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农家红火小日子 > 第二百三十五章:寻求帮助
    正月二十这天,村里的村学开了学,今年村里的村学多了好几个孩子。
    最主要的其实就是大伙手里有钱了,自然也就愿意花钱让孩子认几个字。
    之前就算周家包了书籍笔墨,也还有夫子的束脩要自己交,别看只是几百文钱,对有些人家里来说,几百文钱也是天大的难事。
    村学开学的同一天,孙同带着他母亲到了王家庄。
    正月里赶路风大,孙同怕母亲受冻,花钱买了车厢,和他自己的马配成一辆马车。
    孙同母亲在车厢里头待着,孙同在外头赶车,王家庄路好,马车也能在村子里来去自如,孙同驾着马车一路行到清荷家门口才停下。
    他从车上下来,先朝院子里唤了两声周东家。
    他既答应在周家做事,自然不能再叫清荷妹子,还是唤一声东家更合适。
    韩忠和周清波又去了府城,万氏和杨九娘照旧在作坊里忙着。
    周明远和苗不离几人去了地里,李氏带着妞妞和元宵出去遛弯了,因此诺大个院子,只有清荷和金婆婆在。
    清荷听见声音出来开门,见是孙同,脸上扬起一抹微笑:“孙大哥回来了,大娘接来了吗?这一路可还顺利?”
    孙同点点头,指指车厢:“路上很顺利,我娘身体不好,在里头躺着,东家别见怪。”
    接了母亲过来,本是件高兴的事,清荷却没看到孙同脸上有丝毫喜气,反倒一脸的沉重,清荷心中纳闷。
    可她和孙同也
    不甚熟悉,也不便多问,只是道:“不会,大娘一路辛苦,在马车里待着也难受,家里收拾了两间房,你让大娘到屋里歇息,舒坦点。”
    这时,唐平不知道从哪里听到孙同回来的消息,满头大汗地跑了过来:“孙大哥,你终于回来了,咱们的房子就差盖顶了,大娘呢?怎么没看见大娘?”
    “辛苦你了,唐平,盖房的事,本来我也该出一份力的,可是我偏偏有事耽搁了。”唐平的打扮,一看就是在卖力做事情。
    东家给自己盖房,自己一分力都没出,孙同挺不好意思的。
    唐平一抹头上的汗,不在意地摆摆手:“自家兄弟,说什么外道话,东家请了帮工,我也就是帮着搬点东西而已,你别光站着,快把大娘请出来,我还等着给大娘问声好呢!”
    “好……,我娘她……她在车厢里,我把她背出来。”孙同苦涩一笑,然后爬上车,从车里背出个老妇人。
    清荷与金婆婆,唐平等人扬起笑脸盯着车厢,正准备跟孙同母亲招呼两句。
    可当他们看清孙同背上人的模样时,笑容僵在脸上,所有的话也都哽在了喉咙处。
    孙同的母亲无力地趴在孙同背上,整张脸完全瘦脱了相,只剩下皮包骨一般,眼窝深陷,颧骨高耸,一双眼浑浊无神,透露出无边的绝望。
    身上穿的旧棉袄,打了一层又一层的补丁,看不出一块好地方,搭在孙同肩膀上的双手干
    瘦如枯木。
    若不是背脊随着呼吸在微微起伏,都看不出老人还活着。
    此时已是快到中午,李氏带着两个孩子刚好走到家门口,见到孙同背上人的情况,当机立断道:“孙同,先把你娘背到屋里去,她身子弱,别再染了风寒。”
    孙同红着眼跟李氏道谢,跟在金婆婆后边,背着他娘往屋子里走。
    金婆婆从屋里出来后,李氏跟她说,让她熬点稠粥,尽量熬软和点,孙同母亲那个样子,怕是只能吃些流食。
    “婆婆,你煮好了粥放点糖在里面,吃了更容易恢复体力。”等李氏说完,清荷又添了一句。
    孙同安顿好他娘,从屋子里出来,正好听见李氏祖孙说的话,眼泪唰地一下流了出来。
    一个在战场上流血不流泪的汉子,跪在李氏祖孙面前泣不成声:“李奶奶,周东家,我求求你们救救我娘,我给你们家当牛做马都愿意。”
    “还有我,李奶奶,你们帮帮孙大哥,我也给你们家当牛做马。”唐平看孙同哭得伤心,也跟着跪在一旁。
    “哎哟,快些起来,什么当牛做马的,快别跪来跪去的,站起来好好说话。”李氏伸手去拉孙同,孙同执拗着不肯起来。
    她又去拉唐平,唐平也不肯起来。
    孙同流着泪,固执地看着清荷。
    这些日子他都看明白了,校尉这个岳家和别家不一样,别人是爹娘当家,周家是周东家这个女儿当家。
    “孙大哥,你先起来,
    我答应你,会帮你救大娘的,你先起来跟我们说说大娘出了什么事?需要我怎么帮你们?”清荷既然叫孙同把母亲接过来,自然不会不管。
    孙同如今是她的员工,又与陆承泽一同出生入死过,他的事,她若是能帮,定然会帮。
    “谢谢周东家,谢谢李奶奶。”东家答应帮他,孙同大喜过望,和唐平两人相携起身。
    这么一耽搁,周明远等人也从地里头回来了。
    苗不离见几人的表情凝重,看出里头有事,自觉地回了屋,说要做些记录,让姚水生等会把饭菜送他屋里去。
    杨九娘赶着去帮金婆婆做饭,片刻之间,院子里就只剩下清荷一家与孙同,唐平两人。
    周明远让大伙都去堂屋里坐着说话,总不能在院子里说事吧,看着多奇怪,一群人傻站着。
    进了屋,清荷见孙同的情绪也平静下来,询问道:“孙大哥,大娘看过大夫了吗?要不要再去镇上请个大夫回来给大娘好好看看?”
    “不用了,周东家,我娘看过大夫了,大夫说我娘就是太劳累又没吃什么东西,把身体弄垮了,以后得好好将养着,要连着吃好几个月的药。
    “可……可是,我……我没钱了,离开军队的时候我领了十两银子,家里的三亩地也卖了十两。”
    “拢共二十两银子,除了置办了车厢棉被这些东西外,其余的都给我娘买药了,周东家,你能不能借我点钱?我保证会还的
    ,我给你做一辈子工还钱。”孙同说完这些话,羞得头都抬不起来。
    人家顾他做工,给他盖房子,他还没开始上工,就先借上钱了,真是太过得寸进尺。
    可是,他不借钱,他娘就熬不过去,他实在是没办法。
    “可以,孙大哥,先借你一百两银子够不够?”家里现在不缺钱,银子能解决的问题,那就不是问题,清荷答应得很爽快。
    “够,够了。”孙同傻愣愣地点头,东家就这么就同意了?
    借钱什么时候这么容易了?
    还一借就给他一百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