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农家红火小日子 > 第五百一十六章:凄凄惨惨
    夏日歇凉时,是老百姓一天之中最轻松快乐的时刻,婆子媳妇聚在一堆唠唠家常,汉子们聚在一块吹吹牛皮。
    今日尤为奇怪,平时坐满人的树荫底下,此时一个人也没有,附近的人都挤到了韩府外头的空地处。
    韩府外的简易棚子下,黑压压地坐满了人。
    这些人呐,都是来听说书的。
    蒋氏恨韩家虚伪,明明是韩家看重权势嫌弃他们三房,偏还找了个让人没法子说道的理由。
    当初是韩家自己打听上来的,她女儿没招谁没惹谁,就这么背上退亲的名声,也太冤了吧些。
    听说韩孝远在酒楼的事后,蒋氏立刻让管事花钱请了个说书先生,请说书先生到韩府门口反复说韩孝远在酒楼向同窗求爱的事。
    女儿受了委屈,当娘的总要想办法给她出出气不是。
    蒋氏有钱,她安排人搭了个简单的棚子,里头放了两张旧桌子,还给来听书的人免费提供茶水和瓜子。
    老婆子小媳妇白天也没什么事,听说能免费听书,还有瓜子吃,拿着线框就往棚子里头钻。
    这些妇人本来就聊八卦吃瓜,棚子下头来了附近几条街的人,等说书先生讲完一轮,她们自己能讨论大半个时辰。
    说书先生就趁着这个时候歇歇嘴,否则直接干讲一天,嗓子不得废了。
    白天热,来的人还不算多,只有些闲在家的妇人,吃过晚饭这会,人就多了,大伙闲着没事,拖家带口的来凑热闹
    。
    甚至还有自带凳子和酒水小菜来的,就把这小棚子当酒楼大堂了。
    府外闹哄哄的没个消停,韩大人脸色铁青,对着管家怒喝:“怎么那些人还没走?这么闹腾像什么样子,让他们快走,再不走就去报官,让官差把他们抓起来。”
    韩府的大管家愁得鼻子眼睛皱成一团:“老爷,白天夫人就让我去报过官了,官差来后说,外头那些人没做什么坏事,就是喝茶听书而已,他们不能随便抓人。”
    “?放屁!”韩大人气得爆粗口,那是喝茶听书那么简单的事吗?
    那说书先生只讲一个故事,就是他儿子对同窗爱而不得,霸王硬上弓,重点讲他儿子的行为,那位同窗的名字都没提。
    韩大人心中怒火翻腾,他本以为跟陆家三房结上亲,很快就能攀上大人物,改变自家的命运。
    没料到家中短视的夫人,竟然偷偷摸摸把这门亲事给退了,他知道的时候已经是半个月后,那会他就是上门去求也晚了。
    好不容易接受攀不上贵人的消息,又传来了他二儿子韩孝远在酒楼调戏同窗的事。
    为着这个事,他今日在国子监走到哪里都被人议论,处处被人嘲笑,要不是想着家里要靠俸禄养家,他恨不得马上辞官回家。
    韩大人此人看着对什么都云淡风轻,实际上很在乎表面的东西。
    他这个人素来性格隐忍,他从一个清贫学子一路走到现在,靠得就是忍,忍别
    人对他的嘲笑,忍别人对他的鄙视,忍别人所不能忍。
    靠着这股子劲,韩大人若无其事地坚持到了回家的时候。
    等到家门口,一看门口的架势,再一听说书人说的内容,他差点没撅过去。
    乌泱泱的一堆人这么传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
    韩大人躲在车里拉不下面子下车,等了一会见人群还不散去,内急又实在憋不住,最后黑着脸扯过车夫头上的帽子,用帽子挡着脸进了府。
    那车夫顶着火辣辣的目光跑进府,歇了好半天,脸上的热意才散去。
    门口这情形,不用人说韩大人也知道是有人故意整韩家。
    韩家家境普通,在这京城没什么打眼的地方,自然也没有别人嫉妒的地方,不是嫉妒那就是泄愤。
    韩大人仔细琢磨着,韩家好像也没与别家生过什么仇怨,只有前些日子他夫人私自去退婚一事。
    想到这里,韩大人瞬间猜到让人在韩府门口说书的人是陆家三房。
    猜到又怎么样?除了生受着也没有别的办法。
    这事说出来是自家理亏,因为女方分家,马上就退婚,要是传出去,他还怎么在国子监立足,只怕祭酒大人也会对他生厌。
    韩大人带着怒气朝后院走去,娶妻娶贤呐,要不是他夫人太没见识没眼光,哪里会有今天这些事。
    他都说了不要私下自作主张,偏偏不听他的,闹成现在这样的局面,都是那蠢妇的错。
    当初他家穷,只能娶到他夫
    人那样的小家女,若是他能碰上个稍微有能力点的岳家,他早就坐上国子监祭酒的位置了。
    唉!时不待我啊!
    不提韩大人心中是多么懊悔,后院里韩夫人都快把眼睛哭瞎了。
    韩夫人拧着帕子凄凄惨惨地哭:“我可怜的远儿啊,谁这么缺德针对我儿,外面那么多地方不去,偏要在韩府门前说我儿的事。”
    “黑心烂肺的东西,老天爷,你可看清楚了,外头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通通都不得好死…………”
    院子里的下人听得拉长了脸,夫人这也太过份了,外头那些都是些普通人就是爱说些闲话,就是再气,也不该咒别人不得好死吧。
    再说了,谁知道里头有没有他们的家人和亲戚。
    韩夫人的帕子哭湿了一条又一条,她这一生就两个儿子,没有女儿,大儿子胳臂肘向外拐,一颗心都在媳妇身上,根本不心疼她这个做娘的。
    媳妇和老娘发生争吵,他那个儿子一准站在媳妇那边,为这韩夫人前几年没少哭。
    好在还有个贴心的二儿子知道关心她,说话做事总是把她放在心里头,韩夫人心中熨帖,一心为二儿子打算,就盼着二儿子有个好前程。
    她总想着只要二儿子有前程,她也就苦尽甘来能过上好日子了,可这一切在昨天全毁了。
    二儿子从昨天回来便不言不语,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出来,她审问了二儿子的书童才知道发生在酒楼的事。
    她怕
    儿子想不开,也不敢来硬的,只能隔一会去劝一劝。
    劝了一天也没用,那孩子还是不出门,东西也不吃,汤水也不喝,这么下去可怎么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