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玉堂春满 > 第161章 久别重逢
    姑母到来的第2天,常晴和邹令宁也带着礼品赶来拜访。
    “您回来了怎么不提前派人给我带个信儿,我也好早点过来嘛。”已婚的常晴和以前没什么差别,1进门就嘟了嘴撒娇。
    “你这孩子!”常元春往邹令宁那边看了1眼,只见他笑容满面地看着常晴,眼神中带着光亮。
    她不禁暗暗点头,私下里和常子卫感慨:“邹家门风清正,你倒是给晴儿找到了1户好人家。”
    也不知是邹家向来宽和,还是他们家的长辈对邹令宁这个抱养的孩子不甚关注,常晴这次回来,笑嘻嘻地说自己和相公可以每隔1两个月就回娘家来住几天,看那样子倒不像是勉强的。
    她还趁着邹令宁去常晖处请教学问时,悄悄地告诉他们:“给我和相公准备的宅子也早早的修缮好了,听大嫂说,等我对邹家的规矩熟悉的差不多了,我们就可以搬出去住,以后只在初1、十5的大日子去老宅请安,逢年过节的回去住几天就行了!”
    这算不算是因祸得福呢?常子卫心里很是安慰。
    另1头,常晴正在常晞的屋子里,姐妹两个说着体己话。
    “相公人很老实,待我也很好。前几天赶大集,我想去看看,他还瞒着公公婆婆,带我从侧门溜出去玩,我们两个在外头逛了1上午,买了好些有趣的小玩意儿······”她眉飞色舞地说着自己在集市上的所见所闻,像1只快活的小鸟。
    常晞听着直笑,心里带着几分隐隐的羡慕。
    对面的常晴说了大半天,又问起家里的事,话题不知怎的就转到了京都的大房那边。
    “我大伯子前阵子进了1趟京都,听他说,永宁侯府如今跟常国公府彻底没有往来了,2姐这几个月都没去国公府看过,你说,会不会是父亲跟2姐写信说了些什么,不许她过去呢?”
    按孙氏事发的时间来算,倒是对得上······
    只是这件事到底是不是父亲授意的,常晞也不知道,她索性微笑道:“那常国公府的名声极差,连个本地媳妇都娶不上,永宁侯府不愿意跟他们家往来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常晴低头1想,这倒也是!
    她很快把这件事抛到脑后,又给常晞带来了有关宣平伯府的1些消息。
    大部分的事情,何沐阳都在给她的信件中提过,常晞已经知道了,不过常晴特意想着她,不远千里去替她打听消息,常晞自然不会拂了她的好意,不管是知道还是不知道的,都会十分仔细地听着,没有丝毫的不耐烦。
    姐妹俩直说了大半天的话,转眼快到了吃饭的时候,常晴跑去常晖屋里找自己的相公去了。
    常晞却坐在炕上,看着屋子正中间烧得正旺的火盆,微微发怔。
    常国公府的名声极差?连个本地媳妇都娶不上?
    她清楚的记得,父亲是特意写过信回京都,请大老爷帮着调查常国公府的底细的。
    既然京都的勋贵圈子里都不愿意把女儿嫁进他们家,那就说明常国公府次子、自己前世的丈夫曹景晨的问题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3房进京都的时间不长,常子卫又不喜交际,不知道也是常情,可大老爷做了几十年的京官,应该对这些事多少知道1些才对······
    常晞决定1问究竟,于是吃过了饭,她直接去了常子卫的书房。
    “对于常国公府的调查,大房的回信上怎么说?”她开门见山地问道。
    女儿突如其来的提问让常子卫微微1惊,但很快又恢复了冷静:“你到底想说什么?”
    父亲有些冷淡的态度让常晞很不适应。
    他是不是觉得自己在挑拨常家几房的不和?
    前世大房1家做事越老越没分寸,到了她“死去”之前,3房已经到了貌合神离的程度,这期间还发生了多少事,才会让父亲对大房彻底失望?
    不用细究也知道,她们3房以后还会不断地受到大房的牵累,与其如此,早点断干净了岂不是更好?
    常晞有些同情地看向父亲:“您知道我想说什么。3房本该同气连枝,可如今的种种,实在叫女儿惶恐,真不知道以后还会闹出什么事来,让我们做小辈的脸上难堪不说,更是让父亲寒心。”
    常子卫的脸色冷峻,他抬手制止了常晞接下来要说的话:“这些事不该由你来说,你回去吧!你姑母和妹妹难得回来1趟,你还是多陪1陪她们,别的就不用瞎操心了。”
    父亲这封建大家长的脾气又上来了。
    常晞也不再往深了说,行了礼就出去了。
    看着门口微微晃动的棉帘子,常子卫忍不住长叹了1口气。
    大房处处独善其身,不肯损己1毫,对常国公府的调查也不尽不实,想要让3房攀上这门显贵的亲事,这些他不是不知道。
    可那毕竟是他1母同胞的亲哥哥。
    小时候他们兄弟3个从小被父亲丢到千里之外的书院里读书,书院的日子清苦,平时少见荤腥,他不懂事,吵着要肉吃,大哥就偷背着先生,跑到山里去抓山雀来给他们打牙祭,弄得身上到处是伤;后来大哥最先考中了进士,对他们两房也是多有庇护,自己的学问更是有1半都是大哥手把手教的······曾经那些兄友弟恭、亲厚热爱的日子,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见的呢?
    常子卫的心里又苦又涩。
    刚刚女儿的话虽然不中听,可道理却是明摆着的,他家里女儿太多了,要是他们大房还这样不知收敛,再闹出什么丑事来,难道还要拖着自己的女儿女婿们陪着大房1起丢脸不成?
    他再1次陷入了两难······
    --------------------------------------------------------------------------------
    东厢房里,常元春正拉着采葑和采菲的手,微笑着点了点头:“1转眼,都是大姑娘了。”
    两姐妹都记着常元春的知遇之恩,如今跟旧主相逢,自然有许多话说。
    得知采葑就要出嫁了,常元春拿出1支和合金簪来给她做添箱,又对采菲道:“你的我先放在你们小姐那里,等你出嫁时再给你。”
    采菲的胸脯1挺:“我不嫁人!我要1辈子陪着小姐。”
    这番言论自然又遭到采葑的怒目而视:“当着姑太太的面,你胡说8道什么?”
    采菲低下头不敢再说了。
    常元春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文承从外头跑进来了,1看见屋里站着1对脸生的丫鬟,他微微1怔。
    “回来了。”常元春温和地招手让他过来,采葑连忙向妹妹使了个眼色,两人结伴退了下去。
    文承这才笑着扑到母亲的身边坐下了。
    “你哥哥和姐夫的学问怎么样?”常元春替他换下斗篷,1边温声问。
    文承的小脸微红,明亮的双眼中写满了钦佩:“5哥的学问真好!我和姐夫随意抽出1句话,他稍微想1想就能说出1大篇策论来,太了不起了!至于姐夫······也就那样吧,虽然比我年长许多,但也没比我强多少。”他面露得意之色。
    常元春的笑意就淡了下去。
    “你姐夫是少年才开始念书,比你可要晚多了,能有现在的学问已经殊为不易,你不仅不知道向人家学习,还语带轻蔑!你爹在家就是这么教你的?”
    文承羞得满脸通红,低下了头去。
    常元春还欲再说什么,外间有丫鬟来请她们去正屋吃饭了。
    她冷冷地瞥了儿子1眼,径直出了屋子。
    午饭摆在正屋的暖厅里,家里人少,只摆了两桌,男1桌女1桌,红木桌上铺着鹅黄色桌布,烧鸡熏鸭、各色时令鲜蔬摆得满满的。
    “今儿难得人齐全。”常子卫捋须微笑。
    常晴笑眯眯地夹了1个藕粉圆子,吃得心满意足:“还是自己家里做的味道好!”
    说话还是这么顾前不顾后的。
    常元春忍不住侧头看了邹令宁1眼。
    只见邹令宁也随后夹了1个藕粉圆子,尝了尝味道后也笑着点了点头,脸上1片坦然真诚。
    她微微1笑。
    饭毕,常晞想去找姑母说说话。
    1别经年,姑母几乎不见老态,她慈爱地拉着常晞的手,两人在内室里坐定,姑母就从小箱笼中找出1个檀木小匣子来,递到常晞的手里。
    匣子轻飘飘的,1打开,里头居然叠着薄薄的几张地契!
    常晞想到了姑母会给她送添箱礼,却怎么也没想到会这么贵重。
    姑母像是看出了常晞内心的想法,率先笑道:“有两处是我自己的陪嫁,没人管得着,另1处田庄是你姑父让我带过来的。”
    姑父也送了东西给自己······常晞忍不住心头1酸。
    常元春把匣子往常晞的怀里1塞:“我跟你父亲已经说过了,你也别推辞了,当日要不是你给你姑父介绍的好大夫,他现在还不知是什么光景呢······这不过是几张地契,又算得了什么?”
    “1家人不说这样见外的话。”常晞忙道:“帮长辈分忧也是应当的。”
    “正是你说的这个道理。既然都是1家人,你就不要再多说了,赶紧收下,省得让我多费口舌。”常元春笑着打趣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