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乱世小山贼 > 第七十六章 生意门道
    方龙在东门附近找了一家房子将就着安顿下来。

    他看着阿俊忙上忙下的身影,又想起了初到钦州府时的盈盈。那时候的自己刚刚脱离清风寨,对城里的生活一窍不通的,而且手头的银两也不多,幸好有盈盈,全是她一手张罗的。

    那时的她虽然很忙碌,但是那么快乐充实,方龙想起她的音形笑貌,不知不觉的想念起她来。

    虽然阿俊不如盈盈那么能干,但是还是把新买的房子摆设得整齐有序,还买了两个丫头,房子一下有了生气。

    “掌柜的,我不如老板娘那么能干,只好就这样子了。你看我们要开始点什么生意好呢?”阿俊自从和“苏佩玉”斗嘴过后,慢慢习惯话也多了起来。

    方龙白了他一眼:“这你就不懂了吧?生意说做就做的啊?起码要调查研究后才能决定做什么好。”他思索了一下,说道:“你我都不熟悉邕州府,不如这样吧,我明日约苏大哥过来,听听他的意见再作打算。”

    第二日下午,苏才华借口外出办事,避开知府的耳目,悄悄来到了方龙的住处。

    “苏大哥!”方龙一见他格外高兴。

    苏才华哪敢接受方龙叫他大哥,连忙说道:“大人,您这是折杀在下啊!”

    方龙大方地说道:“苏大哥,我是无官一身轻的平民百姓,反而你才是真正掌管一府兵马的总指挥使!今日起你就叫我方兄弟吧。”

    苏才华拗他不过,只得听他的便是了。

    “方……兄弟,你让我留意的事情,我多方打听了,我现在向您说说。你知道我不是经商的料,只怕调查的不多,让你失望了。”

    方龙让阿俊弄来一些酒菜,和苏才华边喝边聊起来。

    原来苏才华陪同何家宽前来邕州府走马上任,事情如方龙所料的八九不离十。

    何家宽进城后并没受到什么阻碍,当时城中虽然有些混乱,但是他命令苏才华带兵进城,抓了一批领头闹事的,然后再换了一批府衙之后,邕州府又恢复了往日的正常生活。而整个府兵已作为乌鸦般散去,也没有人敢挑战苏才华,管理权算是顺利交替了,只是朝庭依旧没有兵饷下发,而何家宽也不管不问的,从钦州府带来的银两差不多光了,士兵们个个都想回去了。

    至于在生意方面,苏才华就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了。他只知道邕州府最有钱的富豪算是北门唐家。还有,最为赚钱的有赌庄、妓院,和钦州府的业态差不多。

    方龙见他确实说不出什么来,安抚他说,银两即日就会运到,让他安抚好士兵们,过上三五日紧巴日子就行。他还告诉苏才华说盐场已经晒出了第一批盐,新的鱼苗又投放进鱼池了。←百度搜索→【←书の阅苏才华听罢,羡慕得不得了。如果是在钦州府,又能跟兄弟们一起庆贺了。

    两人喝到半夜,直致醉意上头,苏才华才依依不舍的回兵营去了。阿俊见方龙不胜酒力,扶他回房休息。方龙一把搂住他:“阿俊,幸好有你!”

    阿俊被他搂个结实,吓得心头狂跳不已。

    幸好方龙倒头便睡,没有什么更夸张的举动。

    半夜,一个瘦长的身影悄无声息的潜进了方龙的居所。那人身穿黑衣,轻车熟路的摸到方龙的房间之前,举起了右手。这时候,突然感觉脖子一冷,只见一把冰冷的长剑正好架在他的脖子之上!

    “东家,是我!”黑暗中来人惊慌地叫起来。

    “你是谁,有何企图?从实招来!”发话的是阿俊,手中持着的宝剑稍微发力,压迫着对方。

    “哎呀,阿俊是你啊,我是郑同!我是过来找东家的。”来人认出是阿俊的声音,终于松了口气,用手指小心翼翼地把脖子上的宝剑挪开。

    “你半夜三更的偷偷摸摸来干嘛?下次小心你脑袋搬家!”阿俊冷冷地说。他向来警惕性很强,加上被方龙那一搂搞得心烦意乱的很,根本就没有入睡。所以郑同一出现便被他发觉了。

    郑同低声说道:“我这是在按照东家的吩咐做事啊。往日这时东家还没就寝,我也没想到他今日喝醉了嘛。那我先行回去,明日再过来向东家汇报。”

    阿俊听罢,不悦地说道:“怎么,你不屑跟我多说几句话?”

    郑同连忙说没这回事。屋↘】

    “那好,你随便给我查探一个人。”

    次日,依然是夜里,方龙尚未作息,郑同悄悄进来汇报情况。原来方龙是让他带队摸排邕州城的情况。

    郑同便把这些日子得来的消息一一道来。

    按方龙的意思,风月场所、赌坊和钱庄不在摸查的范围之内。其余的情况为,全城共有米店九十六家,布店十九家,酒楼酒肆一百二十三家,大菜市场六座,书院三家,打铁铺两家、官盐摊点二十二个……郑同做事很认真,甚至连老友粉摊也摸排了,共有固定的七十八家,流动的摊店一百二十五处。

    方龙仔细地听着,时不时有赞赏之意。他问道:“你可听到什么消息?”

    “回东家,在下听到的是,这城里各行各业是赚钱的商号,其实都是唐家在后面掌管的。比如春风丝绸庄是卖布生意最好的,最大的大家旺米铺,还有最大的菜市场南门菜市,整座都归唐家所有。”郑同想了想,补充道:“但是有一个现象不同寻常,唐家之前一直没有开过酒楼酒庄的,现正却正在筹办一个大酒楼,离南门外半里地的江边临江楼,据说这将是全城最大最好的酒楼。”

    方龙点头说好:“这唐家可有什么后台不?”

    “回东家,小的没听说他们和官府过有任何关系,朝中既没有亲戚做高官,连邕州府的官职都没有。所有的产业都是唐家老爷唐德兴一手打拼出来的,他们与**也不沾边。而且听说他们和上一任知府的关系不大好,近期倒是和新来的知府有点亲近。”

    送走郑同,方龙让丫环准备一壶茶,拉上阿俊说是好好研究生意门道。阿俊满头雾水,自己哪懂什么经商之事?

    方龙寻思这唐家和上任知府没有交情,那么定是靠实力打拼出来的。而且他们所经营的都是正当行业,也并无暴利之业,证明此人走的并不是歪门邪道,而是实打实的经商之人。

    最为奇怪的是之前一直没有插水餐饮界的,现在怎么突然要办起酒楼了?

    方龙不由得想起了以前和盈盈探讨做肉干生意、考虑如何运作江湾仙景等等,都是她主意多多,启发了自己。他见阿俊不吭声,懊恼地说道:“你啊,都不说说话的,要是盈盈在就好啦!”

    阿俊委屈地说:“掌柜的,我又不会经商,哪象夫人那样,她从小就帮罗会长打理生意?”

    “不会就学啊,谁天生就会啦?”方龙没好气地说。

    “我在跟你学啊!我就奇怪你为什么总是针对唐家?”阿俊一头雾水。

    “我不是针对唐家,而是唐家之所以成功,必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向成功的人取经,是一种成功的捷径。”方龙正色地说道。

    “噢,那他们搞酒楼,你就干脆直接跟他学,也搞酒楼啊!”阿俊堵气地说。

    方龙一拍大腿,欣喜地说道:“对哦,搞酒楼!”

    这回轮到阿俊吃惊了:“你……不会真的去搞酒楼吧?”

    方龙认真地回答:“是啊!”

    他在想,这个阿俊是木了一点,但说出来的话总是带有点建设性的嘛。他说的挺在理,反正唐家看好的行业,并不会错的。既然知道对方在搞酒楼,那就足于说明这个行业有机会的。

    邕州城东郊的青秀山风景秀丽,绿树成荫,繁似锦,加上附近的青山寺香火鼎盛,所以文人仕子、大家闺秀、平民百姓都蜂拥而来,络绎不绝的。

    李东健陪着何惜君在林荫下漫步,时不时体贴地挽着她的手,显得自然而不轻浮,温柔而不失斯文。

    何惜君向来多愁善感,哪曾尝试过男子如此温柔体贴,不由得一阵感动。

    “李公子,你现下既对小女子如此的关心,为何当初……象对灾星一样避之不急?”何惜君幽幽地叹道。

    “惜君妹妹,这全是一场误会啊!”李东健满脸真诚地对着何惜君辩解:“我对君妹那是一直的真心真意的。只是我在邕州求学,我回去为你庆祝生辰之时,家父却说君妹喜欢上了方记的老板,才对我避而不见。”

    何惜君明白他说的事,不由得想到了方龙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家伙。她低声说道:“当时我被贼兵绑架,家兄才不得已找借口,说小女子不见公子的。”

    李东健轻轻捧起她的玉手,情真意切地说道:“真想不到君妹你吃了这么多的苦,真是委屈君妹了。幸好你保得清白,否则东健必定会内疚一辈子啊!”

    何惜君哪受得了这种温情,回想到他退婚之后的种种风言风语,自己受的种种委屈,转身使劲地抱着李冬健,放声痛哭起来!

    李东健轻抚她的后背,轻声细语地说:“君妹妹别哭了,东健愿用此生来弥补之前的过错。”

    何惜君哭得更大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