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科举兴家:首辅大人超宠妻 > 第六百七十一章杀鸡儆猴
    一天下来,等吉江县县令陈饶知道的时候,县衙的牢房都快关满了。
    吉江县县令听到消息的时候都快哭了,好家伙这才第二天这位宋大人不出手则已,一出手抓了这么多人。
    可是看着牢里的那些人他一阵阵头疼,这算不算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本想给宋青选找点麻烦,现在他把麻烦惹上身了。
    昨日他还信誓旦旦说没有人混在其中,宋大人什么都没说,可今天这些人就甩到了他脸上,这不明摆着告诉他治下混乱吗?
    陈饶令擦着头上的冷汗,这一出,宋大人参他一笔都是小事了,若是让宋大人知道他是故意的,那......
    心中战战,就听到师爷慌张来报,“跟在宋大人身边的木斯大人来了。”
    陈饶“咯噔”一下立马站了起来,慌张迎了出来,“木斯大人您怎么来了?可是大人有什么吩咐?”
    木斯面无表情,“今日抓了不少作乱的人,大人忧心这些人背后有人指使,特来询问审讯情况,可问出什么了?”
    陈饶讪笑,“回大人,这些都是城中普通的老百姓,就是想占个便宜,大人放心,下官一定严惩这些人,只是.....”
    木斯,“只是什么?”
    “额,只是这抓了不少人,牢房都快关不下了,真要深究起来也没办法关他们太久,有些还有老人和孩子,我这也是怕城中百姓闹起来。”
    木斯冷笑一声,“陈县令放心,我这不是
    来了吗?大人说了,这件事不可轻轻拿起高高放下,这些人贪墨朝廷赈灾的粮食扰乱秩序,要把他们的罪责记录在案,按法律惩罚。”
    陈饶连连点头,“是是是,是该如此。”
    木斯继续,“我知道陈县令压力也不小,今儿应该很多人都在打听赎人的是吧。大人发话了,出去可以,一人十两银子,全部充公用作赈灾,拿不出来的,就以劳赈灾,陈县令觉得如何?”
    陈饶当然只能说好。
    等木斯传话完走了,师爷才敢说话,“大人,这位宋大人可真不是什么简单的人,今儿这一出保准儿明儿再没人敢这么干了,上面......”
    陈饶一个手势,师爷就噤声了,半晌听到陈饶幽幽的声音,“不能再跟宋大人作对了,反正他们待不了两天,这事儿在吉江县就到此为止了。”
    神仙打架遭殃的还是他们这些小人物,哪个都是得罪不起的。
    师爷垂下头,什么话都不敢说了。
    -
    同样睡不着的还有京城跟着宋大人一起过来的一行人。
    他们以前也知道有人混在赈灾的队伍里领食物,但是这种事还真的没什么好办法,尤其是他们煮的粥又香又粘稠,还有半个窝窝头,能不让人眼馋吗?
    之前那些地方也不是没有占便宜的人,但是吉江县实在太过分,一天下来熬煮的米粮远远超过预算的定量,若是没人捣鬼是不可能的。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宋大人
    一出手就抓了这么多人,震慑效果太绝了。
    刘韬辗转难眠,心情激动得难以入眠。
    刘韬也是京中也算是官宦子弟,虽没有大才能但也在京中混了一个一官半职。
    这次是他爹听到消息问了他的意愿,刘韬觉得京中无聊,听闻主官还是宋青选宋大人,当即就十分感兴趣,主动选择出来历练。
    宋青选年轻有为,又是普通出身走到这一步,在京中的圈子可是让很多人佩服的,刘韬就是其中之一。
    算起来,两人的年纪差不了两岁,可一个是陛下重用的三品大员,一个是依靠家中祖荫得了一个到京郊大营历练的机会,属实不能比。
    刘韬对宋青选敬佩有之,好奇亦有之,很想见识见识这到底是一位怎样的人。
    说实话,这一路走来宋青选别说有什么特殊待遇了,还总是不顾自身危险,亲力亲为。
    而今儿这一出又让刘韬见识到了何为四两拨千斤。
    不愧是三元及第的状元郎的,这脑子就是好使。
    -
    宋青选听完木斯的汇报,知道队伍中刘韬这个人。
    今日分头行动,宋青选调查河堤决堤的情况,让人暗中走访修建过河堤的农夫,果然发现了一些问题。
    朝廷下定决心拨了很多钱就为了用水泥筑牢河堤,让百姓不再受这样的苦,耗费的财力物力都是巨大的。
    陛下更是三令五申,一旦发现在其中牟利的人诛连五族,轻则流放重则杀头。
    即便是这样还是
    有人铤而走险,亦或是这样的事儿他们干惯了,天高皇帝远,根本就是有恃无恐。
    看完绝提处的缺口,听到调查的结果,宋青选只觉得自己满腔怒火。
    明明督建的河堤完工不到一年,就发生这样的祸事,朝廷百万两的白银打了水漂,最让人心痛的是千百万受灾的百姓和良田。
    越是愤怒,宋青选面上的情绪越是不显,但熟知宋青选的木斯很明显感觉到了大人可怕的威压。
    时机未到,宋青选还没有查到幕后之后,不宜轻举妄动。
    过了两日,宋青选一行人终于要离开吉江等县前往这次受灾最严重的临江县等地。
    宋青选奉命代陛下南巡,顺利通过了临江县外的封锁线。
    离开吉江县的时候,宋青选往家里寄了一封家书。
    这是离开前的约定,也为了让家人安心,宋青选每隔七到十日就会寄一封信回去报平安。
    此时京中的周念锦已经收到了好几封宋青选的家书,算着时间他现在已经到了沂州。
    知道沂州受灾严重,周念锦已经派手下的商队和京中一起捐款捐粮的商队往沂州运送赈灾的粮食。
    这次,各商队的动静不小,尤其是看到周念锦大手笔捐献之后,有人觉得这是表现的好机会,也跟着一起募捐,竟意外搞出了不小的规模。
    官府那边也给了支持,一行商队带着赈灾物资南下一路畅通。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周念锦已经让人南下送了三
    波物资。
    随着宋青选传回来的书信历时越来越长,他们只能收到信却不能回信,宋家上下也跟着担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