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农家红火小日子 > 第二百三十章:暖人心扉
    清荷和陆承泽挨着坐在一起,为了避嫌,两人中间隔着一个人的距离。
    借着微弱的光芒,清荷歪头静静地望着眼前人,眼里的柔光如一汪秋水:“陆大哥,你在战场上可有受伤?”
    她知道自己这是问的傻话,陆大哥能这么快得到封赏,怎么会没受伤呢?
    “受过,不过都是些轻伤,修养几天就好了。”陆承泽不愿骗清荷,老老实实地承认了自己受过伤。
    “真的?”清荷有些不信,真刀真枪的战斗,受的全是轻伤?这怎么可能?
    “嗯,真的,我没骗你。”陆承泽面不改色地点头,对他们这些人来说只要没断胳膊断腿,都算轻伤。
    清荷见陆承泽神情不似作伪,选择相信了他的话,同时心里放心了不少,只要没受太重的伤就好。
    这个时代医疗水平有限,若真是受了重伤,不说能不能治好,就是治好了,也容易留下后遗症。
    两人又聊了一会,说了说这半年各自发生的事,说完后,清荷打听起了唐平与孙同的事。
    陆承泽不知她打听这些干什么,但还是将他知道的都说了出来:“唐平是个可怜人,从小吃着百家饭长大,根本不知道自己爹娘是谁。”
    “有一年村子里闹饥荒,村民自己都吃不饱,也就没有吃的再分给他,他没办法,就自己跑到山上去找吃的。因为饿得太久,饿晕在路上,被一个无儿无女的老猎户捡了回去。”
    “老猎户没
    有家人,唐平也没有,老猎户看唐平可怜,便收养了他,一老一少相依为命过日子。唐平十六岁那年,老猎户得病死了,他就去参军了,到如今已有三年,今年受了伤才退下来。”
    “至于孙同,我只知道他家里嫂子容不下他,他才离开了家,其他的并不了解,需要我问问他吗?”
    “不用。”清荷摇摇头。
    她紧了紧身上的棉衣,领边的毛领包裹住的莹白的小脸,在黑夜中显得更加精致:“陆大哥,你说我让唐平和孙同留下来帮我做事怎么样?”
    “家里每月要去府城送货,送货的都是些村民,要是遇上个土匪什么的,太危险了。若是唐平和孙同可靠,能留下护送货物,每次送货去府城,我也能放心些。”
    陆承泽含笑听完,点头表示赞同:“我觉得可行,唐平和孙同的为人不错,手上的功夫也不弱,他俩虽受了伤,却并不严重。”
    “等明天我问问他俩的意思,看他们愿不愿意留下来。若是他俩不愿意,我再帮你物色其他的人,每年战场上退下来的老兵很多,很容易找。”
    陆承泽其实很想和清荷多待一会,可外面太冷,他心疼她受冻,匆匆说完,便催着她赶紧进屋暖和暖和。
    这一年的守岁,时间过得异常快。
    苗不离讲了些京城的趣事,孙同和陆承泽讲了讲战场的烽火硝烟,韩忠和周清波再说说府城听来的八卦消息。
    不知不觉就
    到了子时,新的一年又要来了。
    唐平酒量不行,喝了酒哭喊几声后,被扶到韩忠的屋子里,一觉睡到了第二天早上。
    早上起来还觉得头疼,他起来发现自己在陌生的房里,脑子停顿了一瞬间,这是哪里?
    怎么不像是校尉家里的房间?
    揉着隐隐作疼的脑袋走出去,到院子里定睛一看,他才发现自己昨夜竟是睡在了万婶子家。
    这会他也想不起来是怎么回事,只记得昨夜他心里高兴,多喝了几杯。
    唐平懊恼地拍拍头,在别人家过年,还把自己喝醉了,太丢人了,也不知自己昨夜有没有闹酒疯。
    在院子里溜达的李氏恰好瞧见他揉脑袋,猜到他是喝了酒上头,头疼。
    李氏立在院子中间喊:“唐平,是不是喝了酒脑袋疼?过来我给你刮几下,保管几下就好。”
    唐平从小没有长辈,最喜欢李氏这样慈善和蔼的老人。
    他听话地走到李氏面前,蹲下身子,李氏让他抬起头,然后伸出食指,蜷成勾状,在唐平鼻梁上狠狠刮了几下。
    微微有疼,唐平忍着疼,没出声,李奶奶这是关心他呢,这点疼对他来说,跟蚊子咬一样。
    也不知是李氏的方法真的有用,还是酒劲儿过了,刮了几下之后,唐平的头果然没那么疼了。
    他惊喜地对李氏道:“李奶奶,真的好多了,您老真有办法。”
    李氏笑呵呵地看着他,脑子里闪过另一张脸,也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
    ,她心里总觉得唐平这小子和她家另一个机灵小子特别像。
    大年初一,有两件最重要的事,那就是祭祖和给长辈拜年。
    李氏辈份最高,大伙都得来给她拜年,大房和二房众人挨个给李氏拜了年后,陆承泽,苗不离,孙同,唐平等人也上前给李氏拜了年。
    老太太咧着嘴笑,让后辈们排成一排,一人发一个红封。
    看着战场上英勇无敌的校尉,也乖乖地站着领压岁钱,孙同和唐平不由地捂着嘴偷乐。
    刚乐呵两声,自己手里也被塞了个红封,孙同和唐平拿着红封,头一个反应就是拒绝:“李奶奶,这个我们就不要。”
    “拿着,又没几个钱,就是图个喜庆。”李氏态度坚决,不容他俩拒绝。
    孙同和唐平捏着手中的红封,心里跟喝了一眼热热的糖水一般,又暖又甜。
    苗不离也拿了一个红封,他倒是没得不好意思,领了红封,还给老太太作了个辑。
    拜完年,众人便散了,周家一大群人浩浩荡荡地去给祖辈烧香。
    清荷爷爷的坟头,收拾得特别整洁,一根杂草也无。
    李氏伸手摸了摸饱经风吹的墓碑,对两个儿子道:“老大,老二,咱家现在有钱了,啥时候把你爹的坟重新修修,你爹住不成咱家的新房,你们兄弟俩把你爹的坟修漂亮点。”
    “娘,我知道了,过完年我就找人来给爹修坟。”周大伯跪在李氏身侧顺从地点头。
    周明远跪在另一侧
    ,给老爷子点上香:“娘,我给爹多烧点钱过去,保证让爹不缺钱花。”
    “好,你们兄弟俩是孝顺孩子,修坟的钱,一家出一半。”李氏一边烧纸,一边念着。
    对于老娘的要求,周大伯和周明远两兄弟通通答应下来。