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明:皇上,秦王带着太子造反了 > 第225章 朱樉:有你,真是我的‘福气’啊
    随着春闱的开始,朝廷上下忙碌了起来。
    但许多人的心思,明显不在这上面。
    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这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
    崇文殿。
    诚意侯刘伯温求见。
    “臣刘伯温参见陛下!”
    “平身!”
    朱标道。
    “诚意侯来此,是为了摊丁入亩和士绅一体纳粮之事来的?”
    朱标看着刘伯温,浅浅喝了一口茶,笑问。
    “臣惭愧!”刘伯温低下了头。
    现在朝堂之上,几乎是清一色的反对之声。
    现在的他,是文臣之首,有些事,不是他不想做,就能不做的。
    “诚意侯啊,那你觉得,朕这么做,是对还是不对呢?”朱标问道。
    “圣明无过陛下。”
    “陛下这么做,自然有陛下的道理。”
    刘伯温说道,他这话说了和没说没有区别。
    他老了,没有几年可活了,再加上朱标已经登基,他又有了辞官的想法。
    闻言,朱标轻轻一笑。
    “诚意侯,那份计划书,你是看过的。”
    “朕虽然取消了他们的特权,但会涨他们的俸禄。”
    “此外,朕还打算在京城修建一些房子,给在京的官员居住,如此,也能帮他们省下一笔花销。”
    朱标现在看着这些人闹,就是想看看他们能闹到什么程度。
    如今的他,手里掌握着兵权,谁也不怕。
    再加上,朱樉他们几个都没有离开,他就更不怕了。
    大不了关门放老二。
    “陛下圣明!”刘伯温道。
    “若诚意侯没有别的事,就先退下吧!”
    朱标道。
    “臣告退!”
    刘伯温离开了。
    他也意识到,朱标考虑的比较长远。
    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的好处,他当然也知道。
    但他不敢提出来,不然,自己必然要被读书人骂死。
    在刘伯温离开之后,朱标沉思许久。
    随后便让人去请朱樉。
    “大哥。”
    良久之后,朱樉来了。
    “老二,京城改造的图纸画好了没有?”
    朱标问道。
    “我去,你把我当什么了,我不仅要帮你带孩子,还要帮你做事,你干脆累死我得了。”
    朱樉还以为来这里能趁机休息一下呢,没想到一来就是问这事,使唤人也没这么使唤的啊!
    地主家的驴也要休息的。
    他这段时间,可是一直忙到深夜的。
    朱标也知道,自己有点急了。
    当下起身给朱樉到上茶,说起好话。
    “二弟啊,大哥知道你这段时间累,可大哥也不容易啊,你得帮哥啊!”
    “春耕结束之后,京城改造就可以开始了。”
    “留给咱们的时间,不多了。”
    “这样,我让工部的人,都去帮你。”
    朱标说道。
    看着朱标有些疲惫的神色,朱樉放下手里的茶,叹了口气。
    “唉,有你,真是我的‘福气’啊!”
    在福气这两个字上,朱樉语气加重。
    朱标装作什么也没听出来,他笑道:“有你,也是我的福气。”
    朱樉翻着白眼,一阵无语。
    朱标笑呵呵的,他知道朱樉还会帮他。
    接着,就摊丁入亩和士绅一体纳粮,两人又详细商量了一番。
    “我是真没想到,你这次的动作会这么大。”朱樉道。
    “迟早都要这么干的嘛!”
    “按照计划,以后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这些政策,当然是越早施行越好。”
    “土豆,玉米,红薯,今年就要向北方推广。”
    “越早施行摊丁入亩,百姓的日子才能好过。”
    “不然,便宜全都让那些地主占去了。”
    对于这番话,朱樉很是认同。
    若是遇到有良心的地主,佃户们还能过的好一点,可若遇到那种为恶的地主,佃户们一年交的租子,比交的税还多。
    “摊丁入亩,一定要将标准定好,多大是一亩地,不然,肯定会有人利用大小亩之分钻空子。”
    朱樉叮嘱。
    “这是自然。”朱标点点头。
    接着,他就在朱樉的旁边坐下。
    “推行完摊丁入亩,还得对军队进行改革。”
    “就你以前说的卫所腐败,我暗中也调查出了一些。”
    “基本上都是在内地,没有战事的地方。”
    “他们安逸的有些久了。”
    “边境的卫所,还好。”
    “不过也长久不了。”
    “时间长了,战斗力下滑是必然的,现在内地太平地方的卫所战力,比边境卫所的战力,已经有所下降。”
    “士兵们都放下了手中的武器,拿起了锄头,疏于训练。”
    “数十年或者上百年后,若有战事,还怎么打?”
    朱标揉着脑袋,有些愁。
    他也不是说老朱定下的政策不好,因为建立卫所屯田,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只不过后患太大。
    在朱樉指出来之前,他也没有发现。
    “所以,建设常备军团,是必须要做的。”
    “不过话说回来,一百多万士兵脱产,大明还养不起。”
    朱樉附和道。
    “现在就等土豆,红薯,玉米这些推广开,粮食增产之后,就可以养得起更多脱产士兵了。”
    朱樉又道。
    现在大明的脱产士兵,也就是常备军团,只有京营。
    他们不用种地,只需训练就好,所以是大明的精锐。
    若卫所士兵也不用种地,只需训练,同样是不弱于京营的精锐。
    “当然,还是要有足够的钱来发军饷。”
    “光给粮食是不行的。”
    朱樉补充道。
    “我明白。”朱标点点头。
    “所以这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我得赶紧推广开。”
    看着朱标一副为钱发愁的样子,朱樉想了想,又道:“我再教你一个省钱的方法。”
    听到这话,朱标眼中闪过一抹金光。
    不枉他费了这么多口水,可算是又能薅一点羊毛了。
    “什么,快说。”
    “火耗归公。”朱樉伸出四个手指,说道。
    “何为火耗归公?”朱标问道。
    “许多地方官员都会以损耗为由增加摊派,趁机贪污。”
    “所以,由朝廷统一损耗比例来征税。”
    “打击地方官随意增加摊派的行为。”
    “当然,随着以后交通便利起来,损耗会变得极少,乃至没有损耗。”
    “到时候,就可以取消火耗归公。”
    “任何制度政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适合当前的,才是最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