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明:皇上,秦王带着太子造反了 > 第178章 今日,起兵勤王
    凤阳。
    如今的凤阳,气氛和平日里大不一样,给人一种战事即将到来的感觉。
    这一切,知府刘维自然能感觉到。
    他不由的看向朱宅的方向,心里想着:“这位殿下终于是忍不住了吗?”
    他很早就收到了太子的命令,朱樉要做什么,配合就是了,不要管,不要问。
    当时他就觉察到了不对劲,但他是个聪明人,太子殿下怎么说,他就怎么做,只要跟着太子走,事后肯定会有自己的功劳。
    朱宅。
    “少爷,有情报传来。”
    刘宝递过去一份情报。
    朱樉接过看了看,心里有了数。
    情报上是胡惟庸等人造反的一些布置细节。
    “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朱樉说道。
    “是。”
    数天之后,军营之中。
    朱樉的面前,站着密密麻麻的将士,他们一个个都看向台上的朱樉,眼神中充满了不解。
    他们也许听说过朱樉的名字,但没有见过,所以不认识。
    因为他们来凤阳驻守,是因为朝廷的调令,具体是什么原因,他们并不知道。
    他们只是普通士卒,不需要知道太多。
    有些事情,将军知道就可以了。
    他们也很好奇,这个年轻人是谁?
    为什么能站在他们的将军的身前?
    “我。”这时,朱樉开口了,手里拿着一个铁皮喇叭。
    声音传出去很远。
    一众士卒们纷纷竖起了耳朵。
    “叫朱樉。”
    此言一出,下方一片哗然之声。
    当兵的,你可以没见过朱樉,但你不能没听说过这个名字。
    因为他曾率一万多的骑兵,突袭北元大本营,活捉了北元皇帝。
    看着将士们的反应,朱樉脸上没有多大的变化。
    以前的那些荣誉,已经跟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了。
    “太子殿下传来消息,朝中出了奸臣,要造反。”
    “我朱樉虽已不再是秦王,但也不能看着奸臣祸乱天下。”
    “所以,今日,起兵勤王。”
    “你们,可愿随我一起,进京,除奸佞,肃清朝纲?”
    朱樉大声问道。
    “愿追随秦王殿下,除奸佞,肃清朝纲!”
    忽然,一道声音响了起来。
    是一名将领,正半跪在地,抱拳说。
    有了第一个人,就会有第二个人。
    随后,一众将领,纷纷表示愿意追随朱樉,起兵勤王。
    将领都表态了,士卒们自然也没什么选择。
    齐声大喊:
    “愿追随秦王殿下,除奸佞,肃清朝纲!”
    “愿追随秦王殿下,除奸佞,肃清朝纲!”
    见此,朱樉心中满意。
    “好,诸位,都是我大明的忠臣良将。”
    “传我命令,明日三更做饭,五更出发!”
    “是。”
    回到宅子,朱樉的精神有些亢奋。
    他终于等到了。
    他早早的休息,二更的时候,便已经起床。
    徐妙云取来他的盔甲,帮忙穿戴好。
    “夫君。”
    朱樉看着自家媳妇的眼睛,将其搂入怀中。
    “等我!”
    徐妙云轻轻嗯了一声。
    随后,朱樉松开媳妇儿,走出了房间。
    刘宝早已等候在外面。
    “少爷,马已经备好。”
    “嗯。”朱樉点了点头。
    走出了宅子。
    白马早已经牵了出来,旁边的下人手里还拿着朱樉的长枪。
    “刘宝。”
    “少爷。”
    “我离开后,家里的事,多上点心。”朱樉道。
    “是,少爷。”刘宝道。
    闻言,朱樉翻身上马,接过长枪。
    伴随着一阵“国的噶,国的噶”的马蹄声,朱樉消失在了夜色中。
    刘宝正准备转身回去,看到身后的人后,吓了一跳。
    “娘娘!”
    “少爷走了?”马皇后道。
    “走了。”刘宝回答。
    “我知道了。”马皇后心里叹了口气,没再多说什么。
    ——
    京城。
    文武百官也是早早的开始准备。
    因为今日,正是船队回京的日子。
    乾清宫。
    老朱在老太监的伺候下,穿好衣服。
    “太子准备好了没有?”
    老朱问道。
    “回陛下,太子殿下已经在外面等候了。”
    老太监道。
    “那你怎么不告诉我?”老朱有些生气。
    “太子殿下说了,不想打扰陛下休息。”老太监道。
    “哼!”老朱轻哼一声,也没有再追究。
    “让他进来吧!”
    “是。”
    很快,朱标走了进来。
    “儿臣参见父皇。”
    朱标行礼。
    “标儿啊!”
    “待会儿啊,咱们一块走!”看到朱标,老朱笑道。
    “是,父皇。”
    不多时,父子二人离开了乾清宫。
    乘坐同一驾龙撵出了宫。
    文武百官紧随其后。
    码头。
    这里早已布置好。
    大红的地毯铺的长长的。
    周边聚集了不少百姓,探着头都想看看这大场面。
    老朱爱民,是不可能驱赶百姓的,胡惟庸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没有驱赶。
    当然,这也是为了方便浑水摸鱼。
    今日,皇帝率文武百官出行,声势浩大。
    穿过京城的街道,直直来到了码头。
    沿途的百姓,脸上充满了兴奋。
    皇帝出行,这可是极为难见的啊!
    古代的皇帝,在百姓的心中,充满了神秘感。
    若有机会能一睹圣颜的话,他们能吹上几代人。
    “陛下驾到!”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周围的人群,齐刷刷的跪了下去,同时喊道。
    老朱笑着看着百姓们,开口道:“平身!”
    “谢陛下!”
    接着,老朱走上红毯,朱标跟在身侧。
    文武百官走在红毯两侧。
    天子御道,他们可没有资格走。
    胡惟庸看着前方的老朱和朱标,眼神中闪过一抹阴狠。
    而在周围的人群当中,也有不少不怀好意的目光。
    “惟庸啊!”这时,老朱叫道。
    “陛下!”胡惟庸立马堆上笑脸,弯着腰走上前。
    “惟庸啊,做的不错。”
    “咱很满意。”老朱拍着胡惟庸的肩膀,笑道。
    “臣并没有做什么,一切都是承蒙陛下洪福。”胡惟庸脱口而出。
    这些话,他早就烂熟于心。
    闻言,老朱不可避免的有点小得意。
    “哈哈,惟庸啊,你过于自谦了。”
    胡惟庸笑了笑,也不解释。
    “船队还有多久才能到?”老朱问道。
    “还有一个时辰左右。”胡惟庸回答。
    “那咱就等一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