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明:皇上,秦王带着太子造反了 > 第61章 宋濂:秦王是要颠覆儒家的根基吗
    大本堂。
    “宋先生,作息和休沐制度咱们商量好了,那接下来,咱们是不是该商量一下教学内容了?”朱樉认真的看着宋濂。
    后者微微一愣,心中顿时涌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这段时间朱樉在朝堂上的所作所为,让他有点看不透这位学生。
    他定了定神,缓缓开口:“殿下请讲!”
    “我想让先生暂停教授四书五经。”朱樉深吸一口气,盯着宋濂。
    他知道这句话可能会让宋濂承受不住,毕竟宋濂乃当世大儒,差不多一辈子都贡献给了儒家。
    让他忽然放弃教授儒家学说,这比杀了他还难受。
    “殿,殿下!”宋濂双眸猛地睁大,死死的盯着朱樉,此刻的他,已经顾不上什么君臣之仪了。
    他很清楚不教授皇子们四书五经会是什么后果。
    一旦传出去,天下士子一片哗然,不可避免的会对儒家产生质疑。
    毕竟,连皇室都不学儒家的学说了,那我们还学这些有啥用?
    科举吗?
    没看到现在连下九流的算学都加入科举了吗?
    指不定什么时候儒家学说就会从科举中取消。
    我等读书人还读什么圣贤书?
    越是聪明的人越会联想。
    这个时代的童生、秀才、举人他们不是聪明人吗?
    当然是!
    所以,一旦舆论发酵,儒家的读书人们,必然会进行剧烈反扑。
    而作为始作俑者的秦王,也会被天下读书人口诛笔伐。
    因为,这是在颠覆儒家的根基啊!
    “你可知,你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宋濂看着朱樉的眼睛。
    “先生是不是想多了?”朱樉忽然笑了出来。
    “我的弟弟们,以后都是藩王,领军打仗,治理封地,都是他们必须会的。”
    朱樉当然不会告诉宋濂他的目的是改革教育,颠覆如今的教育体系。
    他还没有做好准备,毕竟,儒家的背后,还有两座大山,孔圣后人和朱熹后人这两个大家族。
    不能一次性将他们打落神坛,朱樉就不会动手。
    他要的是一击必杀!
    听到朱樉的话,宋濂松了口气,只要不是挖儒家的根就好!
    “殿下,治理封地,自然是要用到儒家学说的,不让几位殿下学习儒家经典,又怎么治理封地?”
    “宋先生,难道治理封地,就必须用儒家学说?”朱樉反问。
    “难道不是吗?”宋濂愣了一下。
    朱樉笑了下,缓缓开口:
    “一千多年前的文景之治可没有用儒家学说,当时的文帝与景帝主张的可都是黄老学说的无为而治。”
    “现在,先生是否还觉得,治理天下,必须用儒家学说?”
    朱樉笑着看着宋濂,言语之间还是有所收敛的。
    不然他直接说儒学是误国学说的话,他的这位授业恩师,恐怕会直接嘎了。
    “这…”宋濂无法否认朱樉所说的事实。
    文景二帝可是许多读书人心目中的圣明君主,他宋濂,可不敢去否认文景二帝的功绩。
    不然,遗臭万年都是轻的。
    “既然宋先生也认同学生的观点,那本王的弟弟不学四书五经也是可以的。”
    “事实上,帝王之道,治理天下的学问全在史书里写的明明白白,只要认真研读史书,并加以实践,未必不能治理好天下。”
    “教授本王的弟弟学习历史,学习治理天下,那再治理封地,岂不轻而易举?”
    朱樉又道。
    “殿下,慎言,治理天下之学问,岂是藩王能学?”宋濂吓了一跳,连忙说道。
    此言当真是大逆不道,帝王之道,治理天下,只有储君和帝王才可学,藩王没有资格。
    闻言,朱樉看向身边的朱标,笑问:“老大,你觉得呢?”
    “唐太宗有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孤觉得,皇弟们学学历史,没什么不好。”朱标回答的很自信。
    他不会认为自己的弟弟们学会了帝王之术就是自己的威胁,他也有信心压服弟弟们。
    因为,弟弟就是弟弟!
    嗯…老二这个异类不算。
    “这…”宋濂看了看朱标,叹了口气。
    人家太子都不担心,自己搁这儿操什么心!
    外面偷听的老朱听到朱标此言,心中一阵欣慰。
    “标儿是个好孩子,也是个好大哥,更是个合格的太子。”
    “这般自信的风范倒是像咱!”
    老朱也不担心他的其他儿子以后会造朱标的反,且不说朱标自身的能力有多强,光是朱樉毫无保留的站在朱标身边,朱标的皇位就稳如泰山。
    不过老朱心里总有一种预感,自己以后会因为朱樉当太上皇。
    大本堂内。
    宋濂再次看向朱樉:“老臣同意殿下所言,但总不能一点儒学都不学吧?”
    “尤其是君臣有别,臣子之礼等规矩。”
    “宋先生,你也教授过本王,自是知道,本王对那些繁文缛节最不喜欢。”朱樉道。
    宋濂点点头,如果说朱标是个君子,那朱樉就是混世魔王。
    更何况,朱标本来就是君子。
    “所以,在本王看来,懂仁、义、礼、智、信,懂人伦纲常,有道德观就足够了,规矩学的太多,反而束缚思想,思维变得固化,失去了少年人该有的张扬。”
    “人生在世,当肆意洒脱,不然,岂不白来人间一趟。”
    朱樉笑道,一股少年身上该有的热血洒脱油然而生。
    一旁的朱标被感染到,心中燃起一股热血。
    曾几何时,他也是个少年郎。
    可他是嫡长子,一出生就是要继承家业的,自然不能像其他弟弟一样。
    从他懂事起,少年的洒脱,被他压制了下去,他被迫变得成熟。
    他羡慕朱樉的肆意洒脱,也想像一个普通少年郎一样,看一场雪,追一个梦!
    宋濂被朱樉的最后一句话震撼到,不由回想起了自己年少之时。
    为求学,寒冰腊月借书回来抄,整个人都冻成狗了,只因自己当时的梦想便是成为一代大儒。
    “少年人的天性,不应该被束缚!”
    “我朱家,也有能力让我朱家的子弟,当一个真正的少年郎!”
    ……
    ……
    ps.感谢爱吃坚果酥的凤虎威、道即我即是道送的灵感胶囊,沐浴中的阳、徐天龙?、用户10955387、用户35488609、华都的谢慧兰、爱吃多味鱼的姜施主、一丝犹豫的陆逸真、爱吃娃娃蛋糕的董副、用户33905455、用户28935182道即我即是道蝉鸣送的催更符、刀片、奶茶、点赞、情书等礼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