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玉堂春满 > 第124章 尘埃落定
    袁父很生气,马上让人去报官,结果自然是不了了之。
    很快,袁家手上的几两碎银子就用光了。
    那个高升客栈的掌柜的笑面如佛,说出来的话却难听得很:“您几位要是住不起店,就去城郊的破庙对付对付吧,咱们这儿向来只收现银,从来没有打白条的规矩!看你们穿得人模狗样的,竟然连这个道理都不懂?”
    袁家的包袱被1股脑扔到了大街上,洒了1地。
    袁禛1咬牙,决定再去常府求见,想要赖在常家住几天。
    反正自己跟6小姐还没正式退亲······就让全济州的人都睁眼看看,他常家是怎么样对待姻亲的!
    谁知刚走出几步,就被1伙衙差拦住了去路。
    “常府上丢了些东西,你这位公子最近往人家跑得勤,恐怕就是他顺手牵羊夹带了去,跟我们走1趟吧!”
    这分明是诬陷!
    “你们有什么证据?”袁父大声申辩,却发现儿子已经被衙差拖住。
    “你们看,这是什么?”1个眼尖的衙差叫道。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在袁家散落的行李中,赫然露出1个白玉壶的壶嘴。
    领头的衙差走过去1看,厉声喝道:“这不正是常大人书房里丢的东西吗?好你个小贼,人赃俱获了还敢抵赖!”说着就1摆手:“快把他带走!”
    袁禛暗叫不好!
    “这不是我儿偷的!你们血口喷人!”袁母哭着去打衙差的手,想让他们放开抓在儿子胳膊上的手。
    “您也别跟我们为难了。”领头的对袁母倒是很客气:“要是真不是他偷的,查清了自然还他清白。”
    听着这话,袁禛的冷汗涔涔而下。
    还以为那常子卫是个正人君子,不会干出这样的事,自己这才有恃无恐,想要弄坏常晞的名声,让常家不得不把女儿嫁给他,谁知道······
    由不得他多想,衙差们已经连拉带拽把他带走了。
    1连几天,牢房里连1点风声都没有,袁禛是死是活1概不知。
    这下袁家彻底没了脾气,袁父只得亲自上门致歉,又替儿子退还了常晞的8字,在退婚书上签了字,按了手印。
    袁禛到了5日后才被放出来,袁父袁母领着被打得皮开肉绽的儿子,灰溜溜回了嘉定。
    “真是便宜了这个东西!”紫英尤不解恨。
    常晞却想着那个看着柔柔弱弱,眼神里却透着精明算计的绣儿姑娘,觉得十分有趣。
    他袁禛的好日子,只怕还在后头呢!
    常家不知道的是,袁家出了济州还不到十日,就在路上遇到了1伙宵小,所有值钱的行李衣裳全被抢劫1空,几个家仆也躲的躲,逃的逃,袁父无法,只能在沿途的破庙里存身。
    倒还真应了当初客栈掌柜的那句话。
    袁禛本就有伤,路上休息不好,又没有药,好得就更慢了,1家3口几乎是1路乞讨着回了嘉定,而袁禛也从此瘸了1条腿,脸上也破了几处,再不复以前的俊朗模样。
    --------------------------------------------------------------------------------
    万幸的是,常晗的婚事并没有受到半点影响,杨家依旧十分殷勤,杨公子更是时常上门来拜访常子卫,对他万分恭敬。
    常子卫心中大慰,对这个准女婿也是十分看重。
    常晗的婚期定在明年的8月,常子卫拿出了跟常昭出阁时1样多的银子,吩咐孙氏1定要好生替她备办嫁妆。
    整整1万两!这在当地绝对是1笔巨款了。考虑到夫家的门楣,常家决定只用5千两银子将用来采买嫁妆,剩下的钱都会补给常晗,作为压箱钱。
    官窑的瓷器、江宁的丝绸······这些东西都要到南方去采买,孙氏让胡妈妈好生盯着。
    没多久,常家花5千两银子嫁女儿的事就传了出去。1时间,上门来恭贺的人络绎不绝,纷纷赞杨公子和常晗是天作之合。也有人想起了刚刚离开济州不久的袁家人来,暗地里笑话他们福薄,娶不到常家的闺女。
    很快,又有几户人家上门,想要给常晞说媒。
    不用问也知道,这些人肯定是贪图她的嫁妆。
    常晞兴趣缺缺。她知道父亲心里都有数,也就没有多问,而是把心思都放在了点心铺子上。
    新换的掌柜是常家老铺子的2掌柜,为人很老实,就是反应慢些,做事也很保守。常晞还按照原来给卢掌柜的待遇,给他3成的分红,他做得勤勤勉勉,这么长时间了,1直也没出什么乱子。
    只是她发现,每当糕点品类增加时,店里的业绩都会有1段时间的下滑,要过个把月才会渐渐好起来。
    看来是人员管理上出了问题。
    于是常晞跟他仔细讨论如何安排点心师傅,如何预估高峰时的出货量,并将那些卖的不好的糕点渐渐淘汰,不再售卖······慢慢的,店里的点心数量始终维持在2、3十样,效率也高了起来。
    这种1步1步靠近目标的感觉,让常晞非常踏实。
    家里,5奶奶的肚子已经显出来了,常晖紧张得不得了,这也不让动,那也不许去的,把个5奶奶拘得直冒火,赌气偏不听他的,闲的没事就到常晞屋里坐着。
    常晞的屋里已经不敢点香了,怕熏着5奶奶,姑嫂两个就坐在靠窗的大炕上,剪着各样的窗花,1边说些闲话儿。
    “今年的雪真大!”5奶奶看了眼窗外飘着的鹅毛大雪,笑了:“来年又能有个好收成了。”
    常晞穿着浅金绣青色万字纹的妆花短袄,青色的素面湘裙,看着大雪微微的笑。
    父亲管理着1部分的税赋工作,百姓的日子好过了,父亲的业绩也会更好看1些。
    “5奶奶的手真是巧!”玉露拿着装彩纸的小竹筐站在1旁,十分惊叹。
    5奶奶笑道:“这是我母亲教的。记得小时候,我父亲在外地当官,只有过年才得回来,母亲就会领着我,剪出各式各样的吉祥图样来,贴在窗户上,每次父亲回来,看见家里到处喜气洋洋的,就会特别高兴······”
    那1定是非常温馨快乐的场景。
    常晞听着,也不禁露出了笑容。
    5奶奶说着话,手上的速度却1点也不慢,不1会儿,1对喜鹊登枝的窗花就剪好了。
    “真漂亮!”小丫鬟们纷纷凑过来看,屋里的气氛非常欢快。
    骊珠就拿起1个剪坏了的“福寿双全”图案看了看,笑道:“5奶奶,您把这个赏了我吧。我也贴1贴,沾沾您的喜气。”
    “那个不好看,等我再给你剪个好的!”5奶奶的兴头十足。
    采菲、玉露等人也拉着她的衣袖,凑趣道:“我们也要!您可不能偏心啊!”像1群伸着小嘴,嗷嗷待哺的小鸟。
    “都有!都有!”5奶奶大手1挥。
    常晞却怕她累着,不肯让她剪那么多。
    “今儿高兴,给她们每人1对儿,又不多给,你怕什么?”5奶奶说着就动起手来。
    小丫鬟们都欢呼起来。
    常晞笑着摇了摇头,自己手里的1张“和合2仙”却不小心给弄断了。
    她放下剪刀,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脖子。
    窗台上供着盛放的腊梅,红瓣黄蕊,枝条4意伸展着,暗香浮动,让人看着心情都舒畅起来。
    “姐姐这里好热闹!”常晴穿着1件大红撒花斜襟小袄,笑嘻嘻地走了进来。
    “你来得正好!”5奶奶笑道:“看我们剪的窗花。”
    常晴就挤在常晞身边坐下来,看看这个,又摸摸那个,稀罕得不得了。
    常晞就笑问她:“你这时候来做什么?”
    “瞧我,把正事倒给忘了。”常晴从喜鹊手里接过了1个包袱,打开1看,是23十个5颜6色的小荷包。
    这是过年时给大伙儿抓福包用的。
    “倒难为你想着!”5奶奶接过去看了看,又说笑了几句。
    白露1撩帘子进来了。
    “5奶奶、6小姐、7小姐。老爷回来了,跟太太、5爷1起在正屋坐着,叫大家快过去呢!”
    众人热热闹闹地往前头去了。
    屋里,常子卫正跟常晖说着京都的事,见她们来了,就打住了话题:“都坐吧!”
    常晖连忙起身扶了5奶奶坐下。
    常子卫笑道:“叫你们来也不为别的,咱们今年要回京都去过年。你们都提前准备准备,后天就动身!”
    这话1出,众人都高兴起来。
    往年她们都在济州过年,虽然安逸自在,却也少了几分过年的味道。
    正好还能回去看看2姐的孩子!
    这下,常家又忙乱了起来,丫鬟们纷纷打点自己最好的衣裳首饰,想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上京都。
    常晗却有些提不起兴致。
    “天寒地冻的,又折腾什么?”她在屋里嘟囔着。
    秋叶连忙低头去收拾桌上的杯碟,假装没有听见。
    1旁的韩妈妈就笑道:“这倒奇了,往年您是最惦记着京都的,怎么今年倒懒怠去了?”
    常晗没有回答她的话,正巧有小丫鬟拿了要带的几件冬衣,她胡乱看了看,就点头让丫鬟下去了。
    “您看要不要给2小姐带些东西去?”韩妈妈小心地提醒。
    常晗点了点头:“妈妈看着准备吧!”说着就让她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