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玉堂春满 > 第169章 陪嫁琐事
    公卿伯府的迎亲礼仪会更复杂1些,5奶奶生怕她们不清楚流程,到时候闹出什么笑话来,因此问得格外仔细。
    常晞前世嫁过1次国公府了,对这套流程比较熟悉,因此只是在1旁静静地听着。
    嬷嬷介绍得很详尽,转眼就到了中午,赵全忽然回来了。
    “老爷叫我回来取些东西。”他进了常子卫的书房,抱出几个长条的匣子来,匆匆出去了。
    这也是常有的事,众人都没有理论。
    吃完午饭,5奶奶就催着常晞回屋跟丫鬟们做针线:“伯府的亲戚肯定不少,你还是多做些东西,好预备着各处送人。”
    这段日子,常晞不是抄书就是做针线,低头低得脖子都酸了。
    她忙笑道:“各样的小东西已经准备好了,我自己绣了1些,丫鬟们模仿着我的针脚又绣了不少,怎么着也够了。”
    5奶奶闻言很不赞同:“你小心被人看出来,到时候1顶‘不孝’的帽子扣下来,你往后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常晞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宣平伯府的亲戚其实并不算多,只有35房是有血亲的,其余人家不过是平时有些交情的,那些人可不会盯着自己送去的东西研究个没完。
    事实上,有些人家更是直接从外头买回现成的绣品,充作是新娘子做的,好进献给旁支的长辈们,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大家不过睁只眼闭只眼的也就罢了。
    5奶奶见她不上心,还想再劝几句,里屋的孩子们已经午睡醒了。
    两个孩子都跑到5奶奶跟前腻歪了1阵,又到了常晞身边,缠着她给讲故事。
    常晞故意歪着头问她们:“上回咱们讲到哪里了?我有些不记得了。”
    钧哥儿“蹬蹬蹬”的跑进了屋里,不大会儿就拿出来1本带画儿的大本子过来。
    “昨天孟母,今天称象。”钧哥儿踮着脚,用力地把本子递到了常晞的眼前,眼巴巴地看着她,憨态可掬的小模样儿惹得屋里的人纷纷笑了起来。
    常晞也笑着摸了摸他的头,拉着常暄坐在旁面的小凳子上,又把钧哥儿抱着坐在自己腿上,打开书页翻到了上次讲到的部分。
    “这里,这里!”钧哥儿提醒着常晞。
    “曹操问着众人:‘这只大象这么大,你们哪个有办法称它1称?’······”她绘声绘色地讲着。
    两个孩子都把头凑到了书本旁边,听得非常认真。刚才的话题很自然的被岔了开去。
    --------------------------------------------------------------------------------
    何家共有3子,何沐阳是嫡长,按照常理来说,过了十4岁就应该请封世子的,可宣平伯爷却迟迟没有上表请封。
    家里1时凑不够银子,常晞的嫁妆前后共用了8千多两银子,除了新买的几处田庄,两个宅院、衣料首饰以外,还有1大箱子的珍贵藏书。
    5奶奶想了很久,还是决定用1百2十8抬。
    “何家2公子毕竟是嫡长子,你的嫁妆就算比何大奶奶多1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常晞对这样的安排并没有异议。
    就算自己愿意示弱,硬把嫁妆塞进6十4抬里去,何大奶奶也未必会领情,反而还弱了何沐阳的声势,与其如此,还不如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反正类似的先例也不是没有,别人就是想挑理也挑不出来。
    “第1抬还是用金玉如意,第2抬是······”5奶奶正忙着进行最后1遍的清点。
    常晞在这里也帮不上忙,她总不能自己跑去清点自己的嫁妆吧!于是她由半夏扶着回了自己屋里。
    站在小院门口,她有片刻的恍惚。
    院子东边的枇杷树已经长得亭亭如盖了,西边是1小片花圃,种着蔷薇、百合、半枝莲等各样花卉,以前她常常从院子里挑花朵来制香,后来家中遭事,她就把自己院里连同后花园中的花都收着出去卖了钱,倒也贴补了1些家用。
    屋里是1色的红木家具,她曾按照自己的习惯做了个比寻常炕桌更宽的正方形桌子,摆上了1个小香炉,平时她就在这里写字看书,时间1过就是1整天······
    如今,终于要离开了吗?
    她抚摸着光洁发亮的炕桌桌角,心中百感交集。
    玉露捧着1个大红漆托盘,喜滋滋地进来了,看见常晞正站在那里出神,她连忙放慢了脚步。
    “小姐。”她轻声问道:“喜服已经改好了,您要不要试1试?”
    常晞回过神来,眼中也恢复了往日的清明从容:“拿过来我看看吧。”
    正红色的妆花褙子上绣着繁复华丽的牡丹团花,衣裳下摆接着1圈2指宽的滚边,用极细的金丝线绣着鸳鸯石榴暗纹,在日光下隐隐生光;底下是同色的十2幅垂珠暗纹湘裙,里头是白绢衫和红色绫裤。头上是全副的金珠凤冠和方头巾,另有鸳鸯佩、赤金锁等等配饰,让人目不暇接。
    这就是常规的伯府嫁衣仪制了。
    常晞穿上试了试,对着镜子前后看了看,觉得各处都很合身,就脱了下来,看着已经呆住了的半夏和骊珠笑道:“你们还没看够不成?快些帮我收起来,就放在里屋好了。”
    2人闻言连忙上前来收拾衣裳首饰。
    杨姨娘身边的丫鬟李花忽然过来了。
    “老爷请您去正屋1趟。”
    这个时候?
    常晞看了1眼已经窗外已经发黑的天色,忙道:“你再去回1声,说我就来。”
    她套上1件家常衣裳就来到了正屋。
    杨姨娘已经不在了,只有常子卫1个人独坐在外厅的太师椅上,他穿着件半旧的浅灰色直缀,背景的1片喜庆的大红色,反而衬得他的身形越发苍瘦。
    常晞的心头蓦地1酸。
    “来啦。”常子卫听见脚步响,睁开眼招呼她过去坐下。
    常晞强压下心中的酸涩,坐到了父亲下首的椅子上,笑问:“您唤我来做什么?”
    常子卫拿了个扁方的小匣子出来,递给常晞。
    匣子轻飘飘的,常晞打开1瞧,只见是1沓子银票,有十两的,也有1百两、2百两的,林林总总加起来,只怕有不下1千两······
    常晞心里1凛。
    这恐怕是家里最后的1大笔银子了吧。
    “5哥还要读书,钧哥儿还小,杨姨娘更是刚怀了身孕,新知府到任,衙门里也少不了要打点,到处要用银子,您还是拿回去吧,我是不会收的!”常晞的态度很坚决。
    常子卫笑道:“家里还有钱用,用不着你操心,当初你姊妹们都是1万两的嫁妆,没有单单短了你的道理。”
    常晞是1个字也不信。
    “我的陪嫁已经是姐妹们里最丰厚的了,难道您忘了那1整箱子的书籍不成?还有姑父姑母给的铺子······”
    “那些又不能直接当钱用,这些银票你就拿着做个压箱线,伯府的手面大,你也不能太小气了,叫人轻瞧了咱们常家。”
    常晞起身行礼就要走。
    看着女儿1副刀枪不入的样子,常子卫忙呵斥她:“你越发反了!这还没出门呢,我就管不了你了不成?还不快回来坐着。”
    自己还不是为了这个家!
    常晞哭笑不得。
    “实话对你说了吧!”常子卫捻须微笑道:“家里日用的银子我分文没动,不信你可以去问你嫂子,这些银子是从哪来的,你也不必多问。等你去了京都,我打算另换个小点的宅子,家里人少,屋子都空了1大半,浪费不说,还要安排人打扫······”话到最后,语气中已带着几分唏嘘。
    看着父亲斑白的头发,常晞突然明白了他的用心。
    做父母的,总是会担心儿女离开家过得不好,不管自己缺不缺这笔钱,只要肯收下,父亲就会多1重心安。
    于是她故意作出1副恍然大悟的样子,笑眯眯地把匣子拿夺过来揣在了怀里:“原来这都是您的体己银子,怎么不早说?要早知道是这样,我可不会往外推的!”
    “你这孩子!”常子卫不禁摇头失笑,又板了脸严肃道:“你回去吧,我也要休息了。”
    常晞笑着退了出去。
    --------------------------------------------------------------------------------
    “陪房的只带4房,会不会少了些?”5奶奶犹豫着。
    2人正在1起商量着陪嫁的人选。
    常晞笑道:“我觉得够了,身边服侍的人也是贵精不贵多,何3奶奶也只带了4房过去,我跟她1样,总归是不会出错的。”
    5奶奶想了想,道:“也好,免得夹带了些不省心的人过去,你还要再费心思打发,还不如清清静静的,倒也省了是非。”
    说得正热闹呢,忽有小丫鬟进来报:“赵大奶奶来了,现在正在花厅里坐着喝茶呢。”
    5奶奶微怔,随即携了常晞的手:“跟我1起去打个招呼吧。”
    赵大奶奶穿着1身银红色的薄披风,戴着金包玉的簪子,看上去精神还不错。
    “姐姐的气色见好了!”5奶奶笑着寒暄:“前儿你送来的樱桃煎味道极好,家里的孩子们喜欢得不得了呢。”
    “你怎么不早说,我那里还有呢。”赵大奶奶笑道:“回头我在让人给你送来。”
    2人说了几句闲话,话题就渐渐地转到常晞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