏按压。
    按压15次之后松手,重新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此反复,直到赵学勇说急救成功。
    女兵们红了脸,一些人甚至扭过脑袋,不忍直视。
    赵学勇狠狠的按压了一下自己的太阳穴,高声道:
    “战场急救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容不得你们嘻嘻哈哈。
    真正的伤员不会这般平静的躺在地上任你们施救,他们肯定满身污垢,嘴里甚至还充斥着鲜血。
    如果现在都扭扭捏捏不敢下手,真正到了战场上,谁能指望你们?”
    女兵不约而同的垂下脑袋。
    赵学勇冷冷的哼了一声,重新指着地上的“伤员”说道:
    “这套急救动作的关键点有几个。
    第一,在按压心脏的时候必须找准位置,正确的位置是胸椎骨的末端,大概在双乳连线的中心;”
    女兵们的脸又红了起来,但是这次没有人别过脸去。
    “第二,按压的力度一定要到位,以胸骨下陷3.5~4.5厘米为宜,按压的时候双臂一定要伸直;
    第三,按压频率保持在每分钟80次左右,连续按压10~15次,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两次。
    将这套动作牢记于心,等到你们真正救回一个人的时候,就会明白白衣天使的厚重和伟大。”
    蔡玉萍、周红等女兵连连点头。
    赵学勇要求他们牢记要点,分小组练习。
    目前卫生队并不缺少药品,唯一紧缺的是有经验的救护人员。
    全旅8000多名官兵,只有赵学勇一个人能够进行手术,医生严重不足。
    赵学勇清楚战场的残酷,医生不足是个大问题,他必须早早的向旅长报告。
    心肺复苏动作熟悉之后,赵学勇带女兵们学习战场急救更重要,也是更直接的动作:
    止血!
    一直学习到太阳落山才结束,女兵们感觉自己收获很多,同时身体也有些疲惫。
    大家在夕阳下走回营房,不远处的靶场依旧传来噼里啪啦爆豆般的枪声。
    蔡玉萍按了按自己的肩窝,看着靶场的方向,道:
    “一天到晚打个没停,他们怎么受得了?”
    。
    “排长,怎么还不结束啊,太阳都快落山了。”
    田金水趁着压子弹的间隙揉了揉酸痛的肩窝,低声对身边的李定国说道:
    “明天如果仍是这么高的训练强度,我是真的受不了了,肩膀已经散架啦。
    以前看别人打枪只觉得帅气,今日轮到自己才发现打枪也不好玩啊,累死老子了。”
    “砰!”
    李定国射出枪膛里的最后一颗子弹,按压了一下酸痛的右臂,道:
    “别瞎叫唤,老子现在只是代理排长。
    听说一些地方部队上战场之前连枪都没有摸过,更别说像我们现在这般进行打靶训练了。
    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吧,好好练习一下枪法,不要等到上了战场才后悔,那时候可是得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
    明日有明日的训练内容,你以为每日都能打靶,子弹也是要钱的。”
    士兵们吃过晚饭后将会在班排长的带领下对一天的训练进行总结,要求士兵广泛发言,说一说心得体会以及提高训练成绩的想法。
    训练总结结束之后还要学习挖掘工事、构建掩体的理论。
    晚上学习理论知识,白天在教官的指挥下亲自动手。
    李定国感觉这一天的学习和训练已经超过了一个大中学生的学习量。
    莫长官的部队之所以能够成为模范部队,是因为他所指挥的部队在训练和学习上的花费是其他部队的数倍。
    在这样的高强度训练和学习中,士兵与军官收获良多,信心也逐渐提升。
    到战场上之后军官和士兵不至于慌乱无措,战斗力自然也就提升了。
    李定国在心里感谢这一套成熟的训练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