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农家红火小日子 > 第四百四十四章:口口相传
    金婆婆不说,蝶衣忍不住了,嘟着嘴嘟囔:“主子多又怎么了,都是些眼睛长在头顶上的,我们姑娘奔波几个月来到府门前,等了大半天,门都不让进,太欺负人了。”
    “不管怎么说,我们家姑娘也是姑爷明媒正娶的妻子,定北侯府这般行事,叫我们姑娘怎么受得了。”
    蝶衣一着急,又把清荷叫成了姑娘,她从小对清荷就十分敬重,清荷受了委屈,蝶衣比清荷自己还难受,小姑娘说着说着,金豆子跟着掉下来。
    金婆婆瞧着心疼,可她这会手里没空,没法子安慰她,只得道:“好了,别哭了,先把大少夫人交待的事办了吧。”
    海棠眼珠子转了转,没想起来定北侯府的大少夫人是哪家小姐。
    她手里拿着别人的东西,笑容真切地问道:“敢问这位妈妈,府上大少夫人是哪家小姐?奴婢拿了东西,得知道恩人的名字。”
    “谈不上什么恩人,不过是盒糕点,不必放在心上。”
    金婆婆轻轻摇头:“我家大少夫人才来京里,姑娘不认识,可我们大少爷姑娘肯定认识,我们大少爷是定北侯府二老爷的独子,还是个军功卓越的将军。”
    金婆婆这样说,海棠就知道是谁了,原来这婆子说的大少夫人,是那位陆大少爷的夫人。
    都说定北侯府的夫人不待见大房刚回来的大少爷,带着女儿整日在家诅咒陆大少爷早死。
    海棠以前不信这些流言,她是
    见过定北侯夫人的,人长得美,性子也温柔善良,哪里会是那么恶毒的人。
    没想到啊,知人知面不知心。
    定北侯夫人私底下竟是这种人,恨陆大少爷恨到这种程度,陆大少爷的夫人都到了门口,等了大半天都不让人进门。
    海棠忽然对没见过面的陆家大少夫人,产生了同情之心,也难怪要让人把糕点分了,被婆家这般对待,那位夫人该多难堪多伤心啊。
    海棠垫着脚往马车边望了望,果然见到一位容貌出众的年轻女子正低头垂泪。
    长得还挺好看的,跟她家小姐差不多,海棠面露同情,对着金婆婆和蝶衣宽慰了几句,这才带着糕点回府。
    那头白芷和陆明两人,对看热闹的人也是同样的说辞。
    白芷神情隐忍,眼眶含泪,陆明满脸愤恨,两人一唱一和,不经意间说出陆家大少夫人的委屈,和定北侯夫人的霸道恶毒。
    等把手里的糕点送完,从定北侯府路过的人,都知道了温氏故意不给远道而来的侄媳妇开门的事。
    散完糕点,金婆婆含泪招呼众人回家,一路人浩浩荡荡地去了在京中买下的宅子。
    得了糕点的人,嘴上吃了别人的好,总得为别人说几句好话。
    大户人家的八卦,大家都爱听,各个府里的下人,一传二,二传十,一个下午便传遍了府里,甚至叫各府里的主子也有所耳闻。
    温氏惯爱装模作样,不喜欢她的人还挺多的,那些夫人
    乐意看温氏的笑话,由着下人去说道,言论渐渐越传越广。
    在茅房里磨蹭了大半天,觉得时间差不多了,章四装作神情痛苦地捂着肚子出了茅房,到门口一看,门口哪里还有清荷一行人的影子。
    难道是自己走了?
    章四忽地笑开,走了也好,只要别让自己难做,他乐得清闲。
    章四装作若无其事地继续守门,过了一会儿福泽院的人到门口打听,他也说肚子疼,不知道有没有人来过。
    顾氏等了老半天没等到孙媳妇,派人去打听也没打听到消息,起初顾氏还以为是路上耽搁了,没放在心上。
    结果一直到天黑,她等的孙媳妇都没到,顾氏一下着急起来,孙子可是说了,孙媳妇今天就会到,莫不是路上出了什么事?
    想到孙子对孙媳妇的在意程度,顾氏一刻也不敢耽搁,慌忙派人去通知陆承泽。
    陆承泽此时已经知道了侯府门口发生的事,他都给气笑了,真没想到,温氏这般没气量。
    当初在门口骂他,如今更是不让清荷进府。
    不进便不进吧,侯府里现在还是温氏管着家,他整日在外面办事,他还担心清荷在府里会受气不自在。
    现在温氏自己不让清荷进府,正好让清荷住在自己的宅子里,舒服又自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温氏也算是顺了他的心意。
    知道顾氏着急,陆承泽一回府便去了福泽院。
    福泽院内,顾氏眉头紧锁,见到陆承泽勉强笑
    了笑:“小泽啊,你媳妇怎么还没到啊?不是说今天会到吗?别是路上出了什么事,你快沿着路去看看。”
    见老太太是真的着急,陆承泽解释道:“祖母,清荷没事,她白天来过咱们府门前,没进到门,就回了自己在京中的宅子。”
    顾氏闻言,神情一松:“那就好,那就好,她一个妇道人家,我就怕出点什么事。你说没进到门是什么意思?老四媳妇没给你媳妇开门?”
    顾氏瞪大了眼睛,满眼不可置信,温氏这是糊涂了吧,侄媳妇回府都不给开门,她不是最看重名声的吗?
    难道是破罐子破摔了?
    陆承泽淡淡一笑:“祖母,这样也好,我白天不府里,把清荷留在府里我也不放心,她住在自己的宅子,身边都是自己人,我在外头办事,心里也踏实。”
    “可是小泽,你总归是这府里的大少爷,你媳妇住在外头不是那么回事,别人会说她的。”顾氏觉得孙媳妇住在府里最好,她也能有个说话的人。
    “祖母,外人说什么也说不到清荷头上,是有人不让她进府,不是她自己不进府。祖母,我想让清荷住她自己的宅子,也是有原因的。”陆承泽不想顾氏对清荷印象不好,把所有事情都放在了自己身上。
    顾氏用眼神询问,住外面还能有什么原因,不就孙子怕媳妇在府里受气?
    陆承泽叹了叹气,低声对顾氏道:“祖母,你也知道,我今年都
    二十几了,膝下还没个孩子,之前我在边关,没什么机会和媳妇待在一起,如今能和媳妇在一块,我也想早些有个孩子。”
    “可我听说京中妇人后宅里的手段十分可怕,令人防不胜防,我担心清荷不小心着了别人的道,所以才想让她住在自己的宅子里,那宅子是她自己的,身边也都是信得过的人,这样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