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玉堂春满 > 第129章 添丁进口
    5奶奶的临盆之期快到了。
    赵太太给5奶奶推荐了两位稳婆,孙氏做主给每人发了5两银子的红包,两个婆子都欢天喜地的,早早就进了府照顾,有时1天要过来看几次,倒叫人有些不安生。
    常晖却觉得怎么谨慎都不为过。
    “1动不如1静。”5奶奶嗔道:“5爷,您就让我消停几天吧。”
    正巧常晴过来给她送荷包,这是预备着3月3带的。虽然5奶奶那时候应该在月子里,不能出门,可是别人都有了,自然也该给她1份。
    油绿色蜀锦的底子,绣着1圈圈鹅黄的折枝花卉,配色俏皮可喜。
    “做得真是精致!”5奶奶笑着夸奖了几句,又道:“配我那身鹅黄的双喜纹褙子,倒是正好。”
    常晴笑起来:“说得好像你也想跟我们1起去似的。”
    “你还别说。”5奶奶1听就来了精神:“有1年我跟着父母去踏春,坐着马车1路往南走,也不看路线,也不拘走到了哪里,什么时候饿了累了,什么时候就去集镇上歇1歇脚,倒也别有1番意趣!”
    她说着,就起身吩咐人去开箱子:“当时还请了路边的1个书画老先生给我们画了幅画,我还带过来了······”话音未落,她忽然脸色1变。
    常晴和常晖齐齐站起身来。
    “怎么了?”
    5奶奶摸了摸下垂的腹部,呆呆地道:“我好像要发作了。”
    “稳婆呢?大夫呢?”常晖马上高声喊道。
    5奶奶想了想,扶了丫鬟的手:“我们去产房吧,让稳婆过去等着就是了。”
    当天晚上,5奶奶就生下了1位男孩儿,整个过程顺利地不可思议。
    “真是个有福气的!”孙氏微笑道。
    “是啊!”稳婆笑得像朵花似的:“头胎不到半天就生下来了,真是难得。”
    孙氏没有再说话。
    乳娘抱着红红的小孩子给常子卫看。
    那孩子瞪着黑亮的眼睛,不哭也不闹,常子卫连说了3声“好!”,忍不住眼眶微湿。
    常晖趁势请常子卫给儿子起个名字。
    常子卫显然是早有准备,提笔就在纸上写了1个“钧”字。
    “长啸归林岭,潇洒任陶钧。”常子卫捻须微笑道:“就取个钧字吧。”
    这首诗,是写抛弃世俗杂事,归依自然的。
    难道父亲也起了退仕归隐之心?
    常晞的目光微闪。
    --------------------------------------------------------------------------------
    发了府里人的夏季衣裳后,白露的嫁妆也备的差不多了,跟峨蕊那时候1样,还是1百两银子的标准。
    白露认了余妈妈作干娘,常晞特意选了个好日子,让白露穿着簇新的衣裳给余妈妈行了大礼,认亲仪式也就算成了。
    余妈妈忍不住感慨。
    当初你刚进府时,瘦得什么似的,个子·只有这么高。”她伸手比划了1下,“没想到1转眼,你都到了要嫁人的年纪了,妈妈也老了······”
    白露看着眼角微红的余妈妈,呐呐了半晌,才道:“女儿以后1定好好孝敬妈妈,您就放心吧!”没什么花言巧语,却带着1股子朴素的赤诚。
    眼见着气氛有些伤感,常晞笑着转移了话题:“我让府里给你们娘俩都做了新衣裳,到了好日子,余妈妈可要打扮得漂漂亮亮才好。”
    余妈妈闻言脸色微红:“那衣裳颜色太鲜亮了,老奴这把年纪了,怎么好意思穿出去?”
    紫英马上接口道:“您才多大年岁,有什么不敢穿的?前儿我上卢家送东西,那府里的赖大婆婆还穿了件大红绣5蝠团花的大毛衣裳呢!”
    余妈妈还有些犹豫。
    “您就别担心了。”紫英笑道,暗里悄悄拉她的衣袖:“那可是咱们小姐的1片心意!”
    余妈妈马上赔笑道:“正是呢!那我可就多谢小姐了。”
    常晞微微的笑起来。
    可能是这1世的日子太过安逸的原因,余妈妈的精神好像松弛了不少,不像前世那样,对什么事都保持着谨慎和警醒。
    是不是应该让她早些出府荣养,享几天清福呢?
    常晞胡乱想着。
    很快,5奶奶出了月子,孙氏领着她1起去知府大人的府上拜访。
    “劳夫人记挂着,满月礼还送了东西去。”孙氏笑意盈盈:“今儿特意带了孩子来给您看看。”
    知府夫人姓严,已经年过5旬了,脸如满月,头上只戴了两只玉簪子,神色平和淡然。
    “常太太不必客气。”她笑得温和:“我常听我们老爷说起常大人为人稳重可靠,常太太又是出身名门,我1直十分欣赏,如今常大人添了孙儿,这样大的喜事,我自然应当恭贺。”
    孙氏笑得很谦和:“知府大人谬赞了,我家老爷实实不敢承受。”
    常子卫的官位不算高,和知府中间还隔着层级,平时私下接触并不多,知府夫人与孙氏打交道的机会也不多,自然说不出太多贴心的话,只是孙氏1直小心地察言观色,知府夫人年纪大了,脾气温和,几番话说下来,气氛倒也融洽。
    “听说你们家有5个女儿,如今可都出阁了没有?”
    孙氏心中暗暗吃惊。却还是不动声色地答道:“只有大女儿出了阁,2女儿已经定了人家,几个小的还没有着落,我们老爷1向对这几个闺女十分看重,只盼着能找到可心如意的少年郎呢。”
    因为摸不准知府夫人突然提起这事是什么意思,所以孙氏先把常子卫推到前面,让知府夫人知道,常家这几个小姐的婚事,她这个继母也不能完全做主。
    知府夫人何尝听不出来她的意思,于是也不再提起,笑着问起她们去京都的所见所闻来。
    晚间回家后,孙氏就把这事跟常子卫说了,又问他道:“您说,知府夫人会不会想要给我们家说媒呢?”
    常子卫不以为意地摇头道:“不会的,知府大人和我们家并没有往来,应该只是看你去了,随便找些话来说罢了。”
    这倒也是!
    孙氏随意点了点头,转身去洗漱了。
    看着她离开的身影,常子卫的目光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最近知府大人召见他时,话里话外都在问起京都朝堂上的动向,尤其关注与太子相关的事。常子卫早就知道,知府大人与3皇子的老师曾有些交情,因此只是说些人尽皆知的事,不敢做出任何评价。
    他心里隐隐有个猜测,知府大人······可能要致仕了。
    人走茶凉,想在走之前拉拉关系,也是很有可能的。
    他陷入了沉思。
    --------------------------------------------------------------------------------
    邹1宁夫妇突然来了府上拜访,同来的竟还有那个从京都找回来的孩子。
    常子卫很意外,想了想,在正厅接见了他们。
    “我们家是永宁侯爷的旧部,本该早些来拜见您的,只因家父1直身体不好,我这个做儿子的也不敢轻易离家,如今趁着天气和暖,来给您请个安,还望您不嫌弃我们唐突。”邹公子的态度不卑不亢,他说话时,他的妻子就在1旁看着他,神情静谧贤淑。
    倒是1对郎才女貌的璧人!
    常子卫想着,目光又向那个捡回来的少年看去。
    只见他身形稍显瘦弱,跟邹公子的健硕高大完全不同,可两个人并排站在1起,1看就知道是兄弟俩。
    邹公子笑道:“这是舍弟,名叫邹令宁,刚从京都回到家里,对规矩还有些生疏,让您见笑了。”说着就温声呵斥弟弟:“还不快给常老爷行礼问安。”
    常子卫注意到,当邹1宁说话时,邹令宁的眼睛1直在看着哥哥,眼神中满是信赖。
    常子卫压下心头微微的怅然,捋须笑道:“世侄过谦了。我瞧你们两个都是仪表堂堂,进退有礼,真是难得。”说着就让人去叫儿女们过来。
    常晗1听说是他们来了,有些烦躁地摆了摆手:“就说我病了!”
    秋叶不敢违逆,只得赔笑出来传话。
    常子卫1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也不勉强她,只给他们介绍其他的人。
    “年前在永宁侯府上见过公子和小姐们1面。”邹1宁笑道:“舍内与5奶奶1见如故,听闻5奶奶已经产下麟儿,恭喜常伯父喜添孙子。”
    邹夫人闻言,连忙起身递上1个大红绉丝荷包:“是我们给孩子的见面礼。”
    孙氏笑着替5奶奶收下了。
    1旁的常晴正在下首的椅子上坐着,好奇地打量着邹令宁。
    邹令宁也感受到她的目光,抬起头来,发现常晴的目光中并没有敌意,于是朝她微微1笑,左颊上1个浅浅的梨涡,给他周正的面庞更添了几分生动温和。
    常晴见状,连忙回报了他1个大大的笑容,明媚的笑颜如5月阳光,让人有些移不开眼。
    邹宁令微微1怔,随即有些不自然的垂下了眼睑。
    邹1宁陪着常子卫说了几句话,就要告辞离去,常子卫执意留他们在家里住。
    邹1宁想了想,也没有再推辞,由常晖带着退出去了。
    这日,常子卫休沐在家,邹1宁突然和常晖1起来了。
    “听说您打算在山东买地。”邹1宁笑道:“我家几代都住在这里,旁的不敢说,亲朋故旧还是有不少的,可以回去替您问问,看有没有合适的土地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