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明:皇上,秦王带着太子造反了 > 第86章 俞家兄弟:俞通源,俞通渊
    砰!
    绚丽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组成一副火树银花。
    几个弟弟妹妹激动的拍手鼓掌。
    朱樉看着这一幕,嘴角扬起。
    这才应该是一个孩子的童年,而不是用那红墙黄瓦,将他们的童年与世界隔离。
    很快,烟花绽放完毕,朱樉朝众人笑道:“好了,都回去休息吧!”
    这些孩子都很容易满足,听到朱樉的话后便乖乖的回去了。
    ——
    过年期间,百官虽有年假,但有些人情往来还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想待在家里过清闲日子是不可能的。
    南安侯府。
    俞通源作为大明水师主帅,随着天下大定,他们水师的作用也没那么大了,连跟着他这个南安侯的地位也跟着下降了。
    至正十五年,他老爹俞廷玉带着他们三兄弟率领巢湖水军投奔了老朱,随后立下了不少的战功。
    不过他老爹俞廷玉和大哥俞通海在开国之前就战死或重伤而死。
    他这个南安侯也算是承了他父兄的余荫。
    现在的他,就是整个俞家的顶梁柱,他不能看着俞家慢慢没落。
    所以就趁着这段时间走走关系,看看能不能跟随南征大军,去捞点军功。
    俞通源满身酒气的回到家中,却发现今日家中的氛围有些怪异。
    他心中疑惑,朝着正厅走去。
    路上也没有见到下人,就更让他疑惑了。
    来到正厅,俞通源就见到正厅中央站着一个年轻人,背负双手,身姿挺拔,看着墙上挂着的一副前宋时期的画。
    年轻人穿的只是常服,他一时之间也没认出来。
    不过就在这时,那年轻人转过了身。
    俞通源瞳孔骤然紧缩,像是看到鬼一样,酒也清醒了不少。
    他连忙跪了下来。
    “臣,俞通源参见秦王殿下!”
    “南安侯,请起!”朱樉看着俞通源,开口道。
    “谢秦王殿下!”俞通源摇摇晃晃的起来。
    见此,朱樉眉头微皱。
    “不知秦王殿下此次前来,所为何事?”俞通源道。
    “不急,南安侯先醒醒酒再说。”
    “来人。”朱樉摇摇头,然后看向门外。
    “殿下!”一个锦衣卫出现。
    “去,让俞家人给南安侯弄一碗醒酒汤来!”
    “遵命!”锦衣卫抱拳离去。
    他这次来找俞通源,说的事算是秘密,所以让俞家人都待在了后院。
    “殿下,见笑了!”俞通源不好意思的说道。
    早知秦王殿下会来,他今什么也不会喝酒。
    “无妨,先喝杯茶,缓一缓!”朱樉将俞家人给自己倒得茶推到俞通源面前。
    “谢殿下!”俞通源端起茶,一饮而尽。
    时间不长,前面离去的锦衣卫端着一碗醒酒汤回来。
    “殿下,醒酒汤好了。”
    “给南安侯!”
    “是!”
    “南安侯,请!”
    南安侯端起醒酒汤喝完,又休息了一会儿,终于酒醒的差不多了。
    朱樉看了看他的状态,这才开口:“南安侯,我要水师出海!”
    “此事父皇已经同意,太子也知道。”
    说着,朱樉将老朱的圣旨拿出来给俞通源看了看。
    调动水师是大事,他不可能胡来。
    俞通源接过圣旨,仔细看了看,随后认真的看着朱樉。
    “请殿下吩咐!”
    他本以为自己已经没机会再立功了,没想到陛下没有忘记自己。
    “我需要你率一部分水师出海去当海盗。”朱樉直言。
    俞通源听到这段,愣了一下。
    朱樉耐心解释,俞通源总算明白了自己的任务。
    不过一想到自己是水师主帅,不能随意动,否则会被有心人注意到。
    于是便说:“殿下,臣身为水师主帅,不能随意离开,不过臣的弟弟,倒可以胜任。”
    “他现在还年轻,敢打敢拼,当了海盗,也有拼劲,臣老了,没有年轻时的那股子冲劲了。”
    俞通源想了想,还是决定将自己的弟弟推举出来。
    “你弟弟,是俞通渊吧?”朱樉问道。
    “回殿下,是的。”俞通源道。
    “那行,叫来我看看。”朱樉说道。
    年轻人敢打敢拼,再说了当海盗,本就需要这股子冲劲,若是瞻前顾后,当什么海盗啊!
    “是!”
    不多时,俞通源带来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殿下,这就是臣的弟弟。”
    “俞通渊,参见秦王殿下!”年轻人单膝跪地,恭敬道。
    “你就是俞通渊?”朱樉打量了一番对方,道。
    “回殿下,正是!”俞通渊道。
    “不错,有大将风范!”朱樉点点头。
    历史上的俞通渊是在建文元年(1399年),随大军征伐朱老四,战死于白沟河之战。
    “南安侯,和你弟弟说说吧!”朱樉又看向俞通源。
    “是。”
    接着,俞通源又将朱樉前面和他说过的话,大概说了一遍。
    俞通渊听明白了,他看向朱樉,后者开口问道:“让你出海当海盗,你可愿意?”
    “为大明赴汤蹈火,臣在所不辞!”俞通渊语气坚定。
    “好,不愧是河间郡公(俞廷玉追封的封号)之后。”朱樉赞赏道。
    紧接着,朱樉就着重交代了一下出海之后怎么做。
    “臣,定不辱使命!”
    “南安侯,出海的人选,你亲自挑选,最后交给本王,本王会上呈父皇。”
    “至于武器装备,本王也会为你们准备好。”
    “但你们要记住,这件事必须要保密,切记,不能让朝中的文官知道。”
    说到最后,朱樉还不忘告诫。
    “臣,必守口如瓶。”
    “本王相信你们。”朱樉点点头。
    随后声音舒缓:“本王深知水师将士们的不易,此次出海,也算是为水师将士们谋点福利。”
    “海外遍地是黄金,不管是倭寇,还是海盗,老巢中都有不少的财物。”
    “不过本王要告诉你们,海外获得的财物,你们可以留下一半,剩下的一半,需要上交朝廷。”
    “不可私吞。”
    “须知,知足常乐!”
    告诫完,朱樉也说了出海的好处。
    听到这话,俞家兄弟相视一眼,皆是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兴奋。
    “臣定当谨记!”
    “好了,本王就先走了,南安侯,你尽早安排好水师。”
    “遵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