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大有胸有成竹地答应下来。
周林扭头看向张武道:“总兵府的事情就由张兄代劳。遇到与王聪意见相左的时候,你可以去寻求殿下的帮助。同时,你务必留神赵王,避免节外生枝。”
“标下明白!”
张武郑重抱拳。
见众人都有任务,林四忐忑不安地问道:“公爷,下官可有什么要办的事情?”
“四叔负责舆论宣传。一方面继续在民间宣扬改革的必要性,一方面将本公治水的事迹不断编成故事……”
林四已经成为舆情主管,专门负责组织民间艺人创作戏曲和平话,不断替周林鼓噪……
……
安排好心腹们的任务,周林前往王府拜见朱高炽。
“殿下,臣只怕要到十月以后才能归来。在此期间,您有可能会前往京城受封。切记不要露出锋芒,尽量低调行事。”
从朱高炽离开到周林返回北平,其间恐怕是最凶险的时候。一旦周林在浙西治水不利,朱高炽也可能会受到牵连。
朱高炽心领神会地说道:“本王在北平期间,公爷尽管放心。至于治水成败,公爷尽力即可。”
“治水易,治人心难。”
周林露出无可奈何的神情。
浙西水患既是天灾也是人祸。除了白莲教的破坏,江浙的官员和士绅也是治水的一大阻碍。
朱允炆当政后重用江浙官员,全面降低江南的赋税。可在朱棣登基后,朝中迅速恢复江浙的赋税额度,弄得当地士绅牢骚满腹。
可天下赋税有近一半出自江南,永乐帝也实在是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总不能跟朱允炆一样靠大幅削减军费过日子吧。
因此,朱棣才想到让周林出马。
周林在士林中非人非鬼。
一方面,他的才华受到士林中人的追捧。可另一方面,他又是传言中的士林异类和残害前朝官员的刽子手。
有这两重身份加上国公之位,朱棣相信他能拉拢、震慑大部分的士绅和官员。
至于白莲教,朱棣压根没放在眼里,自认为可以随意揉捏。
朱高炽很理解周林的苦衷,好言安慰道:“听说父皇此次会派户部右侍郎李文郁担任你和夏大人的副手。此人也是湖广人士,似乎可以与你多亲多近。”
那个奇葩?
听说是这位将来会因无故不陪祀太庙而被罢官的大臣,周林觉得不太理想。
不过,他也不想直接给对方来个盖棺定论,只是笑笑表示收到。
嘱咐完朱高炽,周林又找到赵王朱高燧。
“姐夫,听说你要去浙西治水。”
见到周林,朱高燧显得异常兴奋。
周林故意露出不悦道:“怎么,殿下就这么希望本公离开北平?”
“本王哪里有这种心思?”朱高燧连忙喊冤,“本王是替江浙百姓感到开心。姐夫出手,小小水患何足挂齿?”
“你倒是嘴甜。”
周林向来在赵王面前以长辈自居,说话也没什么顾忌。
“提醒一句。大灾当前,千万不要生出什么不该有的心思。否则,陛下在盛怒之下有可能乱了方寸。”
闻听此言,朱高燧的脸颊抽搐一下道:“怎么会?本王最讲忠义孝道,如何能给父皇添堵?”
“殿下当然不会,可有的人就不太好说了。”
怕王聪蛊惑赵王,周林及时用言语敲打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