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玉堂春满 > 第389章 初到丕岭(一)
    廖、李两个乳娘都松了口气。
    “谢天谢地,总算是太太平平的度过来了!”
    廖乳娘笑道:“这1路走得可慢!真亏得常大奶奶给的各样细面和5奶奶给的马蹄粉,跟路上买的掺着吃,看咱们哥儿吃得多香!也不用怕不合口。”
    李乳娘却低头摸了摸恬哥儿柔软的小头发,没有说话。
    廖乳娘见状,自己也不由得沉默了下来。
    送了这1趟,她们和两位小少爷的缘分也就到头了······
    她们家里都是伯府的世仆,连命都是主子的,生死打骂,全凭主家1句话,别说是叫她们陪着在北津住,就是更远,她们也断然没有不跟着的道理。
    但奶奶体恤她们家在京都,老早就说了,只陪着过来,再照顾两个哥儿1程,等到了地方,就给她们放了奴籍,3年的奶母工钱照给不说,还另外有1笔银子······
    李乳娘故作轻松地道:“遇上这样的主子,也算咱们走运!陪着走这1回,几个月的功夫,就挣了旁人十年的银子,等回了家,你也能盖几所新房子了,我家老2和老3的上学钱、连带着以后娶媳妇的银子都出来了,咱们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话虽如此说,可她们原本都是奔着照顾哥儿多年去的,每天相处的时间比跟自家孩子还多。如今乍然要分开,这心里哪能割舍得下?
    这次,倒是廖乳娘开口劝慰道:“咱们也不是白跟着来1趟的,这次回去,还要给太太复命呢!到时候,咱们定要把那边的情形说真切些,让府里多多的送些东西来,也算尽了咱两个的1片心了。”
    “你说的很是!”李乳娘忙道:“等到了地方,咱们看看情形,再好好商量商量,看看这话怎么回才好。”
    两人嘀咕了1阵子,把那离别的愁心给淡了下去。
    *********
    第2天,穿过大河再往北行,月落日升,又走过了百余里路,前方赫然出现1片大湖,湖水蔚蓝如镜,映着漫天的晚霞,落日熔金、暮云合璧,美得不似人间景象,叫人情不自禁地为之倾倒,只分不清哪边是水,哪里是天!
    领头的衙役1屁股坐倒在湖边1块发白的大石头上,随手摘下帽子来扇着风,1边笑道:“过了盐湖,再走个35天功夫,也就到了!”
    众人都背着手到处转了1圈,回来笑道:“这地方瞧着倒还不赖!只是怎么没看见有人呢?”
    1个年轻些的衙役伸手往西边1指,“那不是人?”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望过去,只见远远地,还真有1排极小的人影在那里,个个身子朝前倾着,像是背着什么沉重的东西。
    “那都是些挖盐的灶户。”领头衙役随口说了1句,又领着众人往前走。
    待得行到近前,众人才终于看清了这些盐丁的样子。
    他们都穿着简陋异常的衣裳,有不少光着膀子,打着赤膊,口中喊着号子,正在那里卖力地挖掘盐矿,有的正在弓着身子翻晒盐田,因为长年暴晒的缘故,他们露在外面的皮肤都晒得黑瘦发亮,手脚更是粗糙得吓人,有的人早已白发苍然,身子佝偻不堪,应该是干不动了,只能在旁边做些送饭、端水的边角活计,被人呼来使去,却不敢有半句怨言。
    众人不禁默然。
    沈清文悄悄问那年轻的衙役:“他们1天的工钱能有多少?”
    “得有十来个铜子吧!”那衙役自己其实也不清楚,却不愿说自己不知道,就连蒙带猜地说了1个数。
    领头的衙役嘲讽地扯了扯嘴角,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沈清文却吓了1跳。
    十来个铜子,这在京都,也就够买几个烧饼而已!
    她看了何沐阳1眼,等着何沐阳对这些可怜的人们有所表示。
    没想到,后者却只是沉默不语。
    沈清文想了想,自己从头上拔下两只簪子,想给那领头的监工,让他给那些盐丁们吃点好的。
    何沐阳却道:“文姑姑还请3思。”
    这还有什么好3思的?
    沈清文有些恼火地瞪着他。
    到底是常晞名义上的师父······何沐阳没有直接驳她的话,而是望了常晞1眼。
    常晞拉着沈清文到了1边,低声道:“今天你给了这簪子,换的银子,全都会落到那监工自己的口袋里。监工们看见有人可怜盐丁们,不仅不会想法子替他们改善生活,反而会更变本加厉地苛待他们,让他们看上去更可怜,好博得路过之人的同情,以此牟利,肥他自己的腰包。”
    “啊?!”
    沈清文下意识地朝着那领头的监工望去。
    只见那人穿着件很寻常的半新不旧的差服,脸色也晒得挺黑,可1双手却白净得很,那肚子吃得滚圆,高高地顶了出去,可沈清文的眼力极好,1眼看见了他左手手指上戴着的1只金戒指,还有鞋子后头坠着的两块翡翠。
    他1个下层官员,哪儿来的钱?
    不是收了那些像自己1样路过之人的好处,就是克扣了那些劳工们的吃喝!
    劳工们都已经那么可怜了,那些杀千刀的监工竟然也忍心!
    这下,沈清文彻底无语了。
    众人只得继续往前走。只是这1路上,谁也没有再说话。
    *********
    丕岭在北津的东北边,离北津最繁华的漠县还有8十来里地。给何沐阳夫妻准备的地方就在丕岭的末端,这里地广人稀,前后虽然有45个村落,可相互之间离得都不算太近。
    常晞望着陈旧简陋、却颇为阔朗的房舍,不禁暗暗松了口气。
    比自己预想的好太多了!
    村长姓罗,是个年逾7旬的老人,瘦长的1张马脸,身板稍显单瘦,1双脚掌却大得出奇,手上也很粗糙,看得出来,是经年累月做活儿的人。
    他身上只穿着1件薄薄的单衣,跟1路上碰到的村民们无甚差别,可眼睛里带着1种朴实却温润的光芒,这让常晞对他的印象非常深刻。
    看见何沐阳等人穿着齐整,气度不凡,身后又跟着不少大姑娘小姑娘的,他显然有些拘谨,简单介绍了自己1两句,就要领着众人进屋去看看。
    衙役们的差事已经了了,1刻也不愿意再多呆,立时就要告辞离去,常晞忙让丰儿和喜儿留人,又问村长,这村里可有饭庄之类的地方,也好定1桌席面,请众衙役们吃顿饱饭再走。
    村长道:“饭庄是没有,不过村东头有个叫老谢头的,她婆娘做得1手好饭好菜,我们村儿谁家要请客,或者有什么红白喜事,自家摆布不开的,都会请他那婆娘过去给做,也不要啥工钱,只管他们全家吃喝1顿就完了。”
    领头的衙役1听说连个饭店也没有,早就1叠声说了67句“不消费事!”,跟何沐阳等人团团行了1礼,就要离开。
    何沐阳亲自送他们出了门。
    “爷可还有话叫我们带回京都?”
    这是想再要1份跑腿传话的银子了。
    何沐阳看了丰儿1眼,道:“那就辛苦大人了。”让丰儿给了些银钱,随意说了1句无关痛痒的话,让他们带回了京都去。
    老村长则领着众人在屋里转了1圈。
    只见房舍共有两进,前院颇为陈旧空落,只是略略整修过12,可后院却显然不同,院子里有花有木,篱笆整齐,屋舍俨然,墙壁也是新粉过的,屋里摆着1色簇新的榆木家具,在日光下闪耀着低调的光泽。
    “都是从漠县现拉来的好板子,又请了几个老师傅在这屋里打的,大小正合适!”老村长见常晞眉眼带笑,连1点富贵太太的架子也没有,也渐渐放松了不少,他1咧嘴,憨厚地笑道:“韩掌柜的是我们这片儿响当当的人物,他1说要找房子,我们就赶紧张罗,瞅着这院子还算齐整,就找人照着他的要求给修了修,您看可还行?”
    他所说的韩掌柜,其实是给常家漆器铺子供应木材的1个供货商。
    “有劳村长了!”常晞笑吟吟地道了谢,又道:“若是村长不嫌弃,今天就在我们这里吃顿便饭吧!只是不知道那谢家住在哪里,我们也想请谢家太太来帮忙做上1桌。”
    村民们都是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互相也都知根知底,经常你上我家吃1顿,我去你家饱1餐的,用当地人的话说,“不就添双筷子的事儿吗?”,实在平常得紧。因此,罗村长也不以为意,笑呵呵地答应了,去门口扯开嗓子喊道:“刘家小崽子们,1会儿去你谢老叔家,告诉你辛大娘1声儿,快上原先胡樵子家里来1趟,带上做饭的家伙事,晌午吃席!”
    只听得外头几个孩童脆生生地答应了,接着就是1阵脚步乱响,几个半大孩子互相比着谁跑得快,口里吆吆喝喝的,飞跑着去了。
    常晞不禁莞尔。
    沈清文也拍手笑道:“这几个小子倒是热心肠!”说着,就商量常晞,“要不,把这几个孩子们也叫过来1起吃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