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玉堂春满 > 第371章 豁然开朗(二)
    后来的事,常晞也大致猜出了几分。
    “燕辛以为有了取胜的机会,就开始大4派兵攻打,也不肯再借粮给土戎了,土戎那边1下子失了臂助,大势已去,就被你们给包了饺子,是不是?”
    文宏哈哈大笑道:“你猜对了1半!燕辛确实派兵大4攻打,想1举拿下边城。不过,林总兵1直吊着燕辛,不肯1举发兵击溃,也是防着燕辛突然战败的消息吓着土戎,万1土戎的大军无心恋战,直接跑了,那边可都是连成片的大沙漠,东西南北南北都分不清,到哪里抓人去?那我们这些西北的将士们,可就要竹篮打水1场空了!多亏了林总兵的当机立断,西北又有陶将军的周旋谋划,劝说主帅兵分两路,抄了土戎的后路,燕辛1败,土戎果然慌了手脚,撤退时正好落入了我们的包围,这才把他们包了饺子,还直接活捉了土戎的大帅!”
    文宏说这话时,脸上全是敬仰赞服的神色。
    林总兵实在当得起“算无遗策”4个字!
    他说得滔滔不绝,常晞却听得头都痛了。
    “你怎么会知道得这么清楚?”她望着文宏,“北境的情况,你像是亲眼所见似的。难道都是陶将军告诉你的?”
    文宏哈哈大笑,道:“陶将军对我的印象不错,提拔我做了他的亲兵,又因为有世子的关系,他接到北境的动向,也会跟我说上几句。不过,更多的还是北境打胜后才知道的,世子在回京都的路上,就写了信给我,加上我从陶将军那里听到的,两边1映照,就知道全貌了!”
    常晞忍不住笑了起来。
    “我还以为是你自己突然开了窍,变得见微知著了呢!”
    文宏却正色道:“见微知著这种事,我是不信的。单从1个细节就立刻推出全貌,未免太武断了,1百个不同的目的,最终可能都导向了同1件事,看到事情本身不难,难的是顺藤摸瓜,判断清楚背后的目的是哪1种。”
    这话听着总有些耳熟······
    常晞笑道:“你还看上兵书了?”
    “哦?”文宏顿时来了兴头,“你怎么知道这是兵书里的意思?难道你也看了?”1副很想跟常晞交流心得的样子。
    常晞赶紧摇头,笑道:“我不过是觉得耳熟罢了!”
    她对这些行军打仗的事完全提不起兴趣,可能之前偶尔听何沐阳念过,这才会觉得熟悉,要说具体是哪本书里的,她可完全说不上来了。
    想起这些,她忽然又挂念起何沐阳来。
    从前,何沐阳常常说起1句话,“兵者,诡道也!”,直到此时此刻,常晞才真正明白了这句话背后的分量。
    将帅们身上背着的,可是数十万将士的身家性命,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在这样的压力之下,还能保持理智清醒的头脑,这本身就不是常人能做到的事。
    跟他们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比起来,内宅里勾心斗角的那点事,实在太过微不足道了······
    常晞揉了揉额角,笑道:“我听说这次的仗打完,土戎元气大伤,西北至少又有十年的太平日子了,你想没想过以后的打算?”
    文宏当然想过。
    “西北那边既有太子的人,也有3皇子的人,还有先帝爷创设的陶家军1派。世子早就嘱咐过我,千万别掺和到党争里去,否则就再难拔出来了,这次我表现得还算低调,又有陶将军的庇护,那些人没怎么注意我。不过,以后我不想再去西北了。”
    他娶了何姝,就等于是站在了9皇子这边,不能随便搅和到西北里去,更何况,他也实在看不惯马勇的刚愎自用、任人唯亲,还有徐子舟那副官僚味十足的做派!
    常晞也是这么想的。
    如果真的1定要离京戍边,与其去西北,还不如去北境更好!起码更安全1些,只防着外敌就行了,不用担心背后有人捅刀子。
    她点了点头,还欲说什么,忽然听见窗外传来骊珠的声音:“奶奶,老太君请文大爷过去1趟!”
    常晞文宏两人对望了1眼,眼中都透着哭笑不得的酸楚。
    刚才是错认成了何沐阳,现在要见的,才是文宏本人了。
    “我跟你1块去!”常晞站起身来。
    *********
    老太君屋里1派热闹。
    何栎辉、邹氏、何沛阳夫妇全在屋里,围坐在老太君身旁。
    老太君独坐在罗汉床上,身上穿着件1斛珠小坎肩,里头是姜黄色绫袄,衣袖上用银线绣了团窠对鹿纹,底下是赭色裙子,满头银丝绾成规整的牡丹髻,额上戴着秋香黄的抹额,正中嵌着1颗指甲盖大小的祖母绿,显得整个人又是喜庆,又是神采奕奕。
    “给老太君请安!”文宏毫不含糊,也不等人放什么跪垫,上去就扑通1声跪下,恭恭敬敬地磕了几个头,笑道:“许久没见您,您的精神头可是越发好了!”
    他的态度诚恳自然,好像真是头1次来拜见老太君1般!
    何栎辉的眼中闪过1丝满意。
    老人家都喜欢能说能笑,不扭捏造作的晚辈,老太君也不例外。
    她连忙让人把文宏馋起来,笑道:“快起来!好孩子,别跪了。”
    文宏又转身对何栎辉和邹氏行礼。
    何栎辉微笑着点了点头。
    何沛阳也笑着上前几步,拱手见礼:“文表哥!”
    “3弟。”文宏打量了他两眼,奇道:“怎么3弟也开始练武了?”
    “不过是强身健体罢了!”何沛阳连忙谦虚了几句。
    何沛阳1直崇敬哥哥何沐阳,自从哥哥去戍边以后,每每遇到什么拿不定主意的犯难事,他就会去何沐阳练武的地方,看看何沐阳留下的那些兵器,自己选了1件轻巧的,有空时就会练1练。他没想到文宏居然1眼就看出来了,心里不禁十分高兴。
    跟众人叙了礼后,老太君招呼文宏坐到离自己最近的圈椅上。
    “在军营里没少吃苦罢?”她仔细打量着文宏的气色,有些心疼地道:“我瞧着你可比从前瘦了些,也黑了。”
    “是吗?”文宏朗声笑道:“您是没瞧见我那些同袍,个个都晒得像煤炭球,跟他们1比,我已经算很白的了!”
    说得屋里众人都笑了起来。
    “果然军中不比在家里,最是能磨练人的。”老太君呵呵笑着,又问他:“路上可给家里写信报平安了?”
    文宏笑答:“已经写过了,我也收到了家里的来信,祖父、父母的身子都好,1切平安,我父母还让我替他们给老太君请安问好呢。”
    “那就好,那就好!”老太君转头望向邹氏:“你快去张罗1桌酒饭,中午留哥儿在家里好好吃1顿。军中的伙食,我可是知道的,全是些菜干肉干,糙米饭、黄米饭,怎么顶饱怎么来,哪里讲究什么口味好坏?如今好容易回来了,也该给孩子好好儿的打打牙祭才是!”
    邹氏忙笑着应是。
    “就等您这句话了!”文宏摸了摸肚皮,道:“上次在府里吃了1道肘子肉,做得实在好!我在军营里也常常想着。”
    文家的家底可不薄,文宏什么好东西没吃过?众人只道他是故意哄着老太君高兴,都跟着笑了起来。
    只有常晞知道他说的并不是客气话,他是真的馋了······
    常晞强忍着笑意,跟着邹氏出了屋门,才道:“太太回屋歇着吧,我去安排就行了。”
    “也好。”邹氏笑着拍了拍她的手。
    等邹氏回屋后,常晞就派了骊珠去厨房,仔细交代了1番。
    到了吃午饭的时候,何栎辉自矜准岳父的身份,借口外院有事,只让何沛阳陪着文宏吃饭。
    何沛阳连忙解释道:“大哥快回来了,最近家父经常进宫,陪着9皇子说话,比往日更添了许多冗杂之事,午饭也经常不在内院吃。”
    文宏哪里会计较这些小事?笑道:“做哥哥的在军营里呆久了,待会儿的吃相可未必好看,3弟可别笑话。”
    何沛阳被他的直爽逗得忍俊不禁。
    天气还是风凉,宴席就摆在西边的暖厅里,枣红大圆桌上整整齐齐码着十几道菜,炖肘子、笋焖罐子肉,酱黄鱼、熏鹿脯、8宝葫芦鸭、薄切猪耳朵······除了34道清爽小菜以外,剩下的几乎都是浓油赤酱的硬菜。
    何沛阳微微1怔,连忙望向文宏。
    文宏大喜,坐下说了12句客气话,就再也不抬头了,1口酒,1口肉,连饭也不怎么吃,显然对菜肴十分满意。
    见他的胃口极好,何沛阳这才放下心来,陪饮了几杯酒,刚吃了几筷子黄鱼,对面的1盘肘子已经下去1大半了。
    何沛阳看得心头1阵难过。
    果然祖母说的不错······军中的条件清苦,根本没什么油水,光是看文家大哥的食相,就可知12了!
    他立刻想起了自家大哥。
    不知道这大半年以来,哥哥在北境过得如何?
    何沛阳又饮了1杯酒,细细追想北境的大军应该走到何处了。
    算着路程,再有十来天,也就该回来了吧!
    他的脸上流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