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咱家的底线是什么?”
夏桓追问着,“在宁家湾住那些年,刚开始大家都挺不错的, 后来咋慢慢的有些人就冷淡下去了呢?”
“因为啊,有的人太贪,贪得无厌。还又贪又懒又碎嘴。”
说起宁家湾的老乡亲, 夏佺也是无奈得很,“或许大家都穷的时候,彼此之间还看不出啥差别来。”
“但随着这几年日子越来越好过,加上包产到户后,有些好吃懒做还贪婪的人,慢慢就与人拉开差距了。”
“这差距一拉开啊,那就难免看着别人过上好日子就眼红……”
夏佺将其中道理掰开揉碎跟弟弟讲清楚,孩子也听得认真,还偶尔能发表下自己的意见。
“主要是他们日子过得困难却不自己想办法改善,却只想等着别人救济,这就令人没办法忍了。”
这是事实,自从袁老的杂交稻普及推广开来,炎国不那么缺粮后,就开始试点推行包产到户。
宁家坡村这边因为有夏佺姐弟在的原因,所以被当成了试点区。
自那以后,那些个别在集体劳动时悄悄偷奸耍滑的,就体现出来了。
“姐姐,我明白了, 像桂婶、传承叔和修云伯伯他们这些大多数勤劳的人家, 日子就越过越红火。”
“就连我们家和邱二叔家,日子也过得挺不错的,这就是因为脚踏实地勤劳能干,节约持家。”
“像邱大叔和翠芬婶他们这样,只想占便宜,不想干实事的,日子难过就理所应当了。对吧?”
“嗯,理解力不错。”
夏佺赞赏道,“所以,无论将来家里有多少家当,后辈子孙都必须养成勤劳习惯。”
“姐放心,我记住了。”
小家伙严肃道,“谁要不干活,我拿树枝抽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