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热度值破万,这纪录片绝了
央台纪录片频道直接就进入了正题。
大部分观众还是在企鹅视频观看的。
这年头,看电视的人真的没多少。
今天是星期五,在学校里憋了一个星期的赵慧婷总算是回到家里,可以好好休息一下。
晚上八点的时候,赵慧婷坐在书桌前,面前摆放着好几张试卷。
此外桌上还放着一个平板电脑。
凭借着这次期中考试的优异成绩,她成功从家长的手里换来了平板电脑的使用权。
八点一到,赵慧婷就点进了企鹅视频里,打开了《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
其实她对这部纪录片并不感兴趣,在她的固有印象中,纪录片都十分乏味且枯燥,看的人昏昏欲睡。
所以她并不打算看这部纪录片,打开纯粹是想给视频贡献一些热度,好能听到许烨的新歌。
每每看到有趣的部分,他们的脸上也会露出会心一笑。
这不是什么不赚钱的纪录片啊。
之后,到了一群人修复黄花梨柜子的画面,几个年轻的师傅们站在梯子上,擦拭着柜子的表面。
“这些积满灰尘和破损痕迹的屏风,已经在故宫的地库里封存将近三百年了……”
“这部纪录片改变了我对纪录片的偏见,太好看了!”
而历史,就以他们为节点,和屏幕前的现代人们连接在了一起。
今夜,当时间来到九点后,话题“我在故宫修文物”登上热搜,并且热度还在快速上升。
这是一部堪比超级爆款剧的纪录片!
又过了半个小时后,《我在故宫修文物》热度破万!
这个数据,把企鹅视频后台的数据小组都给看懵逼了。
现在《我在故宫修文物》才更新了一集,等到明天更新第二集的话,那还了得?
一点都不生硬,看起来十分有趣。
“师傅你怎么把实话说出来了!”
结果这件大事就是去抽一根烟。
众人的思绪都被这声音拉进了纪录片里。
如此朴实的回答,让赵慧婷直接笑了出来。
想看下一集,就得等明天晚上更新了。
“院长牛逼吗?智商换的。”
等这段结束后,则进入了钟表修复的部分。
他们每天早上来上班,接热水,吃饭,下班,和普通人都是一样的。
“猫猫好可爱!”
毕竟,这些文物修复专家们,其实也是打工人。
后面,还有个老师傅骑着自行车跑到了故宫外面,说是要干一件大事。
“兄弟们,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这玩意真是我们能看到的吗?”
“感谢他们,才能让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这么多的文物!”
但在这个纪录片里,大家看到了这些名贵文物的另一面。
旁白的声音充满了磁性,赵慧婷能听出来这是许烨的声音。
他们或是在家里的电视上,或是在电脑上,观看这个讲述着他们故事的纪录片。
然而,《我在故宫修文物》开播一个小时后,热度值就已经超过了三千,成为了纪录片区域的热度第一。
片头结束,正片开始。
当平板电脑上开始播放起了片尾信息的时候,赵慧婷猛然意识到,她居然一口气把第一集纪录片看完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交流着日常中的趣事。
即便是到了博物馆看文物,也是隔着玻璃柜去看,要是有导游讲解还好,最起码能了解一下知识。
陆远淡淡道:“破万了,好,我知道了,你们继续加油。”
如果没有导游讲解的话,去博物馆参观就有一种走马观花的感觉了。
能到三千以上都很难很难。
“我一开始真以为他开玩笑的,导演这事他也能干?”
很快,《我在故宫修文物》七个大字出现。
要知道,哪怕是一些流量明星的爆款剧,热度的上升都没有这么快。
旁白声音响起。
这个师傅刚说完,另一个师傅就道:“那会你不好好弄,皇上砍头啊,现在院长不会砍咱们的头。”
弹幕,已经有一大堆了。
这把大家都看乐了。
这些文物修复工作者的生活,她还真的挺好奇的。
电话接通后,陆远迷迷糊糊道:“咋了?”
“难以置信,我感觉我和这些文物的距离都拉近了。”
片头开始,看着在这些匠人手中的一件件文物,赵慧婷没有什么感觉。
随着大家继续往下看,弹幕也越来越多了。
“他们工作的这块区域叫做西三所,曾经是冷宫,他们走过的地方也许就是当年冷宫的妃嫔们走过的。”
网络上的讨论愈演愈烈,最终,我在故宫修文物这个话题,直接登顶了热搜第一。
视频的热度,综合了用户的播放行为,搜索行为,互动行为等数据,得出了一个热度值。
企鹅视频上,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热度也不断的上升。
以前,从没有人在故宫拍摄过这样接地气的纪录片。
“许烨的声音的确很好听。”
以往,大家去看文物,只能去博物馆。
他们甚至一度认为,是他们的后台统计出故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