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农家红火小日子 > 第四百章:师生之情
    文人有文人的风骨,黄秀才不愿,清荷也尊重他。
    不过她想着黄秀才此去京城考试,路途遥遥,路上的花销也大,让黄秀才不必急着现在就给钱,等他回来再说。
    出门在外,不比在家里,少一个铜板日子就不好过。
    清荷做了让步,黄秀才也不再坚持,他没去过京城,也不知道到底需要多少花费。
    这两年多来,他攒了不少银子,村里孩子多,再加上给村里成年人上课,一年下来他能攒好几十两银子。
    他娘又在院子边开了菜地,种些菜自己吃,有多的还能卖钱,家里还养了鸡,吃鸡蛋也不用买。
    他家没有土地,吃的粮食是从村里人家里买的,村里人朴实,卖给他家的粮食价格比镇上粮食铺子低了两成。
    这样一来,家里的吃喝没费什么,他娘自己卖鸡蛋卖菜就能糊口,比起以前在镇上和原来村里的日子,王家庄的日子太舒心了。
    他娘常说王家庄好,住着舒坦,要不是他拦着,他娘还要去作坊里做工。
    本来去年黄秀才就要去考的,但和苗不离探讨过课业后,他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便打消了这个念头,想着自己在苦读三年,三年后再去更有胜算。
    去年禹国打了胜仗,加之北边受了灾,朝廷急需做实事的官员,圣上便开了恩科。
    知道这个消息后,黄秀才辗转反侧,心里始终蠢蠢欲动,总觉得自己该去考上一考,若是考不
    中,两年以后还能再考。
    若再等上两年再考,到那时再不中,岂不是又要等三年才能考,这样一来,他等的时间就太长了。
    思来想去一番,黄秀才便决定要去考上一次,他先跟母亲于氏商量了一下,得到母亲的同意后,又四处拖同窗找靠谱的夫子。
    村里还有这么多孩子上学,他若就这样走了,会耽搁孩子们的学习,他就算要走,也要把村里的事情安排好了再走。
    接替他的夫子,前几日就找到了,黄秀才自己先去见了见人,给新夫子讲了村里的情况,见新夫子对村里挺满意的。
    接着考察了新夫子几日,觉得新夫子是个不错的人,把孩子们交给他挺放心的,这才来找清荷,说了他要去科考的事。
    趁着这段时间天气好,黄秀才想早点出发,否则万一路上遇上下雨,耽搁了时间,怕是会误事。
    第二天黄秀才便把新的夫子领了过来,新夫子姓李,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李秀才早年也考过两次乡试,头一次没考中,第二次在路上生了病,错过了考试。
    家里有嗷嗷待哺的孩子,李秀才歇了中举的心思,在镇上找了间铺子做帐房。
    即便是不参加科举了,李秀才还是爱读书,没事的时候就爱捧着书读,他不会巴结人,因此一直不得掌柜的欢心。
    店里的掌柜看不惯他,总是无故找他麻烦。今年年初,掌柜的寻了个错,把李秀才赶出了铺子
    。
    李秀才找了一段时间活都没找到合适的,在家急得焦头烂额,就在这时,他的一位朋友说有个村子在找夫子,问李秀才去不去。
    对李秀才来说,能教孩子念书可比做账房有意思多了,在朋友的指引下,李秀才和黄秀才见了一面。
    学堂里来了新夫子,孩子们先是兴奋,觉得新鲜有趣,等反应过来新夫子是来接替黄秀才以后,一个个孩子的心思都不在学习上了,小一点的憋憋嘴掉眼泪,大一点的则是满脸不乐意。
    李秀才见状,让黄秀才先好好和孩子们说一说,这些孩子和黄秀才在一起两年多了,感情深厚,黄秀才要是不和他们好好告别,只怕这些孩子会把学堂给淹了。
    李秀才走后,班里有学生大着胆子问:“夫子,你不教我们了吗?”
    问话的孩子今年才七岁,是三婶子家的二孙子小豆子,刚刚开蒙没多久。
    黄秀才目光扫过屋子里学生稚嫩的脸,点头回道:“嗯,夫子有事要离开了,你们要好好听李夫子的话,专心学习,即便我不在,也不能懈怠,知道了吗?”
    “呜哇~我不要夫子走,夫子别不要我们。”小豆子一听黄秀才真的要走,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
    小豆子一哭,屋子里其他小一点的孩子也跟着哭起来,稍大一点的孩子,知道要面子,不好意思在人前哭,便红着眼死死咬牙偷偷擦眼泪。
    孩子多,这一哭起来,整间屋
    子好似都要被吵塌了。
    黄秀才感动地看着底下的孩子,心里想着,看来自己平时在这些孩子身上花的心思还是有用的,瞧这些孩子,多舍不得他。
    他正感动着,忽然见到有几个年纪小的孩子哭得鼻涕都要挂不住了,一边吸鼻涕一边哭,那模样实在是好笑。
    “好了,大家别哭了,把鼻涕眼泪擦干净听我说,夫子没有不要你们,夫子这次离开是要去参加乡试。”
    正在听夫子话擦鼻涕的小豆丁们愣住了,乡试?那是什么?
    年纪大一点的,知道乡试是什么意思的,此时已经转了脸色,露出了笑容。
    “夫子,乡试是什么?参加乡试跟去吃席是一个意思吗?夫子要去吃好吃的了吗?是不是吃完就回来了?”小豆子刚念书,性子活泼,大大咧咧地问出了他的疑惑。
    王木匠家的王浩快速擦了一把眼泪:“小豆子,你怎么就知道吃,夫子才不像你一样嘴馋,夫子要去考举人当大官啦!”
    “哇,夫子要当大官了,那是不是以后没人敢欺负我们了?”
    “那是当然,当官的都很厉害的,别人要是欺负我们,夫子就会把他抓起来打他屁股。”
    “啊?打屁股好疼的,我爹每次揍我屁股,我屁股都疼得不能坐凳子,吃饭都只能站着吃。”
    “夫子好厉害,我力气大,等夫子当了官,我要去帮夫子打别人屁股。”
    “我也要去,我比你力气还大。”
    …………
    ……
    随着几个今年刚入学的孩子叽叽喳喳地讨论声,事情的走向渐渐走歪,小一点孩子们聚在一起谈论着当官的厉害。
    而大一点的孩子,诸如清文、壮壮、蒋涛等人,则走到黄秀才面前,郑重地跟他道了别,并说了许多祝福的话。
    黄秀才望着眼前几个乖巧懂事的学生,又瞧了几眼那边刚抹干泪水的孩子,心中一片激荡,但愿他此去能够高中,叫他一展心中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