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农家红火小日子 > 第四百七十三章:祸从口出
    顾氏好几次想笑,又忍下来,看着清荷的眼神格外疼爱,这丫头还挺会演戏的,一路引着陆雪妍往坑里跳。
    “那是当然,你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也配和我娘相提并论,有身份的人谁会轻易在人前表演,那岂不是跟外头的戏子一般。”陆雪妍抬着下巴,傲气十足。
    但凡是宴会,或多或少都会有小姐表演才艺,否则如何传出才名来,就连皇子选妃,诸位参选者也会表演拿手的才艺。
    本来是正常的展示,陆雪妍却说在众人面前表演才艺像戏子。
    这番话,算是把在场的夫人小姐都得罪光了。
    温氏魂都要吓飞了,这死丫头是不是不想嫁人,也不想在京中待了,说的是些什么疯言疯语。
    就冲女儿今天这些话,那些有底蕴的人家,只怕都不会愿意聘女儿为媳。
    不仅女儿不好找婆家,有这样一个小姑子,只怕疼女儿的人家也不会胖女儿嫁过来。
    温氏此刻后悔得不得了,她方才怎么就没拦女儿,别让她惹事。
    说起来都怪周清荷那个村妇,女儿不过跟她开开玩笑,她却把女儿往坑里带。
    “大家别听这孩子胡说,她就是自己学不好,羡慕那些才艺好的姐妹,一时嫉妒,说错了话,没有别的意思。”女儿惹了众怒,温氏再顾不上装死,露出笑脸打圆场想把事情糊弄过去。
    一边给周围人道歉,温氏一边按着陆雪妍认错。
    因着清荷没进到侯府一
    事,温家母女最近的风评越来越低。
    前几日又不知从哪里传出许多温家不堪入耳的风流韵事,陆雪妍走到哪里被人笑到哪里。
    她年纪不大,性子不稳,再加上本身的脾气就很暴躁,所有的情绪累积起来,早已到了临界点,今天被清荷微微一激,便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陆雪妍自己也知道她不该说那些话,可让她低头认错,她心里还是觉得很委屈。
    都怪周清荷那个贱人,所有的一切都是她的错,总有一天,她会让那贱人付出代价。
    陆雪妍,垂着头,低垂的睫毛遮住眼底的怨恨。
    不是所有事,道了歉就能被原谅的。
    杨夫人柳姗姗轻轻摇了摇手中的扇子:“听说侯夫人正在给陆三小姐相看,都到了能相看的年纪了,怎么还能说年纪小?”
    “况且,要说不懂事那也是十岁以下的稚童不懂事,可没有要说亲的人还不懂事的说法。在场的各家小姐对自家长嫂,那是又敬又爱,像陆三小姐这样随意辱骂长嫂的,我还是头一回见。”
    “哪有杨夫人说得那么严重,雪妍和她大嫂之间不过是小孩子家家闹脾气,过一会就和好了,杨夫人不了解她们姑嫂,别胡乱出头。”温氏出言反驳。
    言下之意,这是陆家的家事,你一个外人别来掺合。
    她知道柳姗姗是故意的,雪妍刚才骂了杨嘉月,柳姗姗这是在替女儿出气呢。
    似乎是怕别人不信,温氏转头
    问清荷:“侄媳妇,你告诉大家,雪妍是不是在和你闹着玩,这事关你妹妹的名声,四婶求你一定要实话实说。”
    清荷愣了一瞬,低着头努力睁大眼睛,直瞪得眼眶发酸发红时,她才抬起来怯怯道:“四婶说是就是,四婶说得都是对的。”
    温氏没想到清荷会是这样的反应,她原本想着,若是清荷同上次一样与她顶嘴,语言嚣张,她就垂泪不语。
    人都爱同情弱者,她一个长辈当着众人面对晚辈垂泪,不敢反驳,可见之前她受得委屈更多,那么她女儿针对周清荷也就有了理由。
    替母不平,为母报仇,才会如此失控反常,大伙只会认为雪妍是孝顺孩子。
    她一切都打算好了,就是没想到周清荷会是这样的反应。
    这样可怜兮兮,满目委屈的样子不是应该出现在她脸上吗?
    杨夫人柳姗姗摇着扇子,眼睛里沁出淡淡笑意,倒是个聪明的姑娘。
    孟夫人头一个出声:“哎哟哟,瞧瞧陆家大少夫人的可怜样,我见了都忍不住心疼,我说陆夫人,你别当着大家伙的面就欺负人。”
    “咱们可都看见了,分明就是陆三小姐故意找事,你非让大少夫人承认是在闹着玩,把人家委屈得都快哭了。”
    杨夫人柳姗姗还没忘了陆雪妍说她女儿的事,接话道:“可不是吗,亏得大少夫人性子好,自己受了委屈,也默默忍着,一句多的话都不说,要是我可不会就
    这么忍着。”
    有人愿意接话,孟夫人更来劲了:“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定北侯府是陆夫人当家,什么事都是陆夫人说了算,恐怕陆三小姐是在府里任性惯了,没考虑那么多。”
    孟夫人的话一落,周围的夫人小姐开始怯怯私欲,有被陆雪妍欺负过的,趁着机会也酸上几句。
    “听说陆家大少夫人还住在外头,侯府都还没进去过。”
    “唉,也是可怜,出身再不好也是陆将军明媒正娶的,没想到连婆家都进不了。”
    “温氏在定北侯府一人独大,不仅陆家大少夫人进不了侯府,连陆老夫人都被挤兑出府了,陆老夫人在侯府住了一辈子,到老了还要被赶出去,多叫人心疼。”
    “什么?这也太过分了,要不是大房的两位少爷出了意外,定北侯府的爵位也不会落到二房头上,得了实惠,还不善待大房的人,老侯爷在地底下该多伤心呀。”
    “我说,你们不知道吧,陆家大少夫人虽是出身农家,家世不显,她自己可不是普通妇人,人家是郡主,还是圣上亲封的。”
    “我怎么没听说呀?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这事啊,你们应该都听说过,只是没放在心情罢了。几年前那会,三皇子的农庄里头种出了高产的红薯…………”
    ………………
    像是一滴水落进油锅,周围的人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
    听说清荷这个农女还有县主的封号,那些好事的夫人哪
    里憋得住,把自己听来的消息互相分享。
    甚至还有人翻出来当年太子因为抢功被禁足一事,太子禁足,三皇子得赏。
    聊到这里,大家才明白为何三皇子妃会对身为农女的清荷照顾有加,原来是有这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