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章 琼林宴(3)
迎着赵煦的目光,童贯低下头去,选择了坦白:“大家,臣听说,向、高两位国亲家的司阍、管事,常常送食盒至太平兴国寺中的期集局……”
赵煦呵呵一笑:“还有呢?”
向家、高家会帮包诚,这并不令赵煦意外。
毕竟,向家、高家还有赵卨的家族,在熙河路的利益,都需要包氏来维护、支持。
所以,包诚进京,这几个家族自然会照顾。
这都很正常!
毕竟,哪怕在现代,尚且有俗语:强龙不压地头蛇!
向家、高家再牛逼,那也是汴京人。
而包氏则是在熙河地方,有着二三十万青壮族人,随随便便能拉出两三万兵马的超级地头蛇。
何况,包家还和秦州的赵家(赵醇忠兄弟既巴毡角兄弟)、兰州的李家(李临占讷支,李立遵嫡孙)等西北豪强关系密切。
连赵煦都要安抚、拉拢、统战。
但是……
向家、高家是外戚,外戚们在自己的地盘,当然能作威作福。
但,他们若跑到文人的地盘上,那就等于送脸上门了。
想当年,仁庙宠妃温成张皇后的伯父张尧佐想抢个状元女婿,就把冯京给绑了回去。
结果呢?
留下成语:错把冯京当马凉!
至今,都是汴京人的笑谈!
有了这个先例在,向家、高家的人,能去期集局给包诚壮声势就不错了。
再想影响,等于给有心人成名的机会!
打外戚的脸,可是皇帝喜欢,文坛欣赏,宰执们乐见其成的事情。
只要抓住机会,在游戏规则内做下来。
就等于找到一条终南捷径!
所以,聪明的外戚,在文臣面前,都是很小心的——倒不是他们怕了文臣。
实在是无论输赢,都是自家吃亏!
至于赵卨家族在官场和文坛上的影响都很有限。
童贯当即就恭维起来:“圣明无过大家!”
“除向、高两位国亲家的司阍、管事外,太师家的两位公子,也都先后遣人到期集局中给包公子送过拜帖,请包公子登府相见……”
“文太师吗?嘿嘿……”赵煦一副果然如此的样子。
文彦博这老狐狸,可是出了名的只要有缝就能钻。
而且,从不在乎节操!
想当年,他能为了拜相,跑去捧张尧佐的臭脚,还费尽心思的给张皇后送礼,哄得张皇后大悦——于是,就吹起了枕边风,生生的把文彦博送到了宰相的位子上。
偏生,这老狐狸还贯会做人。
他能一边和张尧佐打的火热,一边指使着他的朋友们,在外面拼命弹劾张尧佐。
比如说,著名的包拯包孝肃公,就在这个时候,对张尧佐发起了弹劾。
而张尧佐还一副:文相知我!我知文相!的模样。
面对包拯的弹劾,始终云淡风轻,不以为意。
不然,以仁庙的护短和对张皇后的宠爱。
包拯再怎么清正无私,怕也得被贬出京去。
于是,赵煦问道:“太师可见了包诚?”
童贯摇头:“奏知大家,臣听说包公子登门拜谒的时候,太师已受友人之邀,去参加诗会了……”
果然!
赵煦笑的无比灿烂!
文彦博这老狐狸,从不给人留下任何话柄。
从来都是清清白白!
一如,赵煦的上上辈子,他的儿子文及甫和刑恕混到了一起,还想方设法的给蔡确、章惇翻案。
于是,等到了赵煦亲政的时候,其他旧党家族,几乎都被清算。
独独文家,安然无恙,平安过关。
这老货的政治智慧,简直无敌了!
就是……
文彦博怎么会主动的和熙州的包家联系?
赵煦看向童贯,问道:“文六最近在作甚?”
文六,就是文彦博的第六子文及甫。
“奏知大家,臣听说,这位文员外,如今与郭节度家的小衙内以及富郑公之孙富直柔在汴京城外,以斗纽之法,三方合股,欲兴工坊……如今正忙着购置宅地,雇佣织工、木匠,打造织机呢……”
赵煦哦了一声,一切都很合理了。
就是……
“郭节度?郭逵吗?”
“是!”
赵煦嗯了一声,在心中赞叹起来。
眼睛忍不住的看向,在庭上一侧,正靠在太师椅上,一副老神在在,气定神闲模样的文彦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