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林瞬间会意,展颜一笑道:“薛大人的好意,殿下心领。恳请薛大人留下有用之身,将来好为新君效力。”
“臣谢殿下!”
薛嵓如释重负般叩首谢恩。
送走薛嵓,周林煞有介事地说道:“恩师曾私下让臣劝殿下‘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臣的所有建议正是基于恩师的教诲!”
“老和尚果然有双慧眼!”
之前,燕王对于周林的建议还有些担心。现在得知此计出自道衍,他终于下定决心直取京城……
……
正月三十,在“犯及一草一木者杀无宥”的严令下,燕军经过曲阜和邹县抵达徐州。
曲阜和邹县分别是孔子和孟子的故乡,朱棣也不敢因士卒违纪而得罪天下的读书人。
刚到徐州门户沛县,沛丰军民指挥使司指挥王显开城迎降。
县衙内,前来传递情报的纪纲郑重汇报道:“辽东军马在鞑靼和女真人的攻击下疲于奔命,已无力南下。收复济宁后,吴杰按兵不动,似乎无意进犯北平。
臣来时,发现信任副总兵平安率四万大军尾随而来。此外,盛庸也在组织水师准备配合直隶的人马阻挡我军。”
暂时不知道南军主力的动向,背后又出现两股追兵。朱棣习惯性地用手指敲打桌面,皱着眉头一言不发。
见此情景,周林抱拳出班道:“依臣所见,殿下不如设疑兵干扰追兵的速度,再疾趋淝河迎战平安。既然朝廷已经委任何福为总兵。他一定会带着陈晖等副总兵前来支援平安。因此,此战切不可因小失大,务必要将南军一网打尽……”
听完周林的完整计划,朱棣重重点头道:“此计可行。”
随后,他抄起令箭道:“丘福何在?”
“臣在!”
知道要被委以重任,丘福挺胸抬头站到燕王的面前。
“本王令你为先锋,带着杨术共同迎战平安!”
“殿下不可!”
没等丘福领命,周林急忙拦阻。
南下征战之际,燕军内部依然是暗流涌动。
前几日,杨术因为丘福在背后诋毁周林而大打出手,险些重伤对方。如今燕王却要让两人合力出战,周林真怕杨继业的旧事重演。
“姓周的,你不会想占尽所有功劳吧?”
丘福斜着眼看着周林,脸上浮现出一丝怒气。
一旁的张玉明白周林的担心,连忙出班道:“殿下,不如让臣带着杨指挥使出战。”
周林和杨术曾经在危难之时救过他,张玉自然不想让恩人蒙难。
没想到,朱棣不以为然地摆摆手道:“冤家宜解不宜结。本王知道丘、杨两位将军之间有些小摩擦。可有什么事情比并肩作战更能化解矛盾?”
一番话说得合情合理,周林和张玉也不好再行反驳。
劝完他们,朱棣眯着眼盯着丘福道:“丘卿可愿与杨卿重归于好?”
都是心腹,燕王既不希望他们变成铁板一块,也不会允许他们变成生死仇敌。
闻听此言,丘福毕恭毕敬地抱拳道:“臣与杨将军并无宿怨,一定会精诚团结、共克时艰。”
话说得挺好,可周林却发觉丘福的眼中有寒光一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