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玉堂春满 > 第276章 清算家产(二)
    听见这样的盘点结果,大奶奶再也坐不住了!
    她立刻命令文杏:“立刻去把大爷给我找回来!”
    文杏无法,又因为大奶奶催得太急,也就顾不得避嫌了,自己去了外院,硬着脸皮找到大爷身边的王齐:“快进去帮我通传1声,大奶奶有极要紧的事,正在内院屋里,立等着要见大爷呢。”
    文杏虽未明说,可王齐毕竟是府里的老人了,立刻就猜着了67分。
    肯定是跟分家1事有关系。
    他想到了大爷每每提起大奶奶时那不以为意的样子,心里也不自觉地跟着轻视了几分。
    不过,他到底还是个聪明人,自然不会傻到去得罪大奶奶身边的人。
    万1哪天他们两口子脸1转,又和好了,自己不过是1个长随,哪里受得了大奶奶的秋后算账?
    于是,他扯着嘴角笑道:“姑娘,我也不瞒你说,大爷此刻确实在书房里,可现在里头还有不少清客相公,都等着跟大爷商议顶要紧的机密大事,我要是这时候闯进去,听见个1言半语的,我这条老命也就保不住了。即使没听见什么不该听的,大爷的脾气,姑娘也是知道的,书房重地,随便进去打扰是个什么罪名?咱们都是做下人的,姑娘好歹体谅体谅我这把老骨头。大爷要是真动了大气,别说我了,就是姑娘自己,也免不了受牵连不是?”
    其实,王齐这番话说得甚是圆滑,6成真话中掺着4分私心,又把文杏也牵扯了进来,意思是说他们都是1条绳子上的蚂蚱,小小的威慑了1下:逼我去回话,我们俩谁也没好果子吃!
    其实,这样的小心思,文杏本应该看得出来才是,可王齐这故意攀扯的1番话,却歪打正着的戳中了文杏心底深处的隐痛。
    她立刻就想起了大正月里,突然暴毙在柴房中的莲杏······
    莲杏是怎么没的,没有人比她更清楚了。
    当时,她奉命去给莲杏送了些补养身子的丸药,结果,没过几天,人就这么突然地没了······
    大爷连莲杏这个贴身服侍过他丫鬟都能说料理就料理,眼都不眨1下,又何况是她?
    7月的艳阳天里,文杏激灵灵地打了个冷颤。
    万万不能触了大爷的霉头!
    “那就烦你跟我进去回大奶奶1声,大爷正忙着,请大奶奶晚些再见吧。”她立刻道。
    外院来往的都是些老少伙计管事,只有她1个姑娘家孤00地站在这里,显得非常突兀。她早就,你浑身不自在了。
    王齐哪里会掺和这些?正巧1个十几岁的小子路过,立刻被他叫住:“大爷这里催热水,你们还不赶紧送来,还等什么?”
    说着,给了文杏1个“你也看见了,我这里忙着,走不开”的歉意表情,就去叫那个小子了。
    文杏无法,只得自己回去回了大奶奶的话,也不消细说。
    于此同时,紧邻着领翠轩的逸养斋里,常晞捧着从随安4百里加急递回来的书信,不由得有些发怔。
    玉露端着酸梅汤进来了。
    “奶奶。”她放下了用冷水沁过的甜白瓷小碗,笑道:“老家的信可算是来了,要是再不来,您就该急得叫范大有亲自去驿站翻1遍了。”
    是啊······
    写封信她确实盼了很久了。
    常晞从头到尾的又看了1遍信件,不禁陷入了沉思。
    家没分成······
    她仔细想着父亲在信中说的话。
    具体的过程并没有细说,不过,大房承诺了会在今年年底之前,把欠下3房的银子全数还清。
    除此之外,还有没有什么其他的条件,信里就没有特别提及了。
    这倒是很符合父亲1贯的作风,他认为与子女无关的事,就根本不会让子女们知道。
    她看着信纸上力透纸背的苍劲字迹,不由得发起怔来。
    这倒好了,自己家里折腾了这么久,最终还是没有分成,反倒是让宣平伯府赶在了前面。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常晞不禁苦笑。
    “奶奶······”玉露见她神色有异,不由得有些担忧地问道:“您怎么了?要不要请大夫来看看?”
    常晞轻轻摇了摇头。
    “我没事。”她想了想,又问:“议事厅那里可有什么动静?”
    玉露见问,不由得抿嘴1笑,眼中透出几分幸灾乐祸的神色。
    “那边出了大动静,府里已经传开了,您还不知道呢!”
    “哦?”常晞的目光微闪:“到底是怎么1回事?”
    玉露上前了几步,低声道:“才刚大奶奶的娘来了,原本跟太太1起在东边花厅里用茶,后来大奶奶身边有人来找,不知跟亲家娘说了些什么,亲家娘的脸色当时就变了,站起来就要往议事厅里去,太太不知何故,连忙要把人拦下来,亲家娘见拦着的人多,冲不过去,便直接在花厅里闹了起来,说了许多不3不4的话,把太太,伯爷,甚至咱们家老太君全给捎带上了,太太当时就气得了不得,1下子跌坐在了太师椅上。”
    常晞吓了1跳,赶紧问:“太太现在如何了?”
    玉露的目光微闪,露出了几分狡黠来。
    “太太本就没事,是连日事忙,又要陪着亲家太太说闲坐,午饭也没吃好,这才1时头晕的。向来稳重的甄妈妈今天却有些反常,1看见太太变了颜色,立刻就大喊着扑到了太太身边,哭得1把鼻涕1把眼泪的,还大声吩咐人赶紧去叫大夫······后来,太太愣了片刻,也立刻揉起了胸口,直说头疼胸闷,难受得厉害······”
    常晞闻言,险些笑出了声来。
    好个甄妈妈!
    太太只是坐回了椅子上,甄妈妈却故意先吵嚷起来,叫所有人都以为太太被亲家夫人气昏了。
    这1下就反客为主,把道理和情理全给占住了。
    在主人家里做客,却把主家太太给气得要看大夫······
    这件事不传出去则罢,1旦传扬出去,别说她裘太太1个人了,就是整个裘家,都要跟着颜面扫地!
    常晞心头大畅,笑着端起面前的酸梅汤喝了1口。
    微凉酸甜,沁人心脾······
    玉露显然也看出了甄妈妈的用心,笑着问常晞:“您说,家里会把这件事给捅出去吗?”
    “我看8成是不会。”常晞笑着说了1句。
    裘家眼下毕竟还是宣平伯府的姻亲,裘家没脸,何家作为亲家,1样跟着没脸。本就是伤敌1千,自损5百的事情,即使太太愿意,公公爱惜面子,也未必会同意的。
    不过,不能宣扬出去,却不代表这件事就没有意义了。
    不管如何,何家总归是捏住了裘家的1个大把柄,接下来,就可以开始光明正大的谈条件了······
    公公这些年虽然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大事上都没做出什么功绩,不过,单论打理庶务这1点上,确实没什么好指摘的,也算是进取不足,守成有余。
    不过,有不少产业,1开始都是用公公的体己银子做的本金,后来生意慢慢的做大了,挣回来的银子,平时也有不少用来贴补了家里,不过,真要算起来,还是属于公公自己的私产,并不属于公中的产业。
    这些事,在刚刚提出要分家时,何沐阳就跟她说起过。公中清算不出太多的东西,这1点,常晞心里早就有数。
    不过,竟然会少到这个程度,还是颇为出乎常晞意料的。
    也难怪裘太太乍然听到这个数字,会坐不住了······
    常晞冷笑了1声。
    不过,有了今天太太和甄妈妈的这么1出戏,裘太太要是还敢插手何家盘账分家产的事,不用何家出面,裘家其他房头的那些人就第1个饶不过她!
    道理明摆着,何鸿阳的家产不管分多分少,都不会有1分钱落到他们裘家人的口袋里,为了替何鸿阳争取利益,却要赌上自家的名声脸面,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裘家的人凭什么要去做?
    接下来,就看裘太太自己会作何反应了。
    念头转过,常晞笑着吩咐玉露:“派个妥当人去外头看着,有什么动静,再来回了我。”
    玉露领命而去。
    常晞独自坐在临窗的大炕上,把1碗酸梅汤喝了个干净。
    眼看着外头太阳正毒着,她也懒得再出门了,索性在屋里安安静静地抄几页书,1边抄,1边再仔细读1遍。
    还记得以前,父亲请先生给她们启蒙时,常说:人从书里乖。要她们不光读书,更要明理。读书却不明理,就如婴孩手里拿着尖刀,不是伤人,便是伤己。
    如今细想起来,实在是字字肺腑,饱含深意······
    常晞静下心来,1字1句地抄写着,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直到窗外的太阳已经西斜,雪椿进来替她添上了1盏瓜灯,她才惊觉自己已经抄写了整整两个时辰。
    “奶奶。厨上给您做了点心,您尝尝吧。”
    如今,常晞是1人吃3人补,食量大得惊人。除了正经的1日3餐以外,早上也不再喝燕窝粥了,巳时2刻会吃些新鲜瓜果,下午天长,为了避免饿着,每日申初还会多吃1顿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