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 大明第一武夫 > 第425章 李过率领义军归顺

贺珍领总兵衔,出任左翼参将。

党守素领总兵衔,出任右翼参将。

张同蔽出任武卫军监军使1职。

武卫军整编之后,即刻开赴襄阳,参与援助襄阳之战。

李来亨出任重庆守备营守备,领总兵衔。

马腾云、塔天宝、谭文3人为副将,节制两万人马,移驻奉节城。

王光兴出任荆州府守备营守备,领总兵衔。

谭旨、谭弘、李可明3人为副将,统兵1万镇守荆州府。

其余义军人马,就地解散,编入周边各县户籍,就地安置。

至于武卫军,重庆守备营,荆州守备营6万兵马的粮饷器械。

由平海军水师营,船只运输到巫山码头,各营人马前往巫山接收。

所有义军的家眷,统1迁往武昌府安置。

其中包括李自成的遗孀高夫人,也将被封为诰命顺国夫人,享受正1品诰命。

前往武昌府荣养,并将授予顺国夫人宅邸。

授予兵权,以家人为人质,这是朱云飞的底线。

要么放弃兵权,封赏虚职官位,前往南京朝廷荣养。

对于李过、高1功这些打了半辈子仗的军人来说。

死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

但失去兵权,那就真的永无出头之日了。

如今朝廷失去半壁江山,拥有领兵权,未来还有大把的建功立业的机会。

要知道,李过也不过4十5岁的年龄,正是壮年之龄。

像高1功,袁宗第,党守素这些人,年龄也不过4十岁上下。

刀头舔血几十年,带兵打仗,也早就成为他们生活的习惯。

真要让他们退隐,他们还真的无法习惯。

大顺军接受朝廷招安,正式在巫山码头换装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澧州、长沙、岳州府。

得知这个消息的永历伪朝廷任命的巡抚堵胤锡,立刻就意识到情况不妙。

实际上朱云飞帐下的锦衣卫南镇抚司曹阳,与他有过接触。

牵线之人自然是曾在堵胤锡帐下,担任过幕僚的张同蔽。

堵胤锡是大明进士出身,在湖南任官多年。

在他的内心之中,南京朝廷,代表的显然是大明正统。

但是因为地处的环境,让他不靠向永历伪朝廷。

“军门大人,有人给你送来1封密信。”

身为永历伪朝廷任命的湖广巡抚,堵胤锡因为与湖广督师何腾蛟不和,只能屯驻在澧州府。

接过亲卫送来的密信,堵胤锡打开看了眼,便知道是张同蔽送来的。

这已经是张同蔽,近3个月来,给他送来的第5封书信。

这封信中张同蔽,没有再劝说堵胤锡反正回归朝廷。

只是叙述了1下,目前湖北的局势,以及说了他目前的官职。

“张生这样的俊杰,能够获得朱太傅的赏识和重用,倒也是实至名归啊。”

从信中内容中,获悉张同蔽代表朝廷,招安了李过、高1功所部义军。

并出任了整编的武卫军监军使,堵胤锡也不由为他感到高兴。

在信中张同蔽还给他透露了1个消息,那就是朝廷已经派出使者,与长沙的湖广督师何腾蛟。

还有屯兵岳州府的总兵马进忠,王允成接洽。

这事的真假,堵胤锡无从考证。

但张同蔽告诉他这些,却不由搅乱了他的心绪。

湖广布政司行省,下辖湖北、湖南之地。

如今朝廷招安了李过,高1功,加上平海军水师又控制了长江水域。

现在朝廷大军屯驻安6、武昌,目标虽然是襄阳。

但下1步必然会发兵湖南,而澧州、岳州首当其冲。

“看来是该做出抉择了,我身为大明进士,世受皇恩,断然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战火,在手中燃烧起来。”

心中有了计较的堵胤锡,随后便给张同蔽去了1封密信。

表示他愿意拨乱反正,1旦朝廷大军南下,他必然开门迎接王师入城。

与堵胤锡不同的是,锦衣卫南镇抚司的曹阳,在平海军左总兵卢鼎的引荐下。

直接在岳州城,拜访了原左良玉帐下部将马进忠和王允成2人。

马进忠和王允成都是义军出身,但之后又归降了左良玉。

左梦庚去年投降清军时,2人自认为是明军,不愿意投降建奴鞑子。

这才率部投降了何腾蛟。

虽然何腾蛟接纳了2人,但却对2人1直不信任。

只让2人率军屯驻在岳州,挡在第1线,成为何腾蛟守卫长沙的屏障。

如今清廷败退,左良玉帐下部将,如张勇、郭天才、卢鼎、李成、徐恩盛、王复远这些人。

现在都归降了朱云飞,大部分人都受到重用。

尤其是张勇、郭天才这些人,之前在左良玉军中,不过是游击将军。

可现在却成为提督总兵,深受重用。

反观马进忠、王允成2人,原先可是左良玉军中的大将。

投降何腾蛟之后,不但没有获得重用,还1直被提防,沦为炮灰。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