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玉堂春满 > 第188章 当断则断
    常晞的目光很平静,仿佛只是在说1件最不关痛痒的小事。
    电光火石间,常昭突然明白过来。
    6妹特意跟自己说了这番话,就是想跟她联手,1起去跟父亲讲明利害,劝父亲痛下决心!
    是啊!既然是对自己也有好处的事,没有道理让6妹1个人顶在前面,自己却坐享其成······
    她很快拿定了主意。
    “大房干的事,父亲恐怕还未必知道,我回去就写1封家书,把前因后果都好好的说1说!”常昭沉声道:“你回去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别直接逼着父亲分家,只说你在夫家是如何如何的心虚理亏,旁的不要多讲。”
    父亲之所以不愿分家,无非是还顾念着兄弟之情。
    可离心离德的兄弟和自己的嫡亲骨肉,哪个更重要?
    答案显而易见!
    见她这么快就抓住了事情的关键,常晞不禁面露赞许。
    其实,终于对别人说出了这番话,常晞也暗暗的透了1口气。
    家里向何沐阳借银子这事儿,她虽然口中没说,可心里1直是在意的。
    欠人的滋味实在是不好受······嫁过来以后,何沐阳对她越好,这种亏欠的感觉就越强烈。
    “这件事宜早不宜迟。”常晞沉吟道:“最好跟5哥也通个信,让他也帮着劝劝。”
    这事自然是同母所出的常昭来办更合适。
    “我明白了。”常昭正色道:“放心,这不是你1个人的事,无论好坏,咱们共同承担就是了。”
    议完了这件事,屋里的气氛不免有些沉重,常晞就笑着转移了话题:“听说姐夫升任了御前行走,还得了圣上的褒奖,可是真的?”
    提起丈夫,常昭的脸上立刻缓和了不少:“你的消息倒是灵通,前儿圣上跟太子1道去太常殿诵经,头顶的瓦松了,竟然掉下来,险些砸了人,你姐夫在旁边拦了1下,这才护了圣驾。圣上不免赞许了几句。”
    还有这事?
    常晞奇道:“好好的,瓦片怎么会掉下来,不是每天都有宫人例行检查吗?”
    常昭笑道:“具体的我也说不清楚,兴许是年久失修的缘故吧。”
    姐妹俩说了几句的闲话,外间有丫鬟把靖哥儿领回来了。
    常晞笑着逗他:“你还认识我吗?”
    靖哥瞪着乌溜溜的大眼看着她,奶声奶气地答道:“不认识!”
    “我是你的6姨母!”常晞笑着抱了他过来,拿出1串紫檀木雕的小鱼,给他挂在了脖子上:“这是请大师开过光的,给孩子戴吧。”
    那木鱼雕得细致,连身上鳞片都清晰可见,靖哥儿1看见就不肯撒手了。
    “还不快谢谢姨母!”常昭爱怜地看着孩子,笑道。
    常晞吩咐半夏:“去看看老太君和太太在干什么。”转头又对常昭道:“我陪你去跟长辈们见个面吧。”
    “这个是自然。”常昭点头应允。
    见了面后,老太君和邹氏都对靖哥儿稀罕得不得了。老太君赏了1只翡翠玉蝉,邹氏则给了1对步步高升金锞子、1对4季如意金锞子。
    常昭笑着地道了谢,举止端方有礼,老太君更是赞许,觉得常家果然家教甚好,女儿们个个都这么出色。
    众人要留她们吃午饭,可常昭执意推辞了。
    “家里还有事,改天再过来给您请安!”她领着靖哥儿告辞了。
    回去的路上,吴妈妈忍不住问道:“您怎么没跟6姑奶奶提1提晗姑奶奶的事儿呢?只要6姑奶奶愿意松松口,老爷也不至于真那么绝情,连您过去探望1下都不许了。”
    前几天,李晗写了封信给常昭,说自己实在待不下去了,想出去住几天,求常昭想法子去接她。
    可父亲早就发了话,常家的儿女们,谁也不许跟李晗走动,否则就是不认他这个父亲了!
    如今妹子在常国公府过得不如意,她又怎么能不心急?这事儿只有常晞去求父亲,父亲才有可能回心转意。
    可今天看见常晞对大房的态度,常昭已经彻底明白了,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将心比心,如果自己是常晞,只怕也无法原谅1个差点把自己害死的人吧!
    “再想其他法子吧。”常昭疲惫地揉了揉额角:“等过几日,大太太那边消停了,我会去礼国公府参加满月礼,到时候让她也过去,席间我们或许还能说上几句话。”
    吴妈妈无奈地叹了1口气。
    --------------------------------------------------------------------------------
    接下来的几天,常晞每日照常请安、去老太君屋里抄写经文,回屋后就翻翻账册、理理东西,日子过得飞快。
    老太君屋里总有各种各样的吃食,也不知是她自己平时爱吃的,还是单独给自己准备的。
    常晞来者不拒,有时觉得吃多了,就会在下午打1套“8段锦”,数日下来,气色越发好了。
    见她能吃能喝的,老太君心里喜欢,有时问起她在济州的情形,常晞就会捡些家中姐妹相处的趣事说了。
    老太君听得津津有味,甚至会叫了何姝过来:“你还从来没出过京都,各处的风土人情都大不相同,你也跟着听听,长长见识。”
    何姝自然很愿意。跟着听了几次,对常晞也没有了1开始的拘谨,渐渐变得亲昵起来。
    有1次说到了布料,常晞就提起了山东有1种特产的柳疃丝绸,“就是我们平时常穿的茧绸,做夏衣是极好的。”
    何姝连忙挽起衣袖,露出了褙子里头的1小截月白色里衣:“就是这个吗?”
    “没错。你这个是太太赏的吧!”老太君笑着叫人去开库房:“我记得家里还有几匹,把那些新鲜颜色都拿出来,让她们两个挑挑。”
    何姝有些不好意思地站了起来:“多谢祖母!”
    常晞也笑了起来:“祖母这里的好东西多,拿回去做两身衣裳,穿着出门,就是我们做晚辈的体面了。”
    “瞧这小嘴儿甜的!”老太君笑道:“这要是只拿几匹绸子出来,倒显得我这个做祖母的小气了。”说着又吩咐林妈妈:“把前儿江宁织造出的几匹新鲜料子也拿出来。”
    林妈妈笑着应是。
    十来匹茧绸料子被抬了出来,有卍字纹的、有暗斜纹的、有撒花纹的······让人眼花缭乱。
    林妈妈领着人捧了几匹金翠辉煌的料子出来了。
    两匹元缎是净面没有花纹的,另有些各色云锦和纱缎,无1不是精品。
    常晞挑了1匹湖色的净面茧绸、1匹蜜合色的云锦,老太君又赏了两匹细云纱,做纱袄是上好的;何姝还有些拿不定主意,老太君替她选了1匹水绿的、1匹柔粉的、另外有两件绡纱,两个人都谢了赏。
    老太君指着剩下的道:“这两匹元缎给你们太太送去,这两匹云锦和大红色的茧绸给了恒哥儿,再选几匹给老大媳妇和老3媳妇。”
    林妈妈笑着替众人谢了赏。
    有胆子大的丫鬟凑趣道:“我们都是没人疼的了,老祖宗也不说赏几件旧衣裳给我们穿穿。”
    老太君哈哈大笑:“旧衣裳只怕还有几斤,快把那穿烂了的都找出来,赏了她们去罢!”
    “老太君又说笑话了!”林妈妈忙笑道:“您老哪里有穿烂了的衣裳?不说那些1次也没穿过的,就是穿过的,也总有个78成新,赏了谁,谁还敢委屈不成?”
    1众丫鬟们早已纷纷屈膝道谢,老太君就朝着林妈妈道:“你瞧瞧,这下不赏都不行了。”
    众人欢欢笑笑的,直到晚间邹氏等人来请安时,屋里的欢快气氛依旧没有散去。
    “老太君今儿高兴,赏了我们那些好料子。”邹氏笑道。
    老太君点头道:“多亏今儿提起了这个事,我才想起来清了清箱笼,赶早拿出来大家做几身鲜亮衣裳,不然白放着占地方,也可惜了。”
    “谁都像您似的,好东西堆得像山1样高,我们各人手里只有那么几匹,谁不当宝贝似的留着,哪里舍得拿出来随便做衣裳穿?”大奶奶也笑着附和。
    1旁的萧合环闻言,不置可否地勾了勾嘴角。
    谁不知道大爷夫妇有钱?
    不说大爷在外头置办的产业,只说她大奶奶在家里到处搜刮的那些银子,1年只怕也不下几千两,这会子又装穷给谁看?
    她的目光不禁朝着丈夫看去。
    只见何沛阳1语不发地坐在角落里,正看着老太君憨憨地笑呢!
    萧合环闭上了眼,片刻后,又侧头看向了旁边的常晞。
    只见常晞正在门口站着,跟何沐阳说着些什么。
    她的脸庞红润,双眼清亮有神,1身素净的家常装扮,反倒更凸显出她这个人本身的神采,站在那里,就像1抹明媚的春日阳光,带着蓬勃的朝气,让人1见到她,就从心底里生出1股力量来。
    在她的身旁,站着高大英武的何沐阳。此时他正含笑听着常晞的说话,不时微微点头,看向常晞的目光明亮而温和,透着根本掩藏不住的深情!
    萧合环心中1惊。
    她还从来没见过何沐阳对谁露出过这样的表情。
    到底是新婚燕尔,理该如此······
    虽然这样想着,她的心里还是沉甸甸的,连忙端起茶来喝了1口,任苦涩的茶意在她舌尖打转。
    再抬起头时,又是1如往常的风轻云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