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了,今日难得团聚,晚点再问吧。
金婆婆和杨九娘下午那会便在准备饭菜,到了饭点,热的冷的,荤的素的应有尽有,摆了满满一桌子,吃得一屋子人特别尽兴。
尤其是孟奎和清霞几人,许久没吃到金婆婆做的饭,这两人吃得腾不出嘴来说话。
吃过晚饭,清霞和孟奎先行回家,顾氏知道清荷有事要问清文,便让杨嬷嬷扶她早些回房休息。
“过来,姐姐好好看看。”清荷对清文招招手。
在姐姐面前,清文一向很孩子气,他跟小时候一样挪到姐姐跟前。
清荷仔细端详着弟弟,看见他眼下的青色和瘦了一圈的脸,心里一阵心疼:“长高了也瘦了,你别把自己逼得太紧,你还小,身体要紧。”
清文咧着嘴摇头:“没事的姐,我没瘦,就是今年夏天的时候晒黑了些,看着瘦了其实并没有。”
清荷并不和他争辩,继续问他:“在县学里跟先生和同窗相处得好吗?有没有人欺负你?若是有人欺负你,你一定要告诉姐姐,别瞒着姐姐知道吗?”
清文脸上闪过挣扎,他的目光闪了又闪,最后落在姐姐的肚子上。
不自然的神色只在清文脸上停顿了一瞬,他笑着道:“姐姐放心,没有人欺
负我,县学里的先生……和同窗都很好。”
原来是先生吗?
和弟弟相处这么多年,可以说清文就是跟在清荷屁股后面长大的,爹娘都没有她了解弟弟。
清荷听出了异样,并没有拆穿弟弟,而且当作什么都不知道一样:“那就好,没人欺负你姐姐就放心了,你记着过犹不及,别把身体弄坏了。”
“我知道的,姐,你放心吧。”清文乖乖点头。
姐弟俩又聊了一会路上的见闻,眼见着天色不早了,清荷催着清文早些去睡觉,省得明日没精神念书。
“姐,你这次回来能在家待多久?”清文眼巴巴盯着姐姐,生怕姐姐说过几日就要走的话。
清荷看着弟弟眼里的紧张,心下一软:“至少能在家待一年,再走一个多月就要过年,过完年孩子也该出生了,孩子小,哪儿都不能去,指不定明年过年都能在家里过。”
听说姐姐在家待得久,清文这才高兴起来,听话地起身去睡觉,走到门口又不放心地回头叮嘱姐姐:“姐姐,天黑,你走路走慢点,注意脚下。”
自家姐姐已经嫁了人,清文没想着姐姐能一直待在家里,能在家里待一年,已有很难得了。
清荷笑着点头:“知道了,有白芷在,没事的,你快去睡吧。”
清文走后,清荷唤来白芷,白芷提了个灯笼,扶着清荷慢慢往屋子里走。
回屋的路上清荷一直在琢磨县学里的先生究竟做了什么,让
清文的性子发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表面上没有多明显,更多的是在他内心处,清文没有以前自信了。
想来想去也没想到是什么原因,临睡前,清荷觉得这样猜也猜不准,还是明日去县学里看看最为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