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中,李九江提出罢战息兵,大讲“骨肉有伤,大乱之道,欲舍小怒,以全大义”的道理,用太祖之训驳斥燕王靖难的借口。
正好想借机休整的燕王用“知道了”三个字给出一个不置可否的答复。
于是,双方将士同时退后,隔着白河遥相呼应。
听到这么不靠谱的事情,邓初一噘着嘴道:“打仗能不能严肃一点?依俺看,咱们在半夜时分再发动一次攻击,趁早结束这场无聊的对峙。”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我看成!”
杨术率先表示赞同。
“撤!”
周林却果断下达命令。
“为什么?咱们不要击溃南军的功劳了?”
冯成诧异地看着周林。
周林微笑一下道:“我撤是为了给他们让出南撤的通道。几十万大军同时拔营,咱们如何去挡?”
“南撤?李九江是不是疯了?”
战事刚刚开始,任谁也不觉得李景隆会跑。
周林苦笑一下道:“曹国公自幼娇生惯养,何曾经历过如此凶险的恶战?发现我军强悍,初战不利的李大将军很快就会意识到南军士气低落、不耐严寒的问题……”
塔读@<app,^免费小说网站
“他当这是过家家呢?”
没等他说完,丁普贤气得直拍巴掌。
“不玩过家家怎么办?李景隆用兵不成,可心计不少。若是强撑下去,他会背上无情无义的骂名。不管将来谁成为胜利者,他都不会好过。”
周林知道李景隆在顾忌什么。夹在叔侄之间,他很可能想左右逢源,甚至养寇自重。
先不说没有把握战胜燕军。即使他能打赢,结局也未必圆满。不得不说,周林上次提出的“走狗烹”理论还在深深地影响着他。
对于内心犹豫不决的草包,卞元亨有能力左右他的判断。
最重要的是周林也不想毕其功于一役。胜得太快,他如何巩固地位、扶植自己的势力?
正在准备后撤之时,张武冒着风险前来求见周林。
刚见面,张武就迫不及待地说道:“殿下想请金山卫前来助战,不知周大人可否写下书信一封?”
“不能。”
周林回答得干净利落。
“为何?”
张武瞬间有点蒙圈。
“你想置燕王于不仁不义吗?”
“啥意思?”
张武诧异地看着周林。
周林叹了口气道:“恩师曾经批评过我。靖难初起,不适合重用新降元将。因为乃尔不花将军一旦参战,很容易给新君以借口诋毁燕王。
为此,我曾自省数日、茶饭不思。最终,我决定为了成全殿下推迟招募金山卫!”
要不是因为你官大,我现在就想揍你!
张武被如此似是而非的说辞弄得火冒三丈。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如今强敌在前,你还讲什么仁义?”
“哪儿有什么强敌?”周林挑眉看向他,“李九江今夜就要退回德州。你告诉我,殿下此时招金山卫有何用处?”
“他要跑?”
张武闻言大惊。
“肤浅!这叫战略后撤好不好?”
没法解释其中的原因,周林只能继续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