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问到别人一脑袋黑线,自己再一讲,豁然开朗。
这样才有装逼的成就感。
看着自家娘子眉毛都快打结了,秦渊心想时机已经成熟,这才开口解释了起来:
“上古时期,因为人口有限,各部落其实相对独立,在各自的领地内发展互不干涉。”
“可是,当农业种植技术发展之后,人口开始暴增,问题也就来了。”
“注意哈,这个必考……呃,不是,以后也会用到!”
“种植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对社会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
秦渊下意识敲黑板,划了重点,又继续说道:
“言归正传。”
“当各部落的人口暴涨之后,为了养活这多出来地人口,各部落自然而然地就需要拓荒更多的土地,种出更多的粮食。”
“于是乎,土地开拓的越来越多之后,原本井水不犯河水的部落们,各自的领地在不知不觉间,就已经撞到了一起。”
“而后,肯定就会有矛盾和争斗。”
“最后,在利益的驱动下联合成了不同立场的部落联盟。”
“于是就有了著名的黄帝与蚩尤的‘涿鹿之战’。”
听到这里,燕姣然不禁有些出神。
涿鹿之战,从根源上讲竟是因为种植技术的进步?
她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心中大为惊奇,可仔细一想,好像还真有道理。
人少的时候,资源充沛,不需要跟别的部落接触也能过得很好。
人多了之后,就和别的部落有了纷扰。
似乎跟前面讲过的藩王问题,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燕姣然恨不能将秦渊讲的每个字都记在心里。
只听秦渊又继续说道:
“逐鹿之战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部落联盟的形势,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自然而然地就组织更为复杂的社会结构,也就是王朝。”
燕姣然听得有些懵,把肚子里的疑问说了出来:
“既然部落联盟逐步发展成了王朝。”
“那为什么不是逐鹿之战的胜者,三皇五帝之首黄帝建立,而说是大禹建立的呢?”
秦渊笑了笑,“答案很简单,就是因为生产力发展了。”
燕姣然不解道:“生产力?什么是生产力?”
秦渊解释道:“生产力啊?娘子,你就当作是种粮食的能力就好了。”
“根据史书可以推算,在夏王朝建立的前后,生产力水平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使得夏王朝有能力供养大量不用生产的食利阶层。”
生产力?种植粮食的能力?
燕姣然微微有些愣神。
她自认也是认真学习,跟着很多名师学过经史子集的。
这些年也批阅了不少科举考生的文章。
这个说法真的是从来都不曾见过。
这很秦渊。
一如当初的试卷,让人眼前一亮。
真不愧是朕的狗男人呐,必须给你弄进宫了!
不然七天上一次课,朕哪忍得住呢?
学习的滋味针不戳。
朕要榨干你,一滴不剩,如狼似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