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农家红火小日子 > 第三百三十二章:瑞雪丰年
    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落了好几天,今日好不容易停了下来。
    举目望去,整个世界一片雪白,没有枝叶装扮的树枝上挂满了亮晶晶的冰棱,在天光下熠熠生辉。
    雪大,下得时间也长,一场大雪下来,周家的院子里和屋顶上铺了厚厚的雪。
    积雪太厚容易压垮房子,即便家里如今住的是上好的青砖房,周明远仍有这种担心,一大早便领着韩忠和于伯,忙前忙后地清理着屋顶的积雪。
    屋顶的积雪厚,院子里的雪也不少,几个人忙忙碌碌一上午才算把院子里收拾干净。
    连着好几天都在下雪,村里人都窝在家里没出门,好在村里的作坊也停工了,过年福利也发了,大伙就是不出门也不影响什么。
    没人出门,村中的石板路面上的雪也挺厚,王有富组织村里人一起把路上的积雪清理了一部分,一下子不好清理完,只清理出来一条够两个人走的路。
    清荷穿着厚厚的棉袄,围着雪白的兔毛围脖,站在院门口看着远处田间白茫茫的雪露出笑容。
    真好,终于下雪了。
    “姐姐,你在笑什么呀?你很喜欢下雪吗?”清文不知何时出现在了清荷身边。
    清荷笑着点头:“喜欢啊,下了雪,明年才有好收成,苗大叔不是告诉过你吗?”
    清文歪头想了想,而后恍然大悟道:“我记起来了,去年那会苗大叔跟我说过,头年下了雪以后,第二年地里的收成更
    好,因为雪会把地里的虫子冻死。”
    “嗯,难为你还记得,咱们家是农家出身,这些事情,姐姐不要求你有多精通,至少你要懂一些,别做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清荷直视着清文的眼睛,弟弟今年十二岁了,个头已经赶上她肩膀了。
    清文乖乖地点头:“嗯,姐姐,我记住了,等明年春种的时候,我去给爹帮忙。”
    清荷照旧摸摸弟弟的头:“好,爹一定会很开心的。今天雪停了,你去找壮壮和蒋涛玩吧,别整天在家看书,也出去跑一跑。”
    往天清文还要出去玩一玩,这两个月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整天都在家抱着书看。
    一开始清荷还担心,想着弟弟是不是提前进入了青春期,心理上有什么变化,后来看他说话做事并没什么变化,又觉得不像。
    所以她猜测是不是最近学习的东西太深奥,导致弟弟压力有点大,才一直不出门。
    不出门也不行,孩子需要和同龄人一起玩。
    “嘿嘿,好吧,姐,那我出去了。”有几天不见朋友,清文也挺想他们的。
    从前是清文和壮壮爱腻在一起,现在又加了个蒋涛,形成了一个三人帮。
    小孩子人来疯,说走就走,清荷忙拉住弟弟:“哎,别急,穿好靴子,帽子和手套也戴上。”下雪不冷,化雪冷,大冬天的,穿暖和点更舒服。”
    其实清荷猜错了,清文这些日子老窝在屋子里看书,并不是因为学
    的东西太难,而是因为他年后想去考童生。
    算起来,清文八岁启蒙,到如今也快四年了,从启蒙的第一天开始,清文就盼着能够取得功名为家里争光。
    他悄悄问过黄夫子,若他去考童生,能有多少胜算,黄夫子说至少有七成以上的成功机率。
    七成,不低了,都过半了。
    清文听了黄夫子的回答,更加坚定了来年去考童生的想法,为了能一举成功,他这些日子才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看书。
    这件事清文还没告诉家里人,他想着等过完年再告诉家里人他的决定。
    冬日里不下地,左不过翻来覆去就是家里那点子活,男人们劈柴,女人们做新衣裳,捣鼓吃的,最是悠闲:不过。
    谭玉娇怀了身孕,雪天路滑,容易摔跤,因此今年过年家里便打算都在老宅过,二房买些东西过去就成。
    下一辈的头一个孩子,除了元宵不知事不懂外,周家哪一个都是盼着的,就连清文也整天念着他要当叔叔了。
    “清荷,我和金婆婆,九娘三个先上去帮你大伯母做菜去,明天就过年了,玉娇怀着孕,清霞又不在家,你大伯母一个人忙不过来。”万氏背着个小背篓,装了满满当当的一背篓东西。
    清荷抬眼看去,发现不仅她娘背着东西,金婆婆和杨九娘也是一人背着一个背篓,她不禁抽了抽嘴角,她娘这是到底买了多少东西?
    “娘,中午你们回来吃饭吗?我待会提
    前和白芷好看着时间准备饭菜。”
    万氏摆摆手:“不用,中午你们上来吃,待会我们要煮肉炸丸子,就捡煮熟了的肉,一样做点也够吃了。”
    女儿嫁出去了还能在家过年,万氏心里别提多开心了,哪里舍得让女儿做饭,白芷倒是能做,就是那丫头做的饭菜味道不行,女儿吃不惯。
    把人叫到老宅吃方便点,待会一起就做了,也不用两头都开火。
    反正她带的东西多,不怕没东西吃,也不会占大房的便宜。
    既然她娘都安排好了,清荷也乐得省事,对她娘甜甜笑了笑:“娘真好,辛苦娘了,待会我早点上去帮娘做饭。”
    “不用你,有金婆婆和九娘在,哪用得着你帮忙。我们先走了啊,你自己算着时间上来。”时辰不早了,万氏止了话头,领着金婆婆和杨九娘匆匆出门。
    连着两天,二房一家子都在老宅吃的饭。
    自从二房盖了新房后,两房人很少在老宅吃饭,这一次在老宅团年,刘氏是花了十二分的心思。
    家里做生意挣到了钱,挣了钱为了啥,不就是为了衣食住行吗。
    这里头吃又是最主要的,尤其刘氏做的生意就是关于吃的,对吃的自然比平时更为上心。
    家里谁爱吃什么,几个女人通通都记得,每一样都做了,谁也不会落下。
    刘氏做了几年灶上生意,厨艺长进了一大截,虽说不能和金婆婆这样的专业厨娘相比,比起万氏和杨九娘却
    是强了不少。
    厨艺提升了不说,刘氏还自己搞了创新,年夜饭上自己弄了个麻辣炸鱼块。
    鱼块放调料腌制入味后,炸得香喷喷、脆酥酥的,吃起来满口生香,也不怕有鱼刺,刺都被炸酥了。
    清荷吃过后,跟刘氏打听,才知道她是根据小酥肉想到的。
    清荷不仅感叹,她大伯母也是个人才,就凭这味道,到现代开个小吃店也是可以的。
    年夜饭吃的是热闹,也是团聚,一大家子人就着美酒佳肴,分享着一年的收获与见闻,
    几杯酒下肚,再乐呵几声,这个年也就算是翻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