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玉堂春满 > 第294章 鸿运当头(一)
    后面跟着的文杏眼神又是1黯。
    这阵子,清水巷那边天天都有客人,几乎就没断过,大爷忙着应酬那些王孙公子们,忙得脚不沾地,跟大奶奶见面的时间反倒比从前更少了。
    这么下去可怎么好?
    大爷两口子感情不睦,到头来,苦的还是她们这些近身服侍的人······前儿,1个小丫头不过因为打的洗脸水略凉了些,就被打了1顿板子,撵到浆洗房做苦役去了。
    念头1起,她又不由自主的想起莲杏的悲惨下场······
    莲杏比她漂亮,又比她聪明,对大爷和大奶奶忠心耿耿······那样温顺、出挑的女孩子,却落得个死无全尸的下场,更何况是她?
    她越想就越觉得不安。
    还是赶早给家里的老子娘送个信去,让他们赶紧来求恩典,把自己放出去的好!
    放出去配了人,就算日子贫苦些,起码晚上能睡个踏踏实实的好觉,也比在那府里更强些!
    文杏暗暗拿定了主意。
    *********
    1回到清水巷,何鸿阳就吩咐王齐:“去请王莲王公子来。”
    这个王莲,原是宝宁侯家的外房亲戚,宝宁侯的独子死了,经王家1众族老们商议,决定从旁支里过继1个儿子给宝宁侯,将来也好承袭爵位,选中的继子就是王莲。
    王齐不由得犯了难。
    “王家正打御前官司呢,这个时候请王公子过来,万1传出去,只怕是不大好听······”
    如今满京都里早就传开了,那宝宁侯的亲生儿子王小玉是害花柳病死的,稍微自矜身份些的人家,都不肯再跟王家往来了,大爷却偏偏跟那王莲走得很近。
    他冷眼瞧着,怎么看都觉得不妥。
    可何鸿阳却冷声道:“你知道什么?锦上添花永远比不上雪中送炭,他眼下越是落魄,就越容易被我拉拢。”
    就算要拉拢,那也得有本钱啊!
    王齐心里如此想,却不敢再跟大爷争辩,只得安排人套车,到宝宁侯家下帖子去了。
    *********
    何鸿阳两口子走后,老太君叫来了月容,问她:“袁太太已经回去了?”
    “是!”月容笑道:“奴婢依着您的吩咐,把大爷的来意跟甄妈妈说了,后来袁太太就上门来再次提亲,太太立刻就应下了。”
    等到月容出去以后,老太君不禁笑了起来:“她总算机灵了1回!”
    林妈妈笑道:“太太本是个敦厚人,所以总愿意把人往好处想,其实心里并不糊涂。”
    老太君微微点了点头。
    “吩咐下去,就说我精神不济,以后大房再过来请安,不必领到我这儿了。”
    那王家是个什么东西?姝儿就算是庶出,也不是那个王家的继子能配得起的!
    老大也不知是怎么回事,行事越发的没分晓了,这样不堪的人家,他也好意思跑到自己跟前提!
    老太君不由得冷笑。
    林妈妈知道主子这是不高兴了,连忙顺着她的话答应下来。
    “文家大公子的年纪也不小了,姝儿和他的婚事,宜早不宜迟。”老太君接着道:“你太太和老3媳妇正忙着,等老2媳妇出月子了,我准备让她替姝儿备办嫁妆,你从旁协理。”
    她说着,就又想起1桩事来。
    “我那库里还有不少积年的老物件,我也记不清都有些什么了,今儿正好闲着没事,你陪我去阁楼里看看,若有用得上的,就给姝儿带了去,总比外头买的强些。”
    见老太君有兴致,林妈妈自然不会扫了兴,立刻叫了月容和秋容随身服侍着,主仆4人1边散着步,1边就往阁楼的方向去了。
    从清水巷搬回来的东西,眼下都放在府里的库房中,1进里间,只觉得到处耀眼生花,让人简直辨不清南北。
    月容等人帮着拣选了大半天,甲字册上的东西才看完了1半。
    老太君毕竟上了年纪,也有些乏了,便指了挑出来的那几件:“这岫玉的玉壁和那件玻璃炕屏给姝儿做陪嫁,那套鸡翅木家具也留着,新房的家具也不必现打了,就用这套;那对手镯子给你们太太送去、红珊瑚步摇给老2媳妇,紫玉耳环给老3媳妇。”
    守库房的婆子连忙依言在账册上记了1笔,将方才提到的几样东西拿漳绒小盒子装了,呈上来给老太君过目。
    都是些经典的样式,什么时候看都不过时。翡翠玉镯通体无暇,晶莹剔透,如1汪春水;红珊瑚明艳生光,步摇上的米粒珠颗颗1般大小,用累丝金线穿了,显得华美而矜贵;紫玉耳环上的玉石是1大1小,大的足有指甲盖大小,坠在下面,呈水滴式样,在灯光的映照下,竟闪烁出猫眼1般的光晕······
    林妈妈倒吸了1口凉气。
    “您这是······”
    老太君却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原先是没想到,如今既已翻出来了,不拿出来用,还等什么?”
    “那您也别只想着旁人了。”林妈妈4下看了看,又捧过1个红漆大盒子来,里面是1套碧玺石的头面:“这个您戴正合适。”
    管库房的领班婆子忙凑趣笑道:“林妈妈的眼力可真好,这首饰又大方、又贵气,正合咱们老太君的身份!”
    “我就罢了。”老太君呵呵笑道:“我本来也不爱这些金玉东西。只是想着今年不比往年,家里各项用度都裁减了不少,打首饰也要比往年更省简些,虽然没人会抱怨什么,可到底是委屈了媳妇儿们,既如此,就从我这里拿出些东西来补1补,也不为过的。”
    底下1众人又是交口称赞起来!有说“老太君圣德怜下”的,也有说“太太奶奶们真是有福气”的,1时间,奉承的话像雪片似的,把整间库房都塞满了。
    老太君懒怠听这些,简单吩咐了领头的婆子几句,就径直回屋歇着了。
    这里常晞莫名其妙收到了如此名贵的首饰,不由得怔了片刻。
    “听说旁人也收到了。”轻红把老太君突然去库房1事跟常晞说了说。
    兴许只是1时兴起?
    常晞笑着命人收起来:“留着过年时候戴吧。”
    正说着话呢,忽又有小丫鬟来报:“永宁侯府来人了。”
    原来是常昭给她送东西的,又问她哪天在家,常昭要过来找她说话。
    常晞笑着定下了后天的日子,打发了两个婆子回去,转头又派人去跟老太君和邹氏打了招呼。
    邹氏刚刚敲定了何姝的婚事,心情大好,1听说常昭要过来,想了想,索性吩咐下去:“在花厅里摆1桌酒,到时候请老太君也出来坐坐,散散闷。”
    甄妈妈笑着答应下来。
    *********
    转眼就到了常昭登门拜访的日子。
    几个月不见,常昭的女儿月姐儿已经长大了不少,脖子也能立起来了,圆圆的1张小脸儿,皮肤粉白粉白,像个雪团子似的,瞪着1双乌溜溜的眼睛看着常晞,模样儿可爱极了!
    常晞心里登时软得1塌糊涂。
    只可惜她的肚子太大了,不能抱孩子,只好1边眼巴巴的看着月姐儿在常昭的怀里拱来拱去,1边笑着问:“2姐今儿过来,可是有什么事?”
    “没什么事。”常昭打横抱了月姐儿,笑道:“不过是怕你在家闷得慌,正好这几日得空,便过来看看你。”
    她说着,便笑望了常晞1眼:“你们家世子爷在宫里当值,接连立了两次大功,外头不知多少人羡慕呢!亏你倒是好涵养,居然还能保持平常心,难怪从前在家里时,父亲总是当着我们的面儿夸你稳重。”
    这话常晞就有些听不懂了。
    “什么大功?”
    这下可轮到常昭讶异了。
    “怎么?世子爷没跟你提过?”
    她刚欲再说些什么,就听见外头1阵脚步乱响。
    明知她这里有客······什么人这么没规矩?
    “怎么回事?”常晞淡淡地问了1句。
    “奴婢这就出去看看!”
    轻红忙撩起帘子出去了。
    结果还不到半盏茶的时间就折了回来。
    “奶奶,快换衣裳!”她的脸色带着少有的惶急:“宫里来人宣旨了!太太让您快出去迎候。”
    让她出去迎候?
    难不成,旨意竟是宣给她的?
    常晞面色肃然地站了起来。
    常昭忙道:“我这里不用人陪,你快去吧!别担心,世子爷在宫里1切顺遂,想来不会是什么坏消息。”
    常晞轻轻点了点头。
    “但愿如此!”
    外间,何栎辉急命人撤去酒宴,摆了香案,邹氏则搀扶着老太君,大开中门跪接旨意。
    传旨官是乘马而来,左右还有许多内监随侍跟从,声势浩大,立刻就把厅堂前的那片地方给占满了。
    常晞就跪在邹氏的斜后面,1眼就看见了内侍手中贴金轴的圣旨。
    她不禁大吃1惊!
    圣旨轴柄的质地是有严格规制的,按照接旨官员的品级不同,会做出区别:1品以上的均用玉轴,2品是黑犀牛角轴,3品是贴金轴,4品和5品则用黑牛角轴。
    何沐阳的官职是从4品的东宫副都尉,可圣旨的规制却是3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