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笑容就凝固了。
要不是藏在堆积如山的公文里,怕不是脸都丢没了。
一聊到这些问题。
秦渊身上的懒散一扫空,整个人的气势陡然一变,变得凌厉起来。
“微臣斗胆请教下,陛下平时是怎么封赏小吏的呢?”
“呃……”燕姣然不明白秦渊的意思,回答道:“朕自然是直接封赏整个衙门,再由知府去分配。”
秦渊又问道:“那陛下,知府一般是怎么分配朝廷的悬赏呢?”
这燕姣然哪知道?
但并不妨碍她根据自己的认知和理解,给出一个猜测。
“想来是根据平日里的功劳还有地位来发的吧?功劳大的多发点,功劳小的少发点。”
秦渊点点头,又问道:“那如果小吏们对分配不满意,会不会有牢骚?”
燕姣然也展颜一笑:“便是有不满,那也会藏在心底,谁会说出来呢?”
秦渊又问道:“那陛下以为,小吏们对于分配不满的话,会怨恨谁呢?”
燕姣然不假思索回答道:“那当然是知府咯,毕竟是他发的钱,又不是朕发的。”
闻言,慕容嫣然若有所思,仿佛想到了什么。
燕姣然放下笔,疑问道:“秦渊,你这跟解决供养宗室地问题有什么关系?”
秦渊笑了笑,“当然有关系了!”
“微臣写过一本叫《管理学》的书。”
管理学?
这书在哪儿?
莫不是被陈无咎和魏无音私藏了?
朕可得下道旨意去讨回来!
念及此,又将注意力放在了秦渊的身上。
“书里把给人的钱财分为两类。”
“一类是像俸禄之类定时发的钱,称为基本工资。”
“这基本工资呢,是每个月固定获取,大家都有的,会让人以为是理所应得的东西。”
“即便是发多了,人们也不会‘满意’,可是一旦发少了,就会十分不满,甚至滋生怨念!”
“所以呢,为了更好的管理,基础工资的标准就得往低了定,越低越好。”
呃……
燕姣然有些呆滞,这是什么主意?
不够小吏生活怎么办?
好在,嘴替慕容嫣然替她问了。
“等……等会!”
“秦大人,你把这个基本工资往低了发,那要是不够小吏生活怎么办?”
秦渊淡淡一笑:“这还不简单。”
“这时候,自然就要靠打赏了,也就是赏钱了,不妨称之为绩效。”
“绩效呢,属于激励因子,是一笔横财。”
“主要是用来考核人们的工作情况。”
“比如说,干得多,干得好,就多发点;干得差就少发点。”
“什么时候获得绩效,数额多少,都是随机的,很不稳定。”
“对于小吏而言,一旦获得了绩效,不仅会产生战胜他人的愉悦感和巨大的心里满足感。”
“还会促使他们上瘾,使得他们更加努力,未来继续保持并变得更好,从而避免失去当前的一切地位。”
燕姣然若有所悟。
这就跟赈灾一样,朝廷免费施粥赠粮。
灾民们只会觉得这是他们应得的。
一旦粥变稀了,领到的粮食变少了,灾民们立即就会发牢骚,甚至闹事。
可要是一开始就把标准定得很低。
大家虽然嘴上骂骂咧咧,该吃还得吃。
这时候再推出以工代赈,只要干活,就好吃好喝地供着。
再从中挑选出一些干活积极的人作为典范。
效果立竿见影,立即就不一样了。
燕姣然总算是理解,秦渊为什么要这么做了。
原来秦渊的那些乱七八糟的措施背后,潜藏的竟然是这样深刻的道理!
难怪他能在短时间内就将民心全都聚拢起来。
慕容嫣然此刻也是眉头紧锁,陷入深思。
这一番话极有道理,简直就是直指问题的本质。
管理学?
这世上还有这样的学问?
她自幼读书,勉强也有几分墨水。
但这门学问,着实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很显然,就是眼前这人独创的。
她总算是明白,为什么秦渊这般善于谋划人心了。
基本工资和绩效么?
朕学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